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质量

时间:2022-10-01 07:01:57

护航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培养领悟祖国文化魅力、建设个人语言文化家园并能与时代文化交互共鸣的生命个体打基础。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学生们诵读一定数量的经典,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接触一定数量的当代优秀作品,从而贮存一定的语言和思想资源,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我对有效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策略的几点思考:

一、教给阅读方法,促成阅读习惯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

统一制订读书计划,早中晚各安排一段时间,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计划的规定,并长期坚持下去。另外,告诉学生,早晨是一天中读书的黄金时间,头脑最清醒,可以安排背诵、复述任务,晚上一般较疲劳,可以阅读些较轻松有趣的书籍。

2.掌握读书的一般程序

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

3.领悟读书要求

(1)要“眼到、心到、手到”;(2)要不懂就问,善于思考;(3)要和“说话”“作文”紧密结合;(4)要持之以恒。

4.融合多种读书方法

(1)选读法;(2)精读法;(3)速读法;(4)摘录批注法……

二、参与阅读过程,关注阅读效果

1.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在实际阅读中,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利用课外阅读指导,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赏析精彩章节,为学生阅读经典提供帮助。教师除了指导之外,还应和学生一起在班级张贴作品的插图,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摘抄作品中的名言警句等,让学生感觉自己的阅读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本、与教师相通的。

2.引导学生“读懂”

课外阅读,首要的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书,潜心会文本,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一部名著在读第一遍的时候有的学生只求速度,不讲效率,读了一问三不知。有的学生觉得读得太吃力了,没兴趣。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一些有效的手段去鼓励学生,让他们自主读下去。《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哪三个国家?分别由谁来管辖?你还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以上的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分布在整本书中,只要学生认真读过书,就基本能完成。由于学生一向争强好胜,都想表现自己,为了知道这些答案,就会努力去读,直到把它读懂,收到的效果很不错。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课外阅读这方热土就一定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上一篇:为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而读书 下一篇:小学隐性道德教育课程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