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01 05:30:54

刍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后天认真思考、培养锻炼出来的。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上的“自我调解”,有意识地从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一、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训练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堆垒基石”

学生创造的前提是对原有真理性知识的全面掌握及融会贯通,只有基于这点的创造,学生才能显得游刃有余。因此,平时,要注重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训练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建立在“双基”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达到自如的境界

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中,有关基本公式的灵活应用,也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但很多情况下都是正向思维——根据题意写出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但也常出现利用基本公式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情况,这时我便专门安排一节课“公式‘倒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公式“倒车”的技巧,并能灵活地掌握这技巧解决问题,下面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况:

1.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的比是2:3,体积之比是6:5,那么圆锥的高与圆柱高的比是( ):( )。学生想:因为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的比是2:3,所以半径的比是2:3,底面积的比是4:9,所以根据公式“倒车”列式:====,虽然平时也进行类似的公式“倒车”,但此问题的难度似乎更大,但学生已经有举一反三的自觉性,投入到解决新问题的创造中。又如在同册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中有一道练习:学生在作业本上这样写道:=3.14,=6.28,=9.42……,因为=πr(不一定),所以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正比例。当问及=πr这个公式是怎么得来的,孩子们显得底气十足了。所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双基”的基础上,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三、设计梯阶式题组,诱发创造性因素

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说过:“例子有时比定律还重要。可见,学生对概念、定律、方法、技能的学习,一般都需要接触到相对应的题目,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充分理解,自觉地掌握。如“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一知识点,我设计如下梯次练习:

a.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如果圆柱的体积是45立方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 );如果圆锥的体积是45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

b.把一个圆柱形的木材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12立方分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圆锥的体积是( )。

c.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它们的体积之和是12立方分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圆锥的体积是( )。

d.已知一个圆柱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 )

①15立方分米 ②135立方分米 ③无法确定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定律,比“死记硬背那些纲纲条条”更能完整地建构认知,诱发创造的因素,从而较好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四、关注探索、联想拓广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巧设思维情景,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探索,使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所顿悟,有所提升,有所创造。因此,我们会采取这样做法:适当安排一些有难度练习题,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后,就“推波助澜”,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高度“跃动”和“奔放”的状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鼓励猜想,启迪“灵感”,促其顿悟,使思维发生飞跃。当然,猜想能引发学生去创造,但猜想的结果并非完全是真理,继猜想之后,还要做一定的论证。

如右图,一段底面积是12.56立方分米的圆柱形的木材,被截去一部分后,求它现在的体积。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肯定没办法直接求出体积的,那怎么办呢?学生有的猜想虚线所示以上截去的是这部分,但又苦于没有证据证明。于是只好另辟蹊径,有的同学猜想是否能在上面添补一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倒置,这样就能组成一个新圆柱,求出体积后再除以2就可以得出现在的体积了。当即,所有学生顿悟,于是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油然而生,凝结的思维又得到质性的飞跃。

五、开拓思路,诱发求导性和发散性思维

徐利治教授指出:“任何一个科学家的创造能力,可以用如下公式来估计: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从这里,我们可看出发散性思维,对于一个人创造力的培养的重要作用。如一段公路长3600米,3天修了20%,修完这段公路一共要多少天?学生写出这样几种解法。

解法一:3÷20%=15(天)

解法二:1÷(20%÷3)=1÷=15(天)

解法三:3×(1÷20%)=3×5=15(天)

解法四:3600÷(3600×20%÷3)=3600÷240=15(天)

解法五:3600÷(3600÷3×20%)=3600÷(1200×20%)=15(天)

比较起来解法一最简便,解法二和解法四比较好理解,几乎每个学生都写了解法四,也有的同学用方程解,但不同解法的背后对题意中的数量关系解读也就有不同,通过这种交流,拓宽学生思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使不同的知识得以综合运用,并能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优选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使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增强。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摒弃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代之以新的教学模式,自觉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要让学生明白,我们不仅要学习人留下的成果,更要批判性地吸收、继承,甚至创造。鼓励学生多猜想、多发现、多“创造”,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培养出一代具有创造性精神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田万海.数学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张奠宙,唐瑞芬.数学教育学[M].南宁: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任明中.例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数学1999(8)

[4]朱平.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J].小学数学,1995(3)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

上一篇:起死回生的Chegg 下一篇:身边的人为何难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