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装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综述

时间:2022-10-01 08:44:58

电气安装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综述

摘要:电气安装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质量不仅影响工程项目的交付使用,还会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问题,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本文对电气安装的质量控制与安装工艺的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电气安装 安装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电气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

1、坚持按图纸施工,经过会审的施工图纸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坚持按图纸施工,不得任意修改。

2、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是施工的准则,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按照规范和规程进行施工和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必须立即补救,不留隐患,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提高检验质量,这是正确判断施工质量的前提。因此,必须保证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并使检测工具、仪器仪表达到要求的精度并处于完好状态。

二、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实现

1、配电箱内的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箱体内,金属板与配电箱体应作电气连接。

2、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各种电器应按规定的位置紧固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并且电器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

3、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应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

4、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及截面应严格执行临电图纸的标示截面。各种仪表之间的连接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的绝缘铜芯导线,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5、各种箱体的金属构架、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做保护接零,保护零线应经过接线端子板连接。

6、配电箱后面的排线需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并用卡钉固定在盘板上,盘后引出及引入的导线应留出适当余度,以便检修。

7、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著除外)。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刷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三、电气设备的防护过程

1、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2、施工时各种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当外电线路的电压为1kV以下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4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1~10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6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35~110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8m.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

3、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外电线路电压为1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6m;外电线路电;压为1~35kV时;最小垂直距离为7m.

4、对于达不到最小安全距离时,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可以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要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

5、对于既不能达到最小安全距离,又无法搭设防护措施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则不得施工。

6、低压线路全长采用埋地电缆或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的电缆引入时,在进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

四、电气设备安装的常见问题

1、法兰螺栓的紧固问题。安装单位对螺栓紧固时必须按力矩值使用力矩扳手。对于竖直安装的盆式绝缘子,紧固螺栓时应遵循左、右、上、下再有顺序地中心对称紧固的原则。

2、温度补偿型伸缩节的调整问题。温度补偿型伸缩节主要用于吸收因热胀冷缩振动或其它外力作用而引起的管道和设备的小量位移。如果伸缩节在调整过程中不注意尺寸的变化将使伸缩节受拉或受压变形而失去作用,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尽可能不调整伸缩节。

3、断路器油压闭锁问题。测量操作机构的主要参数,必须在现场进行逐项测试。这里要重点说明重合闸闭锁油压回路。由于设计单位考虑的欠缺,设计时往往将重合闸闭锁油压和合闸闭锁油压回路合并考虑。实际上,重合闸闭锁油压只用于重合闸回路闭锁,闭锁值能够保证断路器进行一次O―C―O操作:合闸闭锁油压则用于断路器合闸回路闭锁,闭锁值能够保证断路器进行一次C一O操作,因此重合闸闭锁油压值与合闸闭锁油压值比较多了一次分闸操作相应油压会降低更多因此两回路不能合并,否则当开关重合于永久故障而液压下降较多时会闭锁分闸回路造成断路器拒分使事故扩大。

4、主回路电阻测量标准问题。规程要求主回路电阻测量采用不低于100A直流压降法,测得的电阻不应超过112Ru(Ru是型式试验时测得的相应电阻),并做三相不平衡度比较。建设单位在签订设备技术协议时应要求厂家出厂时的主回路电阻测量试验必须按照现场的方法再做一遍,这样使现场试验数据具有可比性。或要求厂家按照现场试验方法计算出主回路电阻值来作为参考值。

5、工频耐压试验值的确定问题。有些厂家只是在做型式试验时断口问工频耐压试验值达到460kV,而出厂试验往往只达到395kV.试验值不满足设备技术协议要求,断路器在设备停电时可能会出现击穿事故。如果厂家在出厂时工频耐压值只达到395kV,现场就必须按照460KV的80%即368KV来作为现场工频耐压试验值的最高标准值。试验前应注意相关的外购元件如套管等的耐压水平是否可以满足要求再制订相关的试验方案。试验时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电缆终端应隔开,CT回路应短接。

五、专业化和现代化管理是工程质量的保证

1、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完全可以体现出电气专业管理人员素质。在电气安装工作中,把工程人员素质放在第一位,坚持持证上岗、重视现场把关,施工工人是质量的根基,实事求是,量才录用。班组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线单位。要根据电工的专业性质制定出班组切实可行的工人岗位责任制,要分工清楚,责任明确,后道工序是前道工序自然质检员,前道工序不合格,后道工序不施工。这样纠正快,损失少。个人工作质量和经济收入挂钩,这个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

2、发挥监理工程师的监理作用,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质量保证体系,对不符合合同与规范标准要求处发出监理通知单,要求完善,尤其是对施工方专业管理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素质把关。审查承包单位编制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重点部位与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质保方案,提出改进意见,要求和督促承包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督促承包商严格按设计文件、规范标准和程序施工。

参考文献

[1]GB50052-95.建设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上一篇:探讨市政工程深基坑综合降水技术 下一篇:关于路桥施工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