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我为什么能成为“首富”

时间:2022-10-01 09:03:23

美国《财富》杂志推出的2003年全球40岁以下40位富豪排行榜,中国内地有6位榜上有名,网易创始人丁磊位居14。在今年的《福布斯》”中国百寓榜”中,丁磊以持有网易公司59.5%的股份(当前市值约合人民币76亿元),居”200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一名。但丁磊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据说,他一个月生活开支很少超4000元。

丁磊是个感情不善外露的人,在整个创业过程中,他吃了不少苦,但他很少跟人说起:连他的家人,也是在他成为网络名人后。才知道他这些年在外面干了些什么。 丁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探寻他创业背后的故事,他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相信对很多人而言,都是一种借鉴无形的力量。

爱做梦的童年时代

1971年,丁磊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丁磊从小就很听话,他四五岁的时也很淘气。但不是像别的孩子一样整天面调皮捣蛋,而是喜欢呆在家里摆弄他的小玩意,一些电子管件、半导体之类的丁磊的父亲是宁波一个科研机构的 ?自然有很多这样的零件。那时,懵的他对这些东西充满着无限的好常这样问父亲:收音机为什么靠一就能发出声音呢?

每遇到这样的问话,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解释,有时还给他亲自示范组装一些简单的东西。小丁磊对什么事都好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性格,在父母的疏导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以后的人生中,他每次的重大决策或复杂的事情,总爱思前想后,”一琢磨,总能琢磨出点东西来。

了磊从小就很聪明,但他的聪明来自于早期教育的模仿。他五岁的时候,就对着电视学英语《走遍美国》,那时,能对着电视学习《走遍美国》的家庭可谓不多。但毕竟只是五岁的孩子,父母其实也没什么期望.原以为他只是对照书中插画看电视玩玩,没想到父亲远洋回家后。发现一个暑期的时间,丁磊居然已经会识26个英文字母了。

丁磊小的时候.也没少挨父母的打,就是因为他太爱玩,而且尽玩电子或电气之类高深莫测的东西,有时竟能达到痴迷的地步,连吃饭的时候,也抱着一块集成电路板,边吃边看,摇头晃脑地煞有介事。小孩子不认真吃饭,就和大人不认真工作一样:都是不务正业的事,因此,母亲没少打他,强迫他把饭吃饱了再摆弄他的”玩具”。这样的次数一多,每次吃饭的时候。丁磊总是吃得最快。而且吃完后还拍着鼓起来的肚子炫耀.我吃得好饱。然后就跑回他的小房间傲他的”正经事”了。

后来,丁磊迷上了无线电,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他认为自己将来最骄傲的职业,就是成为一个电子或者电气工程师。初一的时候,他组装了自己的第一台六管收音机,在当时,那是一种最复杂的收音机,能接受中波。短波和调频广播,这项发明。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都说丁家出了个“神童”,长大后一定是当科学家的料子。

高考时,丁磊报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勤于思考的大学时代

丁磊的视力从上初中开始就不是很好,考上大学后,父母更是担心计算机的长期辐射对人体会造成伤害,坚决不支持丁磊读计算机专业。他只好选择了微波通信。由于学科的枯燥。很难读.丁磊开始辅修计算机,接触Internet。

计算机的复杂性自不必多说,尤其在当时.286才开始在中国出现,可以说,国人对这门新兴的学科基本上还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那时,丁磊就“先知”般地认识到。计算机对人类的影响不会只是成为用于教学的工具,它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兴趣爱好是取得成功的基础,他课余时间,全部精力都投到了计算机上面。

但大学时期,用传统眼光看.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除了第一个学期他每天按时作息之外,其他三年多时间,第一节课他是从来不去上的,因为他很困惑,难道书本上的知识一定要老师教才会吗?同时,他觉得眼睛还没睁开就去听课效率一定不好。

丁磊说,大学四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思考。而思考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是任何人都无法强灌输进去的。

因为没有听第一堂课,又不得不做作业,所以他会很努力的去看老师上一堂讲的东西,会很努力的去想老师想传达什么样的消息。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快掌握了一种重要的技巧,那就是思考的技巧。直到后来,他看一门功课,可以不听别人讲的,完全自学,他看书速度很快,一般都从后面往前看,看到后面的关键字,有看不懂的,就到前面去看这个描述,一般来讲在两三个礼拜的时间内就把一门课掌握到。

后来在接触到Internet的时候,他才知道这种技巧对他是多么的重要,因为Internet在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一本书很系统的告诉你internet的整个结构,里面的软件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敢于挑战的创业时代

毕业后,丁磊回到家乡,在宁波市电信局工作。电信局旱涝保收,待遇很不错,但丁磊觉得那两年工作非常地辛苦,同时也感到一种难尽其才的苦恼。1995年,他从电信局辞职,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他去意已定,一心想出去闯一闯。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行为,"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他选择了广州。后来,有朋友问他为什么去广州,不去北京和上海?他讲了一个笑话,广州人和上海人,其实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比较,如果广州人和上海人的口袋里各有一百块钱,然后去做生意,那上海人会用50块钱作家用,另外50块钱去开公司;而广东人会再向同学借100块钱去开公司。

初到广州,走在陌生的城市,面对如织的行人和车流,丁磊越发感到财富的重要性。最现实的是一日三餐总得花钱吧,也不可能睡在大街上成为盲流吧?那时,丁磊身上带的钱不多,他得省着花,因为他当初执意要打破"铁饭碗",现在根本不容许自己混到走投无路的时候还要靠父母接济。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哪怕钱少一点,但总比漂泊着强吧。

不知道去多少公司面试过,不知道费过多少口舌,凭着自己的耐心和实力,丁磊终于在广州安定下来了。1995年5月,他进入了外企Sebyse工作。

最初的日子是艰难的,后来,一位熟知丁磊的女性朋友说,他后来精湛的"厨艺"和"古筝"弹奏,从某种程度说,就是那段日子"苦中作乐"的明证,也可以说是这种乐观和勤劳的性格,成就了今天的这位"首富"。

丁磊喜欢吃上海菜,但那时收入不高,不可能每天都能到馆子里去潇洒,而且很多广州做的上海菜都不是原汁原味的,于是他亲自到市场去买菜,亲自下厨。平时工作很忙,他就利用周末时间,给自己做个"醉鸡"或者清蒸鲫鱼,算是犒劳自己。

如果说厨艺是因为节约而操练出来的,那么对于乐器的接触则完全是为了精神上的慰藉。25岁的丁磊独在异乡,常常想起远在宁波的父母,尤其是在自己最苦的时候,思念尤甚。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每次写信给家里的时候,他都说自己过得很好,但他从没告诉过家人自己的工作单位,因为他不知道在一个单位能呆多久。有一天,正在自己小床上发呆的丁磊,突然听到隔壁电视里传来阵阵悦耳的古筝声,那一刻,他仿佛回到了熟悉的宁波,正与父母一起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第二天,他便跑到乐器店,搬回来一台古筝。

在Sebyse广州分公司工作了一年后,丁磊又一次萌发了离开那里和别人一起创立一家与Internet相关的公司的念头。在当时他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Internet,而且成为国内最早的一批上网用户。

离开Sybase也是丁磊的一个重要选择,因为当时他要去的是一家原先并不存在、小得可怜的公司。支撑他的唯一信心就是他相信它将来对国内的Internet会产生影响,他满怀着热情。当时,除了投资方外,公司的技术都是他在做。也许是在1996年他还只有技术背景,缺乏足够的商业经验,最后发现这家公司与他当初的许多想法发生了背离,他只能再次选择离开。

1997年5月,丁磊决定创办网易公司。此后,在中国IT业,丁磊成了足以浓墨重彩的一笔。出名后的丁磊对于金钱的要求,还保持着当初到广州时的艰苦作风。他说年轻人少花点钱,也许就少了一样诱惑,但老人不同,他现在琢磨的是怎么找个放心的人,教会父母花钱一一因为他每次汇给家里的钱,父母都给他存着,他们认为孩子在外面挣钱不容易,攥着的话,还能在他需要的时候排上用场。到现在,老家的电话还是今无绳的,煲水的壶用了七八年还没换成热水器。

网易4月移居北就后,在公司队伍建设方面有了很大改进。没有很多股东在背后指手画脚,也不存在历史积淀或创业者本身带来的消极因素,公司发展很快。在公司经理层会议上,CEO丁磊也经常受到批评,说他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对,他总是能谦虚的接受,“有人批评,工作才做得更好。”

怀抱理理,不言放弃

一个理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除了勤奋之外,就是要积极进取和创新。从创业到现在,丁磊每天都在关心新的技术,密切跟跟 Inetrnet新的发展,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其中有10个小时是在网上,他的邮箱有数十个,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电子邮件。

他认为,虽然每个人的天赋有差别,但作为一个年轻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标。他本人就在技术方面爱动脑筋,有一点聪明之处,但如果没有积极进取,没有在技术方面不停地摸索,也不会有熟能生巧的本领和一些创新,尤其是年轻人,无论工作单位怎么变动,重要的是要怀抱理想,而且决不放弃努力。

走这样一条路,丁磊经历了比别人更多的困难,首先是自身管理经验的缺乏,他不可能一开始就组建一个很大的公司,其次是资金的问题,从未向银行借过钱,全赁自己的滚动和积累;其三,在地域上,互联网公司大都聚集在北京和广州,广州有163和网易,丁磊很自豪广州“INTERNET气候”的形成过程中,网易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丁磊最苦的日子是2001年9月4日。这一天,网易终因误报2000年收入,违返美国证券法而涉嫌财务欺诈,被纳斯达克股市宣布从即时起暂停交易。随后又出现人事震荡。丁磊经历了无数个无眠之夜,他也曾心灰意冷过,但人的鼓励起了很大的作用。父亲说:人生哪能不遇到挫折,挺一挺也就过去了,大了不从头再来,你还年轻,有点失败的经验未必是坏事。苦难终于没有把他压倒,直到2003年6月6日,网易再创历史新高;每股34.90美元。

从垃圾股到今日的中国概念“明星”网易的转变让人觉得像个神话。对此,丁磊说:“我已经32岁了,从意气风发的时期到了成熟思考的阶段。因此我的心情不会随股价的涨跌而变化,特别是我个人不会因为财富的多少影响我的未来生活,工作及思考问题的方式。”而对于有网站评选“金牌王老五”把他名列第三,他则一笑了之。

上一篇:犯人作家之妻:二十年苦心守护只为他回来还有一... 下一篇:韩大星和他的小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