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学校管理中的弱项“地带”

时间:2022-10-01 02:36:11

要重视学校管理中的弱项“地带”

弱项,主要指校长能力、素质上相对的短处和缺陷,指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足、处于后进状态、偏于下游的环节和“地带”。它是制约工作全面发展的瓶颈,是影响学校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的羁绊。抓强项好比锦上添花,效果明显,易看到成绩和变化。抓弱项则不然,既辛苦又费时,往往一时难以见效。但“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弱项如同木桶的短板,抓不好,学校管理的整体工作和科学发展就会受影响,总体质量和水平必定不会很高。

充分知弱

能不能知己之弱,是衡量校长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校长要把识己之弱作为修身的重要环节来抓。

一是自省知弱。校长每完成一项工作,都要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反思,从成功和失败中寻找自己的优长和弱项;每阶段工作结束后都要对自己的弱项进行梳理分析,形成综合明确的认识;每经过一个时间跨度较长的周期都要作一番冷静而全面的思考,得出理性的结论。通过循序渐进的自省,找出自身之弱。

二是“纳谏”知弱。自己看自己往往不一定准确、全面,不及旁观者清。因此,校长要广开言路,经常主动请师生给自己找缺点、找问题,请师生当裁判,诚恳虚心地接受师生的批评,从大量的外来信息中找出自身之弱。

三是比较知弱。有比较才有鉴别。校长如果不注意看别人的长处,陶醉在自我满足、自我欣赏中,就不会清楚地看到自身的“瑕疵”。比较,最重要的是选准参照系。校长要对照职责要求和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标准找差距,更重要的是要与自己身边的优秀同志比,与各级各类校长的楷模比,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找出自身的不足。

适度亮弱

亮弱是校长智慧和领导艺术的巧妙体现。校长适度亮弱,不仅不会影响其在师生中的形象,反而更能赢得师生的信赖,因为师生从校长身上看到了诚实可信、实事求是的可贵品格,对其会油然而生一种信任感、亲切感。校长要充分利用个人述职、汇报思想、谈心交心、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时机,真诚地、适度地向上级、同事、师生亮出自己的短处,在求得帮助与理解的同时,也给组织和师生一个真诚可信的形象。

适度避弱

校长在一所学校、一项工作中担负着特殊的角色,其能力素质对学校科学发展和任务完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校长应有意识地、适度地回避一些自己不擅长、不精通特别是重要岗位的工作,以减少自身之弱给整体利益、学校科学发展带来的损失,避免为完成任务带来障碍。对自己不能胜任的岗位,不要图一时之利勉强赴任,而应“风物长宜放眼量”,站在学校科学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长远角度权衡利弊。尤其是年轻有为、有潜力的校长,更应注意这一点。校长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对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工作实施领导时,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听取并尊重内行的意见,慎重表态、慎重拍板,不要强调个人权威,凡事都搞个人说了算,特别是参与集体领导时更应如此。

尽力克弱

克弱是校长完善自我的基本途径。只有勤于克弱、善于克弱的校长,才能不断适应环境和岗位的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始终紧跟学校科学发展的步伐而不被时代所淘汰。克弱,贵在自觉,关键在勤奋。校长无论在何种环境、何种岗位上,都要有忧患意识。校长还应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机制的转变、岗位的转换,自己的素质会不断地出现“脱节”和“缺口”现象,昨天的“强”如果不注意进一步充实,也会变为今天的“弱”。因此,校长要注意不断更新观念,坚持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自身素质,持之以恒地补弱,长期补、经常补,求深化、求突破、求提高,使自己每天都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学校领导岗位上。具体讲,抓以下三点。

1.讲究方法抓。这里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抓工作落实的辩证法,分析弱项之所以为弱的原因,研究抓弱项的措施和办法。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切实在增强抓弱项的实效性上下工夫。二是坚持科学发展的观点,不断增强宏观谋划抓弱项的能力。三是坚持群众观点,充分调动和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长要集中师生智慧,发挥师生作用,总结师生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真正找到抓好弱项工作的金钥匙。

2.扑下身子抓。校长不仅要说,而且要做,抓弱项更是如此。要扑下身子去抓,要带头去干。要亲自去查原因、找教训、想办法、出主意,带头把一件件事情做好。校长必须做到“三克服”:一是克服“漂”的作风,真正沉下去抓弱项;二是克服“粗”的作风,真正钻进去抓弱项;三是克服“虚”的作风,真正落到实处抓弱项。

3.坚持不懈抓。针对弱项反复性特点,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既要防止弱项回潮反弹,又要防止出现新的弱项。要明白强弱相互转化的道理,做到既抓弱项,又促强项,使弱项变强,强项更强。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二中)

上一篇: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一项系统工程 下一篇:学校管理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