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数学”与“生活”联系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时间:2022-09-03 05:10:09

密切“数学”与“生活”联系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摘要]教师通过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架设学生“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来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数学学习的角色,才能学懂数学,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的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数学 生活 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应用意识”的主要表现是这样描述的: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看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要从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入手。教师通过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架设学生“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来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数学学习的角色,才能学懂数学,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的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1创设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数学知识的形成来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示范。例如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的估算”首先引入以下现实情境:学校将要举行运动会,需要购置一些体育器材,体育老师带100元钱来到体育用品专卖店,篮球每个38元,排球每个27元,跳绳每根8元,羽毛球每副22元。请你帮体育老师估算一下:买这四样体育器材大约要用多少钱?100元钱够用吗?这样一来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中大量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信息,关键要看我们是否具有一双数学的眼光,能否捕捉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看到这则日记,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不仅具有了敏锐的数学眼光,能捕捉到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而且善于对信息进行深入地分析,探寻数据变化的真正原因。这种“追根求源”的探寻精神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地呵护。

2搜集应用事例。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乘车”是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面对模拟的“实际问题”体会估算的方法,恰当选择和使用估算方法,使学生有机会在应用中,将估算学到的方法内化,有机会将数学知识演绎成数学智慧。智慧不能像知识那样直接传授,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中由教师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点化、丰富、开启。有效地创设和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获得必需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估算》一课就要结束了,老师询问学生们的收获,有的学生说:“我认为今天学了估算,所有的计算都变简单了。”有的说:“我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用到估算而且用的时候还特别恰当。”老师追问了:“你的‘恰当’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该大估的时候就大估,该小估的时候就小估,要选择合理的方法。”此时的老师没有忘记班上还有一个坚持“精算”的学生呢!“精”同学会有什么想法呢?“精”同学回答道:估算有好处,但是也不能什么事都估算,该精算的必须经算。老师赞同道:“该‘精算’必须精算,不需要准确计算时‘估一估’就可以了,要学会选择和调整,经验需要慢慢地积累。”“精”同学得到老师的认可后,也不忘“认可”一下老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终于等到了期待的“花开”!由衷地称赞:“你真棒!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多么深刻的感悟啊!”借助“精算”同学的这一结论,全体学生对“估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生成的是方法,是智慧。

3课外知识拓展。改变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主渠道,课外活动及作业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必要补充。数学知识的学习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课堂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将课堂上的知识拓展到课外,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无限的课后应用知识的空间。如:1、小调查形式。学了统计知识后,可让学生调查家庭每月消费情况,再绘制成统计图表,从中了解消费的支配情况,以便做出合理调整。调查自己家里每个月的水电费的支出情况,计算一下这个月比上个月节省了还是增加了。2、小论文形式。学了利息的计算之后,让学生通过调查利率,对比计算同样的钱,是存入银行还是购买国债得到的利息多,来写一篇《怎样使自己的钱增值》的论文。3、数学日记与数学周记形式。以周记为例,让学生通过一周学习之后,写一则周记。可从以下几个内容去写:①这一周主要学了哪些数学知识②在生活中碰到了哪些与之有关的问题③应用哪些知识解决了这些问题。④学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研究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的问题,不仅要从现实生活题材中引入数学,而且要注意加强教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打破传统的学生限制,允许在数学课程内容中研究与数学有关的其他问题。综合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数学教学设计要把握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这一特点,注重数学应用的多科性,运用数学解决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等许多学科有关,是学习这些学科的重要基础。同时可以从这些学科的问题中找到应用数学的广阔途径,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也可以从它们那里吸收丰富的营养。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不只涉及数学的一招一式,可能涉及其他知识与能力,应用的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思维活动。数学能力与许多一般能力应该协同发展,如合作、实验、分析、推理、观察、交流等。在数学教学中,应重在兴趣,并适当发展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综合地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掌握信息的收集、调查、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意识,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以及以问题解决、探究活动为主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对数学的正确看法。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上一篇:抓养成塑品行 润物细无声 下一篇:小议微课与复习教学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