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红干椒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01 05:28:01

无公害红干椒栽培技术

红干椒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人们比较喜食的一种蔬菜,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驱寒解表,活络生肌的功效,辣椒的果实、茎秆、种子还可以入药,有温中下气、开胃消食和散寒祛湿的功效。因此红干椒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1.前期准备

1.1底土配制 地面平铺2cm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m2底土拌三元素复合肥0.1kg,50%多菌灵5g,翻地10~12cm,充分拌好待用。

1.2配制覆土 50%无菌粘土壤+20%砂土+30%腐熟有机肥,每500kg加复合肥0.4kg,50%多菌灵粉剂20g,充分拌匀后待用。

1.3种子处理 用清水浸种4~5小时,再用10%的硫酸铜溶液浸泡5分钟,取出种子用清水冲干净后播种。

2.播种

2.1播种时间 2月末~3月10日播种(3月11日~15日需催芽播种),每m2播干种30g。

2.2播种方法 浇透底水,水渗下后再撒一层干土,防止种子撒在稀泥中,造成泡籽。采用撒播,分2~3遍进行,保证撒开、撒匀。覆土分两次,第一次薄一些,待所覆的土湿润后,再覆第二次土,地层表土润而不湿,两次覆土一共约0.8~1cm。覆土后马上用地膜将床面盖严,随时检查苗床。10天后,发现50%种子出苗,把地膜撤掉。

2.3播后苗前管理 温度:白天膜下温度25℃~32℃,夜间10℃以上,低于10℃时需人工增温,白天地膜下温度超过32℃时要通风降温。水分:这段时间不浇水,在播种后3~5天,如果床面出现裂缝或床面干,可覆一层过筛的潮土,厚约0.3~0.5cm。

3.苗期管理

温度:揭去地膜后,白天保持在20℃~27℃,超过27℃需要通风,夜间要保持在15℃左右,低于15℃要人工增温。水分:床土过湿,空气湿度过大又不能通风降湿时,可撒一层干土吸收部分水分,苗床过干时要在早晨太阳出来前浇水,严防过量。追肥:假植前一般不追肥,如果发现缺肥严重时,可追1∶200的尿素溶液,追肥后用清水冲洗叶片以防烧苗,也可喷施叶面肥。间苗除草:可结合除草把密集、受伤、畸形及病苗拨掉。

4.假植

假植时间在出苗30~35天,幼苗有3~4片真叶,株高8cm左右(在4月1日~10日之间)时进行。假植棚每ha需125~150 m2,按4×4cm株距可假植5~6万株苗。将配制好的营养土用水浇透,划成方,在方上将小苗假植上,一般以小苗真叶高出土面2cm为宜。缓苗前,白天25℃~30℃,夜间15℃左右为宜,缓苗后白天20℃~25℃,夜间10℃左右,注意降温时冻坏小苗,高温徒长现象,高温时要通风,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但不能过多,脱肥时需要追0.2%的复合肥随水冲施。定植一周左右(5月上旬)进行炼苗,通风量要加大,逐渐适应外界的温度和环境,阴雨天要盖好棚模。

5.定植

随春耕起60~65cm的大垄,结合整地起垄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kg,复合肥10kg,一般在垄下15~18cm为宜。然后将垄压好。5月15日至月末,膜上挖坑浇水栽植,栽植的株距为25~30cm为宜,每ha可栽植6万株左右。

6.田间管理

6.1浇水 缓苗后新根有吸水能力时浇第二次水,稍后适当蹲苗,注意大行间中耕松土。待门椒长到钮扣大小时结束蹲苗开始浇水,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见干见湿,遇涝及时排水。

6.2施肥 一般在门椒坐稳后,每亩施三元素复合肥6kg,施后浇水,盛果期亩施三元素复合肥6kg。如秧苗长的高,结椒多,遇大风天易倒伏,需要支杆上架,还要及时将无用枝剪掉。可保护地膜,提高地温,同时也防长草。

6.3病害防治 红干椒移栽后主要病害有:斑点病、叶斑病、炭疽病、褐斑病、病毒病、疫病、脐腐病、日烧病等。病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采取轮作,减轻病害的发生;种子消毒,杀死种子表面病菌;肥水充足,及时消灭蚜虫,增强秧苗的抗病能力;使用化学药剂,用百菌清每亩每次90g喷雾防治,用药时注意间隔期。

7.采收

卖鲜椒,待辣椒在秧上红后就可采卖;如果卖干椒可以待辣椒在秧上红透或有抽褶采摘,采摘后晾干;最后一次采摘要整株拨下或割下,打成捆,根部朝下晾5~7天,再朝上晾5~7天,反复几次,待辣椒果达到手握无气,小捻不转时即可采摘出售。

上一篇:科技培训助推高产创建活动创高产 下一篇:区域商要持续更新营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