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肢剪力墙结构电气暗敷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时间:2022-10-01 06:03:52

短肢剪力墙结构电气暗敷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高层建筑主体施工中电气工程预留预埋配管,接线盒等易出现位移、堵塞等质量问题,影响砼墙体外观、穿线及箱体安装等后续工程的进行。本文以某工程为例,结合该工程土建施工工序剪力墙与顶板同时绑扎钢筋、一次浇筑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预留预埋施工方法,有效减少了接线盒等易出现位移,管道堵塞的质量通病问题,提高了砼工程外观质量,减少了二次修补工程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装;预留预埋;质量控制

一般在主体施工阶段,施工工序控制以土建为主,安装只进行相应配合完成预留预埋施工,虽然工作量少,但此阶段的作业完成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作业的质量及施工进度,因此在预留预埋作业中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尤为重要。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地上为28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83929.69m2,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土建施工采取顶板与墙体钢筋同时敷设,同时浇筑的方式,施工进度快,其中电气配管主要采用KBG管材,强弱电预留预埋数量多,而这种施工方式下电气安装的施工时间相对少,对电气安装的人员安排与工序安排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

2施工难点及易出现的问题

短肢剪力墙部位安装预留预埋内容包括两部分,即水暖预留预埋与电气预留预埋。由于工程给水排水及采暖部分管道为明设安装,故前期预留预埋作业中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只预留预埋相应套管,施工操作中只需注意相应位置标高、管径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而电气暗敷管道的预留预埋作业重要性相对高。这一部分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几点:

(1)漏配管线、开关盒、插座盒等。

(2)配管管径小。规范要求管内穿线不超过40%,施工人员容易忽略,弯曲半径不足,弯头多时容易出现后期穿线困难,管道容量过大,严重时需剔槽重新补管,给施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位置不准确。主要表现为所预留的箱体洞口、线盒等发生变形现象(部分箱体洞口变形严重)或位移(包括纵向及横向位移偏差),如图纸设计为各楼层位于同一标高的接线盒,在同一楼层中相对水平标高相差达10cm多,不能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导致后期需通过对砼墙体进行大面积的砸,凿等进行修正,若是清水砼结构竣工验收,影响了成品外观。

3施工前准备

在安装施工时要先把框架中的暗配管管路或预埋件埋设好,在砌墙过程中,连接或埋设剩余的部分。

施工中为了提高预留预埋质量,施工员首先需要熟悉图纸,准备材料,电气预埋从基础钢筋网片焊接做接地体开始。各种线路必须合理布置:安装时做到整齐、清晰。把竖向各高度上需要预埋的各种管线画在一个草图上,以免漏配管;把需预埋的管线材质分清,标注在图纸上,方便查找;注意各种箱子的预留洞,标高、尺寸标在图纸上;薄壁钢管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管不得采用套管熔焊连接,要用丝扣连接并有跨接地线,管口禁用焊接。管内穿线不许有接头,导线总面积不超过管子截面积的40%。

4施工过程控制

本工程为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工期紧,安装预留预埋工序不在关键线路上,不占用总工期。土建施工中底板钢筋与剪力墙钢筋同时绑扎完成,底板砼强度满足要求后即进行剪力墙模板施工,这对安装预留预埋工作提出很高的要求,墙体配管工序没有多余操作时间。针对安装预贸预埋工序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为此,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控制与配合。

4.1工序穿插作业

土建进行模板支设施工时安装工种开始套管箱盒等预制工作,待模板支设近完成时开始进行定位,定位要求准确无误。钢筋工种开始敷设底层钢筋时安装工种也开始敷作业。这时安装与土建达成共识,钢筋工种先敷设底层筋,留出时间与作业面给安装工种。安装进行底板平台作业施工时钢筋工种进行剪力墙钢筋敷设作业。安装完成管线盒安装后钢筋工种再进行上层筋的敷设作业,而此时安装工种大部分转入剪力墙体中管线盒及箱体的预留预设作业。砼浇筑施工中安排操作人员跟踪,若有移位等及时补正。

4.2质量控制

为加强预留预埋作业的准确性,首先按照暗配管作业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并采取相对应的预控措施及有效的偏差处理措施,提高了框架结构中墙体、底板及梁、柱中电气预留预埋质量:

(1)底板平台中敷设:平台上的线盒及水暖预留套管等用铁丝固定时,铁丝紧贴盒壁或管壁,固定牢固以减少钢筋模板等各工种因上料,砼浇筑前支设模板等原因的导致的对已完成部分的破坏。管与管连接处、管箍连接处用防水胶带缠裹严密,并在浇筑砼逐个接点检查,浇筑砼过程中跟踪检查,以防止管道接口断开砼灌入致使管道堵塞。

(2)剪力墙体中敷设:所有预留盒及箱体洞口高低位置用抄平管控制高度,为防止混凝土浆进入预留盒及箱体内,堵塞管道,盒体(包括强弱电插座盒,接线盒,灯具盒、转换盒等,)内满充填木粉并用胶带封密,箱体口亦用胶带封密,为保证砼施工时不使管、盒、箱体移位,采取两步措施。首先,如图1所示,在盒箱四周加设φ6-φ8钢筋套子,与竖向及横向各两根钢筋绑扎牢固。为防止剪力墙盒体、箱体在砼浇筑后移位,变形,在对角线上加设一根钢筋并与竖向及横向钢筋绑扎牢固。采取上述措施后,有效解决了短肢剪力墙结构中预留预埋的管线、盒体、箱体随着移位,箱体洞口变形等问题,后期只需个别加调节框调节标高即可将线盒的位置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另一项措是在施工中线盒、箱体前侧突出距离超出保护层厚度5mm,使其紧紧顶在模板上,被模板夹紧夹牢。如图2所示,这一措施目的是为了控制线盒在支模板砼浇筑中向墙体内侧退。

图1 盒体,箱体四周钢筋套设置简图 图2 剪力墙体内盒体,箱体设置

(3)砼柱内:埋设的管路和壁灯的灯位盒与开关(插座)盒,先将管与盒连接好,在正面模板支好后将管盒与模板固定牢固,把管路沿主筋内侧布置,并与主筋上的箍筋绑扎在一起,管路中间的绑扎间距小于1m,在管与盒连接处的绑扎距离不大于30mm。

在柱内管路需与墙体连接时,伸出短管不应超过100mm,否则易被碰断,柱内暗配管需要横向穿过现浇砼柱子时,如果对柱子的结构强度有影响,可以在施工前和设计商协,采取增加加强筋的做法,以保证柱子的结构强度。

(4)现浇砼梁内的管子敷设:

现浇砼工程中,当墙体内配电箱内配出的引上管和配电箱或电气器具盒引至楼板层内的配管,施工时均需穿过砼梁的要注意施工工艺的处理。

现浇砼梁内多根管竖穿梁时,管路在梁剪、应力较小部位的轴线上,并列敷设时,管子与管子的间距保证不小于25mm。梁内钢管数量较多或管子截面积较大时,与土建专业联系,在砼梁受压区增设补强钢筋,防止别的原因破坏有效截面。

混凝土里暗配钢管需要横向穿过砼梁时,对梁的结构强度影响要考虑受剪力和受应力较小的部位通过时,或在梁的中间轴处通过时,当无法确定中和轴准确位置时,管子在梁中部,在中和轴及以下受拉区内,横向穿过,并做到穿梁管距底筋上侧不小于50mm处。

现浇砼梁内竖向穿梁管在敷设前,要仔细查阅土建结构图纸,搞清隔墙与梁的轴线位置关系,穿梁管与隔墙相对应,防止梁部配管外露。

5拆模后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管道疏通检验,及时发现预留预埋施工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正,避免在以后的工序施工中继续出现相应的问题。有些工程是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再进行疏通,可以省一遍工序,但这样做有一个弊端,不能及时发现前期技术交底及操作的适用性,管道不通及箱盒移位等,往往造成同一个问题出现在整个楼体工程,补救时整个楼体都出现凿墙开洞现象,影响成品外观,也增加人力与物力的投入。

经过一至五层的检测,在一至三层预留预埋施工中由于没有增加盒体箱体对角线上的钢筋,线盒箱移、变形现象较重。砼浇筑施工中,由于安装人员跟踪不到位,致使砼浇筑施工过程中管道连接点多处被破坏而导致管路不通点过多,平均每层达十处之多。在按照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整改后施工操作后,上述现象得到很大改观,线盒箱、变形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同层管道不通点控制在四处以内。

6结束语

安装预留预埋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管理采取一些有效控制措施,集中精力抓好前期质量管理,强化过程管理,使预留预埋施工质量偏差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后期施工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寿华 朱维益 张学助等.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钱大治 王振生 刘波平等.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宋波 罗红 肖兰等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体系探析 下一篇:浅谈地下室防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