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大\中\小学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治相关知识\行为调查

时间:2022-10-01 05:12:48

德阳市大\中\小学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治相关知识\行为调查

【中图分类号】R5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7-0378-02

【摘要】目的:了解德阳市大、中、小学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 防治相关知识、行为的现状,为大、中、小学不同学校有针对性地制定甲流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四川德阳市随机抽取部分大学、中学、小学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 大中小学生获取甲流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亲朋好友谈及、网站、报刊杂志等。大中小学生对甲流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的知晓率最高,都在90%左右;其他感染途径知晓率较低。小学生对甲流感染途径、甲流预防方式、感染甲流后的正确处理方式等的知晓率大部分低于大学生和中学生,中学生低于大学生。结论 大中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防治甲流知识,但掌握不够全面,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加强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甲流防治和健康教育。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大学;中学;小学

自2009年8月14日德阳市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确诊病例以来,甲流疫情得到了全社会和疾病控制的高度重视。根据疫情分析结果,人群分布主要以学生为主。学校是学生聚集的场所,学生抵抗力相对较低,而人群接触密切,是甲流暴发流行的高危场所。了解大学、中学、小学不同学校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情况和预防行为现状,有利于为不同学校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甲流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因此德阳市疾控对全市部分大中小学生进行了本次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德阳市随机抽取3所大学、5所中学、5所小学。大学1-3年级各随机整群抽取2个班,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各年级随机整群抽取2个班,小学4-6年级各随机整群抽取2个班为调查对象。

自我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甲流知识获取的途径、甲流防治相关知识(甲流感染途径、预防措施、处理措施等)的知晓情况、态度(对感染甲流的担心等)和卫生行为(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患病就医行为等)。

调查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统一实施。以班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学生自我填写。调查表由专人负责验收。采用EpiData3.0 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并对所有原始数据进行逻辑查错和复核。运用SPSS11. 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4356份,收回4356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为4352份,有效应答率为99.9%。其中大学生821人,中学生2076人,小学生1455人。

2.2 甲流知识获取途径:99.0%的学生听说过甲型H1N1流感(大学生中有98.8%,中学生99.2%,小学生98.9%)。

从表1可见,学生获取甲流知识的途径以电视为主(80.8%) ,其次是亲朋好友谈及(18.2% ),第三为网站(14.6%)。从大中小学生前三位听说途径的比较来看,第一位途径均为电视,电视获取途径的率为大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86.8%、83.8%、76.3%),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小学生(分别为24.3%、16.2%);中学生第三位途径为网站(20.4%),小学生第三位途径为报刊杂志(10.1%)。结果表明大中小学生前三位途径的率虽有所差异,但主要途径均为电视等大众宣传媒体,这说明大众宣传媒体在甲流宣传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作用。

2.3 甲流相关知识知晓率:从甲流感染途径的知晓率来看,大中小学生均为病人咳嗽、打喷嚏后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的知晓率最高,都在90%左右;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环境和物品、与病人近距离接触知晓率偏低,均在75%以下。这三种途径的知晓率小学生均低于大学生和中学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从甲流预防措施来看,大中学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常开窗通风换气、避免去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场所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小学生稍低,在86%左右(P

从正确的洗手时间知晓率看,中学生最低(61.7%),小学生最高(83.4%),大学生介于二者之间(75.6%)。对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正确处理方式,93.0%的学生知道应立刻带好口罩去医院看病,中学生知晓率(91.9%)稍低于大学生(94.2%)和小学生(94.1%)(P

感染甲流后的正确处理方式,及时治疗的知晓率较高,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知晓率分别为92.6%,88.8%,85.8%,P中学生>小学生,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2.4担心自己会感染上甲型H1N1流感的情况关于是否担心自己会感染上甲流,中小学生分别有52.4%和57.0%的比较担心自己会感染,而大学生比较担心的只有19.2%;小学生中还有20.7%的很担心自己会感染。大中小学生担心程度的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2.5 甲流防治相关卫生行为调查结果:就洗手行为来看,大中学生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和便后的洗手率较高,均在90%以上,小学生偏低,便后洗手率只有79.1%。触摸过公共对象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的洗手率不高,大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大中小学生分别为74.8%、74.0%、70.5%,P

就咳嗽或打喷嚏时的行为来看,用纸巾或手绢掩盖、用手捂住,然后洗手、避开人群咳嗽打喷嚏的行为大学生均多于中小学生(P

会不会因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而减少去人多的场所活动,76.5%的大学生选择会减少,小学生72.6%,中学生只有61.1%;选择不会的大学生有19.0%,中学生30.4%,小学生21.9%;不知道的大学生有4.5%,中学生8.4%,小学生5.5%。大中小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X2=87.257, P

3 讨论

甲型H1N1 流感是一种新型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1,2]。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中,身体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抗病能力较弱,各类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在校园内发生和传播。一旦疫情爆发,将严重威胁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影响。

校园防控甲流,搞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最重要。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中小学生获取甲流知识的前三位途径的率虽有所差异,但主要途径均为电视、亲朋好友谈及、网站、报刊杂志等。辽宁省丹东市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3],大学生有关甲流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的主要来源, 依次为电视、网络、广播、同学之间传闻、报纸、杂志、讲座及宣传单。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晁斌等人对学生家长的调查发现[4],甲流知识的知晓途径以电视为主,其次是报纸、互联网。这说明大众宣传媒体和人际交流在甲流宣传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作用,要充分加以正面利用。

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甲流的主要传播途径,防治的相关知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对甲流的防控是很有利的。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中小学生对病人咳嗽、打喷嚏后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的感染途径知晓率较高,但对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知晓稍差,应加强甲流感染途径的全面宣传。从甲流预防措施来看,大中学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常开窗通风换气、避免去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场所的知晓率较高,但文明咳嗽的知晓率较低。大部分学生知道感染甲流后应及时治疗,但多休息和大量喝水、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必要出行应戴口罩这几种处理方式的知晓率较低。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的洗手率,大中小学生均不到10%。这些结果表明,大中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防治甲流知识,但掌握不够全面,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需要进一步教育。任永献等对邯郸市小学生调查也发现[5],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的知晓率较高,但在其传播途径上有一定误解。辽宁省丹东市对大学生的调查也发现[3],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但仍需要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这些知识的宣传。丹东市大学生咳嗽打喷嚏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的行为形成率也较低,应加强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

从大中小学生比较来看,小学生对多种感染途径的知晓率低于大学生和中学生,关于甲流预防方式的知晓率也低于大中学生,感染甲流后的正确处理方式,小学生知晓率也偏低;而中学生的多项甲流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虽高于小学生,但低于大学生。这说明应加强中小学生的甲流健康教育,尤其是小学生。大中小学生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学习和思维特点有所不同,接受能力不一样,应当注意选择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本次调查还发现,有超过50%的中小学生担心自己会感染上甲流,小学生比中学生更担心。所以在甲流宣传时,要让学生懂得甲流可防、可控、可治,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减少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任永献等对邯郸市小学生调查也发现[5],甲型H1N1流感的到来给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48.45%的同学比较担心自己会感染上甲型H1N1流感,有相当多的中小学生对甲型H1N1 流感预后情况不了解,存在恐惧心理,这表明我们在甲型H1N1 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还不全面。

参考文献

[1] WHO. Influenza-like ill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 EB /OL . 2009 - 04 - 24 . .

[2] 卫生部办公厅.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M]. 3 版. 北京:卫生部办公厅,2009.

[3] 晁斌,孙立梅,崔利伟等. 广州市幼儿园及小学学生家长甲型H1N1流感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华南预防医学,2010,36(1):39-41

[4] 任永献,张海秀,石永星等. 邯郸市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认知状况调查. 中国健康教育,2010,26(4):289-291

作者单位: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启东市19417例高考学生体检结果分析 下一篇: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