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方面

时间:2022-10-01 02:47:09

关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方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网运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根据电力工业特点而促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以及环境友好的电力系统运行已成为电力产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智能电网顺应时展的需求而诞生并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鲁棒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高效性等,本文即是针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展开论述与分析。

关键字:智能电网建设发展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重要资源,如何利用先进技术与理论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是电力产业要想健康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的现在,实现环境友好型电网也得到电力行业越老越高度的重视,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来提高电网运行的智能化、信息化已被全球电力行业作为重要的技术课题进行研究,智能电网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但要想让智能电网在电网运行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在智能电网的特点基础上深入关注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为促进智能电网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智能电网概要

1.1智能电网的特征

智能电网顺应时展需要而诞生,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还没能形成统一的、成熟的智能电网运行体系,各个国家基于自身电网运行特点而对智能电网的定义也略有不同,但对其本质的理解是是保持一致的。智能电网主要包括可对负荷平衡进行优化的智能技术系统、使用清洁型能源的智能调度系统以及实现动态定价的智能计量系统,其智能性即特点主要有:可观测、可控制、分布智能、高级分析、自适应以及自愈,综合起来其实就是优化兼容、经济集成、坚强自愈。下图所示即为智能电网的特征:

智能电网对于电力市场改革起着大大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经济、环保节能。

1.2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

智能电网若按产业链划分,可分为高级量测体系(AMI)、高级配电运行(ADO)、高级输电运行(ATO)以及高级资产管理(AAM)四个模块。下图所示为智能电网技术组成及其功能示意图:

2、节能减排智与能电网

智能电网的智能调度系统有限使用清洁型能源的特点对于有效促进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并实现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智能电网的运行,对于推进我国高能耗电力工业转型为高效节能的电力工业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下图所示为节能减排与智能电网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智能电网通过提高清洁型能源的利用率而有效促进了能源利用的多元化,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所需能源结构中的低碳比重,为实现低碳环保奠定基础。并且,通过智能电网运行,使得能源的输送以及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并对电网运行的需求响应以及负荷控制进行强化,同时,通过对客户服务的优化而实现了对用户能源消耗的改善。

3、智能电网建设

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电力系统技术应用的水平提高提供了大力支持,再加上我国管理能力水平的提高,我国智能电网运行水平也越来越高,对于促进我国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必须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充分利用并不断创新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有效解决电力系统的运行以及电网管理中的问题,加强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

(1)强化通信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智能电网的建设都是基于通信信息而展开的,合理科学的通信体系是智能电网运行的基础保障。因此,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尤其要注意加强对通信技术的应用,对信息交换过程中相关的诸如防火墙、分区隔离技术等方面的研发与应用应给予足够重视。同时,要正视我国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运行中的应用水平较低这一状况,在加强信息交换技术应用的同时,根据电网运行对象之间的相关互动,通过对各项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不断深化与加强,使通信技术尽可能满足智能电网的运行要求。

(2)加强电力信息模型构建。我国智能电网在具体建设中所执行的基本技术标准对于实体电网与电力信息模型的对应管理涉及不多,只一味对设备到模型的抽象过程作出强调。对此,应当以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为导向,并针对电力信息模型构建越来越高的标准,应对基本技术的IEC61850标准不断完善和改进,不仅要综合处理传统的信息模型构建,还要不断加强电力信息模型的实用性。并且,还应建立健全我国电力信息模型构建的统一、系统的行业标准,为促进规范化、实用性的电力信息模型的构建提高基础保障。

(3)完善对智能电网的技术管理。智能电网实现了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为信息共享以及继承应用提供良好的平台,传统的电力系统专业工作界面被打破,而相关的学科领域不断交叉融合,加速了我国电网结构的改变,就需要及时对我国智能电网技术管理模式进行有效调整与改进以适用电网结构的转变,加强和完善对智能电网的技术管理。

4、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

智能电网建设是基于电网与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开展的,牵扯诸多复杂层面,必须从宏观上考虑国家战略调整方面、社会经济需求方面一起电网运营条件等,并综合考虑电网运行安全、节能环保以及附加增值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所以说,智能电网的发展需要遵循多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发展方向课从以下一个方面进行探讨:

(1)智能电网装备。智能电网是基于通信技术而建设起来的,而通信信息需要智能电网装备来获取。因此,需结合电网优势并基于通信系统体系结构以及综合能源对智能电网装备进行研究,为安全可靠、快速稳定、经济适用的智能电网信息交互平台的构建奠定基础。

(2)坚强实体电网。智能电网运行需要坚强的实体电网为其后盾,这是智能电网安全经济高校运行的物质基础。

(3)双向互动供电。对电网侧来说,能够对电能需求、负荷分配以及系统稳定状态等做实时掌握,并对电能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同时合理引导用户实现节能降耗。而随用户端而言,可实现电能需求的灵活个性,电网的补充、调配与应急也有自有富余及投资性的电能可提供。

(4)电源电网协调。智能电网需要适应各种电源的接入,若智能电网的电源接入技术满足要求并其功能规范化后,其接入电源的能力会更稳定,而其解列电源的能力也将更安全迅速、低扰有序。并且,应综合考虑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网及其他能源网,实现系统的能源互补体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电网对于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鲁棒性、安全性、高效性以及实现环境友好型电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是顺应时展以及社会市场转变等各方面需要而诞生的,有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意义。智能电网在如今能源危机日趋突出的状况下,不仅有效实现了电网运行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还有效兼顾的生态效益的实现,为绿色环保型电网的节能减排创造了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建云.浅谈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J].科技资讯,2010(36).

[2]靳生成.浅谈智能电网的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3]丁道齐,祁维武.中国智能电网的实现:挑战、问题和行动[J].中国电力,2011(11).

[4]邓辉,李健.节能减排背景下智能电网的建设[J].机电工程,2011(8).

[5]黄海斌.论述智能电网的建设及电力通信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

[6]任江涛.当前电力系统的智能电网建设研究[J].民营科技,2011(9).

上一篇:地铁地连墙“一槽三笼”施工技术 下一篇:沈阳市行政区划调整与实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