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二话”从一年级抓起

时间:2022-10-01 06:17:28

摘要 为了全面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让他们从一年级起就学会写好字、说好话、写好话。尽可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乐学氛围,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一字二话 语文素养 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语文素养应该从写好字、读好书、说好话开始抓起,并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尽可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乐学氛围,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练好书写基本功,积累书写功底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在当今多元文化和电脑文书的广泛普及下,写字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社会的关注。

1.重视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一年级孩子,刚刚学写字,如果刚开始写字姿势就不正确,以后很难纠正,直接影响孩子写字的质量。所以作为一年级的教师要特别加强孩子写字姿势的指导,以确保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每次写字前,要求每个学生坚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面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八个字”,即:头正、身直、足安、心专。练习时,教师巡视,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2.落实识字教学中的写字指导。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严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扎实的识字、写字教学。在指导学生识字的同时,每节课都要认真进行书写指导,抓好“四部训练”:第一步,熟悉田字格。第二步,牢记字形: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特点,教给学生识记字形的方法。随着学生识字能力的增强,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牢记字形。第三步,学会观察,确定笔画位置,做到三看:一看偏旁,二看间架结构,三看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置。第四步,教师范写,学生仿写。一年级尤其重要,随着年级升高,做好重点字的示范和指导,不要平均用力。

3.上好写字课。语文教师是学生写字课的指导老师。每天20分钟的写字课,教师要重在指导,讲练结合,保证时间,保证质量。为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提高写字质量,也可以借助课件、视频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写字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练字的兴趣。

二、加强阅读指导,丰富语文储备

1.以本为本,指导学生读好书。读贵有法。一二年级是学习语文的起始年级。我们要按照课标要求,重在指导学生读好书。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我们应避免过多地强调知识的灌输,而是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情境朗读法、配音朗读法、朗读比赛、朗诵会等。在朗读过程中,学生既理解了内容,积累了词句,又提高了阅读的能力。

2.加强课外阅读,让孩子享受读书的快乐。语文学习离不开课外阅读。因此,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坚持每天给孩子读讲10分钟课外读物。阅读材料可以是学生身边配套的《新补充阅读》材料或者童话故事等。慢慢地随着孩子拼音、识字的学习,陪同学生每天至少读10分钟~20分钟的课外书,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乐于走进学校的图书室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然后指名阅读能力强的孩子上台读给大家听,或者竞争上台、轮流上台读给大家听。另外也可以采用亲子共读、给长辈读书、读报、讲故事比赛等,从长辈、同伴的赞赏中获得成就感,体会阅读的愉悦。

经过长时间的这种训练,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长进。当阅读积累到一定量时,说话、写作水平就会有质的飞跃。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孩子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学生身边都有一本配套的《古诗文诵读》。我校要求语文老师每周给学生推荐一首经典诗词,每天的语文课开始背上一背,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使学生从小在文学氛围中成长。

三.加强说写训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上好口语交际课。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个练习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这往往是教者容易忽视的内容。口语交际训练是专项的有针对性的说话训练。我们要根据课标对不同年级的要求,切实上好口语交际课,加强口语交际教学,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和文明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2.培养写话能力。一年级上学期的后一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和拼音基础,即可安排写话练习。教者要充分挖掘每篇课文的语言训练点进行说写练习,开始可以是单个词语造句,慢慢地学会用几个词语或关联词语写话,有时也可以是任意写话。每天坚持练习,从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从仿写片段到看图写话,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多读和多写是语文学习的双翼。

简言之,落实一字二话,要写好规范字、说好话写好话。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让学生从小学好语文这门学科,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上一篇:试论音乐教学中的“鉴赏”与“欣赏” 下一篇:小学英语趣味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