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与互联网上的狗

时间:2022-10-01 09:46:03

实名制与互联网上的狗

当互联网上无度的虚拟行为给人们网络生活频繁带来伤害的时候,如何将“狗”在互联网上打回原型?网络实名制让无度的虚拟回归到现实的边缘,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互联网秩序。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On the Internet,nobody knows you're a dog.)――彼得・斯坦纳(Peter Steiner)1993年漫画中的经典名言将互联网的虚拟性描述得淋漓尽致,已经成为今天网络自由主义者逃避社会责任的真实写照。

当前,互联网已经完全融入了人类的社会生活,网络应用无处不在。当互联网上无度的虚拟行为给人们网络生活频繁带来伤害的时候,如何将“狗”在互联网上打回原型,打破互联网上“狗”的神话,让无度的虚拟回归到现实的边缘,建立良好的互联网秩序,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

网络实名制的探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的虚拟性对传统人类活动秩序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使得虚拟身份相关的种种问题越来越突出。开放的互联网拥有太多一夜成名的故事,使得很多人投身网络,然而当他们激情过后发现按部就班无法达到目的时,有个别人就很有可能走上极端,并采取非法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而这个时候网络的虚拟性往往会成为极端行为的掩体,当这种现象被整个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对互联网的期望值就会随之降低,这不仅降低了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也影响了互联网向更多领域延伸、与更多领域结合的速度。

在互联网上一部分人把自异化为虚拟世界一条狗,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性别、身份和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信息,什么话都说,什么事都做,什么责任都不想承担,当这种网络行为扩大到超越现实社会秩序的时候,就异化成了一种病态的现象,解决这种病态的现象就必须把人们的网络生存方式重新引向真实的一面。

互联网之父温顿・瑟夫曾经从技术的角度指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设计了基于真实IPv6源地址的网络寻址体系结构,使互联网的真实源地址认证成为可能。但互联网的真实源地址认证只是网络实名制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对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虚拟身份群体的中国互联网来说,网络实名制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仅仅依靠技术来实现网络实名制瓶颈是非常明显的。

真实姓名是人类社会真实身份的基础。现实社会中,实名制的应用是一种国际惯例。在一些发达国家,名字就是一个人的品牌。个人经济信用、犯罪记录、享受福利、收入高低、纳税多少……都和个人名字紧紧相联。实名制对人们社会生活秩序的建立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中国,储蓄实名制、股票交易实名制、住房实名制等众多实名制已经被人们接受。互联网走出实验室的技术襁褓,让人们的社会生活跨越了虚拟与现实,这就需要政府行为和商业行为以看得见的手或看不见的手,从市场、法律和社会等方面进行规范。中国互联网用户基数世界第一,网络虚拟身份带来的匿名性社会问题也相对较多。目前,相关部门从维护网络秩序的角度出发,参照其他实名制的应用,对网络实名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网络实名制的核心驱动力源自互联网用户对真实身份的需要。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以用户为核心的社会性网络。在社交网络普及之前,很多商业性网站在利益的驱动下对用户的实名认证与真实信息的管理做过不少有益的尝试。电子商务改变了整个世界,网上交易能使人类足不出户就可以购物,通过网上支付实现送货上门,但是网络的虚拟性却很难让用户了解到交易信息的真实性,使得互联网上很多类型的商品交易并不比在现实中操作理想。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尝试性地采用了传统的获取用户真实身份证件资料的实名认证方法,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实名认证成本相对较高,总体效果并不是很好。

商业网站的用户认证与信息管理基本上都是通过管理团队来验证,用户往往只是被动性地接受网站官方的认证信息,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去积累,而且管理成本也居高不下。实名认证与真实信息的核查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人为的操作产生偏差也在所难免。

人工视频认证是一种最直接有效也是最原始的认证方式,如国内的社交网络为了保证用户信息的真实,不得不推出了人工视频认证系统。视频认证系统的服务成本相当高,操作过程也比较麻烦,对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并不利于普及和广泛应用。

互联网的虚拟性掩盖了交易过程中太多的不诚信,是网络交易的主要障碍,第三方支付类网站的认证体系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第三方支付类网站具有交易资金托管的作用,会员体系自然对用户的真实度要求比普通网站高。在国内,第三方支付网站普遍依靠中国储蓄实名制对用户采取了实名认证的作法,通过对会员实名制的银行账号绑定,第三方支付网站加强了对交易信息真实性的规范。

网络实名制在一些第三方支付网站中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例如支付宝个人实名认证在国内已经有了较强的影响力。支付宝个人实名认证除了核实身份信息以外,还核实了银行账户等信息。通过支付宝认证后,相当于拥有了一张互联网身份证,用户可以在以淘宝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网站开店、出售商品。从应用形式上来看,支付宝个人实名认证更多的意义是第三方支付站内的信用评价体系中的一个环节。

绑定实名制银行账户的方法,虽然部分地解决了实名制的问题,但是并不具备在整个互联网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普遍性。对于商业网站建立用户评价体系来说,身份证信息验证其实并不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对于一个企业掌握用户的身份证信息来建立起来的实名认证体系,有很多用户有本能的排斥心理,再加上在一些竞争性站点的存在,使得每个商业网站的实名认证体系相对独立,大量独立的企业实名认证体系虽然让一些强势品牌受益,但其背后更多的是一种重复性浪费,企业的个人实名认证行为满足了自身的商业利益,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名制背后的社会性问题。网络实名制的推行依靠各自为政的商业网站管理团队来维护,不仅有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用户被动接受实名认证信息,真实信息交流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于是一些社交网站借鉴PageRank的应用建立了交互式信息评价体系。

国内外发展情况

网络实名制是网络时代匿名社会的管理基础,是社会规范得以遵循的重要方式。与中国文化背景相近的韩国是世界上互联网应用最普及的国家之一,其网络实名制的实施比较早。韩国政府于2005年10月决定实行网络实名制,和修改了《促进信息化基本法》、《信息通信基本保护法》等法规,建立监督、约束和处罚机制,为网络实名制提供法律依据。2007年年初,韩国艺人遭遇网络恶搞引发命案,引起了韩国社会对于“网络暴力”危害的大讨论和反思。2007年7月,韩国正式实行网络实名制,要求网民以真实姓名交流。韩国通过立法、监督、管理和教育等措施,对网络邮箱、网络论坛、博客、网络视频等实行实名制,成为全球网络实名制贯彻最彻底的国家之一。实名制使韩国成为网络安全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韩国网络实名制的推行造就了良好的互联网实名环境,为韩国社交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韩国的网络实名制并不是一个绝对真实的网络,例如在韩国的网络游戏中仍然为网民保留了大量的虚拟生活空间,网络中仍然存在盗用身份的现象,因此韩国的网络实名制仍然在不断地完善和规范。

网络实名制的实施需要与社会法制化程度、现代化程度同步,其推动的历程将与互联网的社会化进程同步。

在国内,网络实名制一直备受关注。什么时候需要身份确认,什么时候可以不确认身份,什么时候需要隐私保护,推行实名制的技术门槛是什么,推行实名制的成本有多大,推行实名制的法律保障如何完善……一系列针对如何顺利实现网络实名制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政府从监管角度考虑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网络实名制的尝试:2005年2月,原信息产业部会同有关部门要求境内所有网站主办者必须通过为网站提供接入、托管、内容服务的IDC、ISP备案登记,或者登录信息产业部备案网站自行备案。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网站,或是个人网站,都必须在备案时提供有效证件号码。2004年中国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在高校教育网实施实名制,并成为中国教育部对中国高校进行审核的重要依据。

障碍与机遇

中国拥有世界上基数最大的网民群体,如果推行网络实名制,每个网民的管理成本增加一元钱,那么整个网络实名制的管理费用就会以亿元为单位增加。实名制的成本门槛决定了实名制推行最现实的问题。从博客的实名、BBS版主的实名、校园BBS的实名,到防沉迷系统的推行,技术、资金与管理的成本一起困扰着网络实名制的推行力度,中国的网络实名制一直在尝试与妥协之间徘徊。

实行网络实名制需要的条件包括身份认证法制的完善、机构的设立、过程的控制和推行的手段等因素。目前,直接挂接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身份网身份证验证系统,实现了面对个人用户开放的在线身份证信息验证功能,但浓厚的商业气息使得身份网身份证验证系统难以作为中国网络实名制的行政管理方式普及应用。由于受推广成本、技术因素、法制环境的制约,中国的互联网至今并没有建立一套全面普及的实名制应用体系。

网络实名制是建立在现有互联网应用之上的改革方案,其继承性的发展必然会在操作上遇到历史遗留的包袱。中国互联网除了实力雄厚的大型网站之外,还存在着大量处在成长期的中小型社区网站,每个网站独立的社区会员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是网络实名制的管理瓶颈,实名制的BBS用户登记制度一直名存实亡。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中小型社区逐渐出现社交网络化的趋势,一些中小型社区慢慢尝试向真人网络的方向转型,为网络实名制的普及带来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契机。一些中小型社区在向社交网络过渡时推行实名制,是一种自发的否定互联网虚拟身份的行为。社交网络的普及对虚拟身份实名化的推动有着积极的影响,在社交网络服务日渐普及的情况下,互联网虚拟身份的实名化将成为一种可能。在社交网络服务普及之前也有用户主动在互联网上使用真实姓名,真人网络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了满足这种需要,用户习惯和实名应用氛围决定了网络实名制推行不仅仅只是一个技术性的操作。社交网络真人化的趋势并不代表绝对真人,绝对真人将会丧失互联网虚拟生活的魅力,就像人们在工业化时代希望回归自然,但并不是要回归到原始社会的自然。真实永远是相对的,虚拟化绝对不是虚伪化,大多数人们喜欢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一样,真人网络同样没有绝对的真实,社交网络需要的是一种兼顾虚拟生活的真实。

随着社交网络应用的普及,中国互联网兼顾虚拟生活的实名制应用已经开始逐渐形成规模。政府推进网络实名制的时机已经日渐成熟,适时的引导,恰当的推广,必然有利于整个中国互联网发展。

实名制与OpenID

OpenID源自国外的开源社区,是开源的、分布式的数字身份验证系统,允许用户一个ID通行网络,解决不同网站多个用户名和密码的烦恼。OpenID在国外已经获得了一些大公司的支持,如今AOL、Sun、微软和Novell都已接受和提供OpenID,OpenID规模化的应用已经成为可能。

OpenID用来在登录网站时标识个人信息时,是一个轻量级的用户信息解决方案,可以实现OpenID与网站通行证功能结合。OpenID与身份识别系统结合,将加速政府推行网络实名制的进程,实名制OpenID将成为政府维护互联网秩序强有力的工具。

实名制中文OpenID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必然要求高度的规范性,只有多个政府部门从全局考虑,才能够制订出一套符合所有中国网民应用需求的实名制中文OpenID体系。实名制中文OpenID体系的跨站通行性将为用户的登录和实名验证带来极大的便捷性,可以简化电子商务网站信用体系的维护流程。实名制中文OpenID体系融入出生信息和地区信息后,将非常便于互联网用户的管理,不同的网站可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作为一种网络实名制解决方案,实名制中文OpenID顺应了互联网社会化的发展潮流,能够解决虚拟与现实相冲突的问题,兼容虚拟身份,可绑定,可政府认证,对于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社会也许可以发挥重要的现实作用。

上一篇:数据重用降低法规遵从成本 下一篇:RFID成供应链整合之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