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U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2-10-01 11:30:45

NICU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NICU护理模式在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中的应用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方法 针对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制定统一,醒目的护理标识,开展规范护理标识,有针对性的使用护理标识,将护理标识纳入到护理工作的质量评定中。结果 在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标识,有利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增强护理意识,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在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护理标识,能够有效控制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标识;应用效果

针对医院住院患者由于心理情况,生理状况,及病房环境,社会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或部分难以预料的风险与意外,而导致某些不必要的事件的发生,医院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制止事件发生的几率,采取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的文字与图案等标识[1]。将该标识运用到护理安全管理中去,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障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1方法

1.1护理标识的设计 关于护理标识的设计,首先要与医院的整体标识向协调,由护理部统一安排设计。每个标识的字样,字体大小,颜色、材质、形状,都必须按照统一标准设计,要规范、醒目、具备实用性、且还具有一些美观性,以此为设计原则。既要有警示作用,又能给患者及患者家属一种温馨的感觉,设计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使患者能从心底接受,并自觉遵守标识内容,以达到一种人性话的管理和安全的目的[2]。

1.2标识的分类

1.2.1腕带标识 运用无味无毒的塑料制作成粉色、桔红色、蓝色3种颜色的腕部标识带[3]。其中粉色代表新生儿、儿科患者,桔红色代表危重手术患者,蓝色代表其他类型病症患者。患者在入院第一天将由护士填写患者的个人信息,将腕带系到患者腕部,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治和护理前,需仔细核对患者腕带信息,患者出院后及时解除腕带。

1.2.2管道标识 护理人员使用黑色的防水笔在管道上标注置管时间,引流管名称,置管护理人名字,引流袋与引流管的标识颜色一致;在注射特殊药物时,输液架上须设有警示标识,标注输液的滴数,不宜随意调动输液速度。

1.2.3床头卡标识 患者住院后,接诊护理人员会在医院电脑内的统一模板中,输入患者的个人信息,经打印后直接插入到患者的床头牌中;病危、病重、分级护理各采用不同的颜色塑料卡片,一级护理选择红字,二级护理选择蓝字'三级护理选择黑字,将各代表不同颜色的标识插入到患者的床头牌中。

1.2.4温馨提示标识 在开水炉前标明"小心烫伤"标识,在治疗室内放置"操作前您查对了吗?"在治疗车上设置"注意XXX药物过敏"提示标识;每间病房外都需要有醒目清晰的插卡式标识,标注好病患床号,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方便患者及家属。

1.2.5治疗室警示标识 在治疗室内设置无菌区标识和消毒标识,能够分清生活垃圾与医用垃圾的标识等;医疗室门上要设置"非工作人员请勿入内",室内的每个抽屉和柜子分别用不同的标识标好,不同颜色区别高危药物的放置位置,以便于药物的应用与管理。

1.2.6预防意外标识 使用白色硬纸板制作标识牌,形状为长方形,每个标识牌的内容不一,字体不一,颜色不一,如"放压疮、防导管脱落、翻身、小心坠床、青霉素过敏"等标识,根据患者的病情区别,以插卡式的方式放置在床头牌的"注意事项"栏两侧。

1.2.7护理控制质量 为保证护理标识的使用的合理规范,医院将其纳入到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评定考核中,组织护理监督小组督促检查,促进护理工作顺利的展开,提升护理质量。

2结果

2.1护理标识应用前后的安全隐患与不良事件的例数对比 见表1。

根据表1显示[4],NICU病房护士要具备慎独、自律的精神。在使用护理标识后,有利于护士在巡房时能够对患者的病症,身体恢复情况,一目了然,便于观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处理。护理标识的应用,能够有效制止潜在性的不安全的因素发生,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护士的执行力度,发现不良事件并及时遏制。

2.2护理标识应用前后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对比 见表2。

应用护理知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5]。根据表2可以看出,在应用了护理标识后,患者对护士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呈明显增长趋势,患者的满意度由应用前的83.5%,应用后增长到94.5%,护士的满意度由应用前的84.0%增长到应用后的95.0%。护士行为更加规范,工作流程也更加合理,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病患沟通交流,对于护患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标识的使用,提升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使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更加满意。

3结论

在患者的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的同时,对医院的护理工作要求也更高。NICU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工作失序,时有风险事件发生。过去针对这类的风险事件的处理办法,主要是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宣传教育,护士最好交接班等方式预防制止[6]。而现在通过有效使用护理标识,不仅对患者能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也能警示医生,既保障了双方的利益,也保护了护理人员,达到一种双方共赢的局面。清晰醒目的标识,能够减退部分护理人员的倦态心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自律,减少各种意外的产生,防患于未然。

综上所述,护理标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能有效改善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使护士能够有效承担护理安全中的责任,更好的发挥在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谈红霞.NICU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及效果[J].价值工程,2012,27(21):311-312.

[2]马黎容.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应用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3,10(11):25-26.

[3]李贞.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28(23):268-269.

[4]高秀珍,杜习霞.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河北医药,2013,15(12):2376-2377.

[5]华丽.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1,02(06):67-69.

[6]贾文姬,郭豫,李皎皎,等.护理标识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6(18):302.编辑/苏明哲

上一篇: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及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意义... 下一篇:军地骨折患者医疗诊治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