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1 05:44:20

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纳络酮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8例非糖尿病酒精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因等方面无差异性(P>0.05)。两组均常规给予洗胃、补液,保护胃粘膜,制酸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纳络酮0.4mg静推,严重患者间隔30min可重复使用1次,随后给予10%Gs250ml+纳络酮0.8mg静滴。结果 纳络酮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清醒时间明显提前于对照组。结论 纳络酮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纳络酮; 急性酒精中毒;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135.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01-01

2006年至2009年我们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40例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入院顺序将确诊的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1.5岁。处于兴奋期5例,处于共济失调期25例,处于昏睡昏迷期10例。对照组38例,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16~52岁,平均30.2岁,处于兴奋期4例,处于共济失调期24例,处于昏睡昏迷期10例。78例患者白酒的摄入量为2两至1斤。饮酒后就诊时间均在3h内。两组年龄、性别、饮酒量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患者病情及插管条件许可下,应尽快给予插管洗胃,并注意保暖、输液、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呕吐物吸入等。对照组给予10%GS500ml+vitc2.0+vitB60.2+肌苷0.4静滴,5%GS250ml+奥美拉唑40mg静滴,BES500ml静滴。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0.4mg静推,严重者间隔30min重复使用1次,随后给予10%GS250ml+纳络酮0.8mg静滴维持,直至病人完全清醒,全部患者每30min记录呼吸、血压、脉搏、神志、尿量情况,记录确切清醒时间。

1.3疗效观察标准症状消失时间为患者完全清醒症状消失所需时间,症状减轻时间为患者兴奋及共济失调症状明显减轻,昏睡及昏迷病人开始清醒所需的时间。

1.4统计学 均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 果

急性酒精中毒的各期患者的症状减轻及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性(P

3 讨 论

酒精具有脂溶性,可迅速透过大脑神经细胞膜并作用于膜上的某些酶而细胞的功能。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由大脑皮质向下,通过边缘系统,小脑网状结构到延脑。小剂量出现兴奋作用。这是酒精作用于脑细胞突触后膜苯二氮卓-γ-氨基丁酸受体,从而抑制-γ-氨基丁酸对脑的抑制作用。血中酒精浓度增高,作用于小脑引起共济失调,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和昏迷,故高浓度的酒精抑制延脑中枢引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1]。酒精中毒时体内β内啡呔增强,血浆和脑脊液中的β内啡呔明显增高而干扰了前列腺素和儿茶酚胺。对人体的生理调节作用,从而加重精神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2]。纳络酮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纳络酮与阿片受体亲和力远大于吗啡及脑啡呔。静脉用纳络酮能迅速逆转阿片样物质,起效快,1~2min血药浓度达峰值,持续1~4h,消除半衰期为1h[3]。此为恢复脑功能,促进患者清醒,起着积极作用。纳络酮可以拮抗急性酒精中毒时增高的β内啡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可以防止和逆转酒精中毒,从而催醒和解除酒精中毒。通过临床对比可知,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可见纳络酮能有效解除急性酒精中毒的症状,且有缩短清醒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副作用少等特点,是临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等,主编.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4.

[2] 吴玉彬.纳络酮与醒脑静联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46例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3,14(18):831.

[3] 张心中.纳络酮在急性乙醇中毒中的作用[J].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9(9):571.

上一篇:关于会阴侧切 下一篇:输卵管结扎术后行输卵管通液术1314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