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时间:2022-10-01 11:02:26

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内容摘要:高中数学学习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不仅数学成绩在高考中占有重要比例,并且也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与个体逻辑思维的形成。掌握科学的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课程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有利于提升数学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提升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并促进其他课程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学习方法 数学思维 培养

一.培养兴趣与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数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是充满趣味性的,也可以是非常枯燥的,但这多缘于主体自身的感知。要培养对数学深厚的兴趣,愿意深度用数学的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主动探索解题的方式与方法,则会使数学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使自己的兴趣在习惯的形成中变得稳定、有计划、持之以恒。

二.善于归纳与总结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学习并不相同,差距也比较大,很多同学来到高中以后,并不能很快适应数学学习的需要,因而产生了厌学心情绪并自暴自弃,但其实如果能够及时的归纳与总结高中数学学习的几大方法与重要思想,就能够轻松的学好。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 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主要的学习方法有: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 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解数学题时,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以简驭繁、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

三.重在自学与转化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教”,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在具备了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学生更要注重自觉学习,而不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教师的“教”,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将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转化,不断形成新的解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探索未知,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并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形成新的能力,掌握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尝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挖掘问题的实质。。

四.适当练习与反思

数学学习的练习是必要的,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所谓的题海战术并不科学,练习题需要有针对性,有选择的进行训练。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需要适当巩固,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要加大训练强度并尝试不同类型的习题,了解不同的解法,在做题后必须进行反思,归纳总结运用到的相关基础知识、思想方法,并反复练习,直到掌握该知识点的运用与变通。此外,对于自己在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方面的错题,需要做好记录,形成一个错题集,不时翻看并发现其中的规律,一方面可以巩固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可以总结出自己在哪一类问题上的理解比较薄弱,以便取长补短,触类旁通。对于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习题类型,也应该加以关注,以期自己在这一方面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

五.结论

任何一个学科的的学习都有其自己的方法,这些方法也有相通之处,更有互补之处。高中数学虽然在难度上有所增加,但是只要通过学生积极探索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够要提高数学成绩,获得数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虽然仍然占有主导作用,但是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则更为关键,每个人适合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以上心得应该适用于大多数学生,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则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探索,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持之以恒,就可以适应数学的学习方法,并取得理想的成绩。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理解,更多的是思维的训练与逻辑的形成,关乎个体一生的发展与成长,因此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与热爱,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优秀的品质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刘春雨.浅论高中数学学习中学习方法形成与提升[J]学周刊,2010(11)

[2]张凤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探讨与反思[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Z2)

[3]李国晶.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J].吉林教育,2012,(19).12/2014.65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二中)

上一篇:新形势下创新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