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再造“产业成都”

时间:2022-10-01 05:37:05

天府新区再造“产业成都”

2011年被称为成都的“天府新区元年”,在“榕树效应”和“聚合效应”的叠加作用下,致力于打造一座“产业成都”的天府新区,将会爆发出怎样的冲击波?

2011年,被称为成都的“天府新区元年”。

12月25日,天府新区建设启动仪式在成都市双流县西航港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基地隆重举行;此前的10月17日,在第十二届西博会开馆的前一天,天府新区总体划内容首次亮相成都划馆,这是自5月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划》并将天府新区纳入划内容后,首次公布总体划。仅仅10天后的10月26日,备受瞩目的《天府新区总体划》经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

25日开工的天府新区起步区投资总额2144亿元。这是刚刚受封“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成都,又一次开始大手笔再造一座新城市――“产业成都”。

按照天府新区划,总占地面积达1578平方公里,到2015年第一阶段投资的项目将实现产值超过2500亿元,并最终在2030年建成两大万亿产值基地。“新区效应就是榕树效应和聚合效应的叠加,天府新区将是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引擎,从而使成渝双核冲击中国经济第四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分析说。

那么,致力于打造一座“产业成都”的天府新区,将会爆发出怎样的冲击力?“产城一体”新成都

2011年5月,《成渝经济区区域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复,作为成渝经济区的组成部分,天府新区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就将一纸划图变成了施工图。

按照“产城一体”的原则,天府新区划布局汽车制造产业区、电子信息产业区、空港及新能源产业区、新材料产业区、创新科技产业区、东山科技产业区、现代农业产业区等产业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六大产业,建设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产业两个基地。

对于“产业成都”如何避免成为大而全的工业园,成都市经信委工业园区处处长丁天军称,天府新区产业发展将突出一区一主业,走产城一体和统筹安排的道路,在产业选择上着力打造国际化世界级高端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西部一流的优势产业集群。

但天府新区不是一个工业开发区,更不是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天府新区将改变成都平原延续千年的单中心建城格局,构建起新旧老城双中心的网络化城市体系。”天府新区划建设委员会划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四川省建设厅总划师丘建解读说,天府新区不会是一个纯休闲城市,而是产业、生活、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整体推进新区,并通过35个“产城一体单元”,有效避免拥堵、内涝、污染等大城市病。

“根据总体划,天府新区的开发建设用地达650平方公里,居住的人口达600万。无论是土地模还是人口模,都略大于现有的中心城区,如此大的区域,如果城市和产业发展协调,相互间将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成都市划局副局长王松涛表示,产城一体的划理念,可以减少传统城市化进程中产城脱节带来的城市病,有助于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

未来的天府新区将与成都市中心城区形成双中心的格局,如何减少传统城市发展中的钟摆式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

参与天府新区划设计的成都市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胡滨称,在未来的天府新区,将以各种产业为主导形成一个个组团,天府新区将是一个以组团形态呈现出来的新型城市,每个组团都有一个主导产业,每个组团产业各有侧重,组团内部,各种城市功能配套齐全。“从功能上讲,天府新区是一个组合型城市,形态上呈现出组团化。”胡滨介绍说。

将来在每个组团内,内部出行主要是以步行、自行车和短途公交为主。老百姓下班后只需要走几分钟或骑一会儿自行车就能到家,周边超市、购物街区、小游园等一应俱全。跨组团出行或到更远的地方,则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为主。根据现有划,天府新区共360多公里的轨道线路,平均每平方公里0.5公里,略高于中心城区标准。

据悉,按照产城一体的理念,天府新区建设将分三步走:

2011年至2015年是快速启动、重点突破时期,主抓产业项目,推进新区的发展。具体而言,是以部级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基础设施先行,快速推进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及高端服务业。

2016年至2020年是全面推进、形成框架时期,产业项目、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将围绕枢纽强化新区高端产业和高端服务职能,部级现代产业高地基本形成,实现再造“产业成都”的目标。

2021年至2030年是优化提升、持续发展时期,强调消费、科技创新、文化交往。将强化高端消费、创新和文化功能,完善城市综合服务职能,基本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高端化才有高效益

王新前是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他在一份《推动天府新区高端化发展的建议》中,对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好处,王新前一语概括为――高端化才能有高效益。王新前认为,成都要做“带头大哥”,特别是天府新区应优先进行产业高端化发展。

“现在面临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天府新区要抓住这一轮难得的机遇,争取承接尽可能多的国内外产业转移份额,在短时期内迅速壮大天府新区的产业模。”对如何推动天府新区产业高端化发展,王新前首先提到沿海加工贸易型工业正向西部转移,汽车产业方面的组装、配套零部件产业也正在转移,“这两大产业的产业链非常长,会带动很多企业一道转移过来。”

紧接着,王新前列举出天府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6大优势。第一条,就是人工成本优势,四川是劳动力资源大省。此外还包括土地利用潜力、一定的政策优惠、人才资源丰富、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等。

为实现高端化发展,王新前提出,天府新区建设应根据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通过实施“承接驱动”战略,争取迅速集聚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高端化产业发展,保证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目标的实现。“抓好招大引强,招商工作是第一条。”王新前认为,可紧盯500强企业、央企,以及东部实力雄厚的民企。

但是,“承接驱动”战略预计只能决定未来10年左右的发展,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天府新区还必须同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这才是走真正的高端发展之路。

应如何落实承接转移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高端发展的第一前提是高端划。天府新区总体划实现了城市发展划、产业发展划、土地利用总体划三合一,从空间结构、划布局,到交通体系、市政设施这样的支撑系统,都充分考虑了产业和城市共同发展的需要,而非就产业谈产业、就城市谈城市。

“天府新区融合了各种先进的划理念。”王松涛介绍说天府新区有四大划理念:山水环绕,组合布局;城乡统筹,生态田园;产城融合,(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集约发展,智能低碳。这些都是新区高端化发展的一种体现。

在具体的目标设定上,天府新区总体划提出,在1578平方公里的范围里,绿地将占到694平方公里。到2030年,天府新区内将集聚300个国际机构与总部,达到每年1亿人次的航空旅客吞吐量;研发占GDP比重达到6%,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要达到75%;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增加到45%;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35平方米,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7床,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2以内。与同等模的城市相比,将节约5/6的土地,减少52%的能耗、94%的垃圾填埋、69%的碳排放、36%的用水。

“双核”合力塑造大引擎

2011年10月,第十二届西博会期间,25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加天府新区的项目洽谈,足见天府新区的吸引力。10月18日,西博会开幕当天,西门子公司与成都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将在天府新区建立世界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产品生产及研发基地。

实际上,新区效应已经在实践当中得到证实。重庆两江新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招商引资模已达5000多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到23.1%,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超过73%,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达236%。

“建设天府新区正是要增强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引擎作用,与重庆两江新区一起,成为西部发展的重要门户,带动周边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王松涛说。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成都将如何借力天府新区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乃至西部地区快速发展?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建设天府新区,有利于引导成都市的人口和产业向浅丘和台地为主、拓展空间充足、生态承载能力较大的南面、东面聚集,为成都及周边地区产业和城市发展拓展新空间;同时,有利于整合周边地区的优势资源,提升成都市作为特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辐射带动和创新发展能力,带动相对落后地区发展,有力支撑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引领和带动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

比如汽车产业,虽然四川发展的比重庆要慢,但是随着包括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吉利汽车、博士底盘等汽车整车和配套产业的进驻,已经形成后发优势,而且集中在中高档车型,将形成千亿产业基地。

“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在成都划馆天府新区总体划展区,鲜明的橙色字体向人们描绘了天府新区的蓝图。但一些没有纳入天府新区的城市却有着另外的担忧:即新区强大的吸附力势必会造成“灯下黑”的问题。

对此,丁天军表示,新区的吸附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成都作为龙头可以带动其他区域发展。他举例说,四川不仅形成了以成都经开区为主的汽车生产基地,也带动了包括内江、资阳等地的汽车配套产业。

或许,在成渝经济区里,一体化尚需更多兼顾区域之间的平衡与发展,成渝双核才能更好地领跑西部。

上一篇:诸暨创新“枫桥经验” 下一篇:推进城乡一体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