试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可行性路径

时间:2022-10-01 06:47:30

试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可行性路径

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现状,并根据实际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培养路径,以期能够为相关的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现状有效路径人文精神是提高个人品格修养的基本,也是加强社会文明建设的基础。大学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是连接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桥梁,在即将成为国家栋梁之际,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精神面貌,也能够窥见到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状态。针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培养的力度。

一、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

纵观现代大学的教育,重视科学素质的教育远远超过了重视人文精神的教育。科学素质的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文精神的缺乏必将会阻碍社会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当前一种普遍的现象,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需求的原因。主要的历史原因源于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家,这是受到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在很多的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中,人文学科的消失,或者即便设立了很多有特色的人文学科,也没有得到师生的足够重视,还有一些人文学科被政治化,没有体现内在的人文精神,有着很重的说教成分,不受学生的欢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也导致社会形成一种重理轻文的普遍观念,对人文精神的重视程度一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需要发扬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并赋予其时代气息,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现代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修养的大学生,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路径

首先,要利用大学课堂的教学优势,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当代大学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历史重任,并不仅仅是简单讲授知识的场所。在大学里,集中了各个领域的专业教学人员,同时也是先进思想的集中交流场所,同时是学生可以与教师形成互动的交流平台,在高等教育中只有培养大学生文理兼修的素质,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注意的是文理兼修并不是将文科与理科简单地相加,也不是在教育体制中所占的比例关系问题,而是在高层次上的一种融会贯通,是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基础上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文教育的科学化,同时也是科学教育的人文化,这种教育观念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课堂的教育中必须要培养大学生各方面的人文素养,并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和每一门具体学科的发展特征,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融入到细节之中。

其次,要不断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常言道“身教重于言传”,大学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培养人文精神并不是通过一堂两堂课就能够实现的,需要教师的长期耐心的投入,这也正体现了人文精神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教化与评价,更是一种灵魂深处的真情引导与投入。所以教师一定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平时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注重人际的和谐,通过思想内核的影响来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高校自身要重视对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建立完备的师资队伍。

最后,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它也是建立在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的共同的生活、学习空间。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大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而且可以促进思想层面的交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培养优良的精神传统的基础,不仅包括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包括专业领域的科研精神,同时还包括建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些都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举办各类的文化活动,并投入一定的资金,提高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也要抵制不良风气对校园文化的侵蚀,包括要远离迷信,抵制庸俗消极思想的渗透,禁止一些腐败的文化制品在校园中传播等,充分净化校园的空气,真正发挥高校的育人作用。丰富的文化活动是推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力量之源,毕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传授知识本身有着重要的不同,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受到环境的熏陶,同时也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所以学校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例如文艺表演、辩论赛、征文大赛等。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事关重大,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还可以扩大人文精神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一簇而就的事情,需要校方、社会、大学生自身共同付出长期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娜.社会文化和大学生人文素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5).

[2]高霁芳.浅谈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

[3]马梅花.浅议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人文素养[J].青海教育,2009,(12).

[4]康大伟.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河南农业,2010,(2).

上一篇:浅议如何做好幼儿园保育工作 下一篇: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因素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