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昭阳区天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10-01 06:04:22

昭通市昭阳区天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分析昭通市昭阳区天麻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快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提高基地管理水平,打造优质原料基地;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大龙头扶持及培育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流通体系,建立交易专业市场;加快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加大政策扶持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天麻产业;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昭通;昭阳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78-02

昭通地处云、贵、川3个省结合部,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天麻原产地之一。天麻在昭通的11个县区均能种植,昭阳区的盘河镇、苏甲乡、大寨子乡、旧圃镇、永丰镇、青岗岭等乡镇均有种植。天麻产业是昭通市独具特色的一大优势产业,作为全国品质最优的天麻种植核心区域,加快发展天麻产业,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把昭通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符合昭阳实际,具有昭阳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有利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而昭阳区天麻种植区盘河、苏甲、大寨、青岗岭和旧圃属于贫困乡镇,因此实施天麻种植有利于早日脱贫。

1 产业现状

1.1 基地建设

昭阳区天麻产业起步晚,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尚在逐步完善,抓住机遇,立足资源优势,通过不断努力,把天麻产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昭阳区又一支柱产业,努力把天麻产业培育成为云南省“云药”主要基地之一。因此,区委、政府把加快天麻产业发展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完善的产业扶持政策,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示范带动、提高效益、促进增收”的原则;昭阳区的天麻种植主要以乌天麻为主,2015年末昭阳区天麻种植面积带动发展达466.67 hm2,产量800 t以上,产值达9 800万元,分布在盘河、大寨子、苏家院、旧圃、青岗岭、苏甲等乡(镇)。

1.2 加工初具规模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培育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初深加工企业乌蒙健尔中药饮片公司、好医生集团、云南永孜堂、昭通骅成制药等入驻昭阳工业园,年加工鲜天麻能力达2 000 t以上。

1.3 天麻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天麻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天麻种植基地严格按照“五必须,五有”要求,坚持林麻间种、示范带动的原则。2015年末,昭阳区天麻种植面积达466.67 hm2,配套建成菌材林1 866.67 hm2。建立乌天麻优质繁种基地2个,天麻两菌生产企业及乌天麻种麻繁殖企业2个,天麻种植公司3个,成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8个。目前在天麻种植乡镇开展天麻种植相关技术培训500人次,麻农受训率达98%以上,加强两菌及良种生产企业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指导,使用昭通优质乌天麻良种和“两菌”用于新增天麻种植面积,天麻示范基地良种和“两菌”种植、覆盖率达100%。

1.4 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成立并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昭阳区成立的天麻专业合作社有昭通市昭阳区金瓜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昭阳区泽安天麻专业合作社、昭通启振种植专业合作社、昭通弘川种植合作等,天麻种植公司有昭通市恩义天麻种植有限公司、昭通市昭阳区金仁同种植有限公司、昭通龙霖种植有限公司、昭通市恒鼎种植责任有限公司,两菌生产企业及种麻繁殖企业有昭通市鑫宏优天麻发展有限公司、昭通市华宝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向天麻种植基地提供优质的“两菌”(蜜环菌、萌发菌)和乌天麻良种需求、技术服务支持等,带动农户种植天麻,提高天麻种植技术。

1.5 科研发展情况

合理利用林地、空地、大棚等资源,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原则下,解决了传统的乌天麻良种培育高山大田播种方法需繁殖场地大,培育时间长,易受温湿度、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却不易管理的问题,建立乌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昭阳坝区集中规范、工厂化的培育基地,将优质密环菌种、萌发菌种、放置到昭阳坝区林下,在天然的环境、大棚里经过18个月左右即可以培育出达到移栽标准、无病虫害、形态饱满、整齐度一致的优质野生乌天麻良种。采用节本增效的成熟技术,实现在传统培育乌天麻良种的基础上节约菌材1/4、增加天麻产量60%的目标。

2 发展优势

2.1 产业政策明确

昭通市委、政府已将天麻产业开发种植列为昭通市特色产业发展,并成立了昭通市天麻特产局,专业管理天麻产业,纳入规划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天麻产业开发种植扶持政策及措施。昭阳区委、政府把加快天麻产业发展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完善的产业扶持政策,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

2.2 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麻作为一种食药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天麻价格持续上扬,麻农收入不断增长,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天麻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天麻产业开发潜力大、涵盖范围广、产业链较长、就业空间广、带动能力强,是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复合型产业群体,也是世人公认的“朝阳产业”。

2.3 自然条件优越

昭阳区有丰富的野生天麻、林地、林木资源,适宜的自然条件及较好的区位优势,尤其是二半山区以上常年多雨雾,气候温凉潮湿,为天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宜天麻种植的面积达到1 333.33 hm2以上,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2.4 经济效益可观

天麻种植为林下种植,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值的新型农业经济体,种植天麻效益较高,产量为4 425 kg/hm2,产值达57万元/hm2,是洋芋、玉米等经济作物产值的6倍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2.5 生态效益显著

种植1 hm2天麻、配套营造4 hm2菌材林,在增加当地农户的收入的同时不采伐当地的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了乱砍滥伐的现象,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种植技术不够规范

天麻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培训力度不够,科学种植技术的人才缺乏,种养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天麻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3.2 种植户资金短缺

天麻种植区域都在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当地群众经济基础较差。由于天麻种植投资大,受资金限制种植规模短期内很难发展壮大。

3.3 深加工生产水平低

全市大部分天麻以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精深加工程度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加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存在同质化竞争;加工龙头企业不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市场开拓能力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缺乏市场竞争力。

3.4 市场监管乏力

由于没有相应法律法规来规范、处罚,缺乏一系列标准来支撑,导致昭通市天麻流通经营秩序混乱,影响昭通天麻品牌形象的状况依然存在。

3.5 企业发展能力不足

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弱,产品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企业营销手段缺失,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4 发展对策

4.1 加强组织领导,加快产业发展规划落实

区委、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组长,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天麻工作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农业局。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审定天麻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落实扶持政策措施,统筹研究、协调解决有关加快天麻产业建设的重大问题,确保天麻产业发展工作有序进行[1]。

4.2 提高基地管理水平,打造优质原料基地

建立天麻种植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天麻栽培,巩固和提高天麻产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行天麻规范化栽培技术,提高全区天麻种植户栽培水平。针对昭阳区天麻发展中存在的栽培技术规范程度不高、管理水平差、内含物流失等问题,在昭阳区天麻种植范围内,加强对天麻种植企业、天麻专业合作社、天麻种植大户等的培训[2]。

4.3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一是加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引导。在“十三五”期间组织引导成立5~10个天麻专业合作社,组织天麻种植人员与已成立的合作社、企业人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发展新的合作社。二是不断完善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运行机制,推动专业合作社组织优化发展,提供天麻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人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平台[3]。

4.4 加大龙头扶持及培育力度,延伸产业链条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部门优势,围绕天麻生物产业开发实际,积极帮助天麻龙头企业争取国家、省的相关产业项目及资金,支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产品深加工和营销水平。选择1~2家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原则和“企业+协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打造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以天麻为主的生物医药、高原有机健康食品两大特色主导产业[4]。

4.5 完善流通体系,建立交易专业市场

依托昭阳区国际玩具城建标准厂房及天麻专业市场,通过信息化技术、标准化控制、现代化物流和专业化管理,成为天麻产业的物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播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会展贸易中心。

4.6 加快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

加强市场监管,把天麻种植、两菌生产销售、鲜天麻销售和实体店4个环节作为清理整治的重点,结合天麻种植、天麻销售等旺季,采取突击检查、集中检查和错时检查等方式,开展清理整治,依法处置以次充好等行为。进一步健全专卖店管理、二维码使用管理、包装规范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等机制,推动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向纵深开展,同时要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天麻市场监管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提升市场监管实效[5]。

4.7 加大政策扶持

按照“整合资金、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一是扶持对象。对流转土地集中连片种植3.33 hm2以上(含3.33 hm2),并且种植品种为昭通乌天麻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协会和种植大户。二是整合资金。昭阳区天麻种植处于刚起步阶段,为解决专业合作社、协会和种植大户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争取整合多方面资金,重点支持专业合作社、协会和种植大户的发展[6]。

5 参考文献

[1] 梁玉勇,寇中贵,袁子福.贵州德江天麻产业的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0(12):245-248.

[2] 李新生,陈琛,杨培君,等.陕西天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1-34.

[3] 王云生.黔东南州天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6(2):125-128.

[4] 向莉.陕西省城固县天麻产业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2015(19):120-121.

[5] 党芳志,李含毅,陈再民.商洛市天麻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食用菌,2007(5):6-7.

[6] 张金霞,桂阳,杨通静,等.贵州天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3(12):170-173.

上一篇:对教好初中化学的思考 下一篇:民爆防雷工程设计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