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10-01 03:13:10

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

【摘要】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已严重落后于其他方面。从农田水利建设的原因,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以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简要论述了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思考

今年我国华北平原出现少有的旱情,可以这样说,整个暑期根本就没下过什么雨。众所周知,华北平原是我国夏粮生产基地,农作物受旱是必然的。就拿玉米这个农作物来说吧,去年华北平原有好多地方玉米就没浇过一次,因为去年雨水多,玉米长势良好,一直到收割都不用人工浇地了。而今年就相差的多,大部分的玉米浇了二次,有的甚至浇了三次,还有点旱,这是对能用地下水浇灌的地区来说的。像靠近华北平原的山区的山地,因为不下雨,有的地方玉米就欠收了。看到这种情况,我不得不思考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环境影响了气候,现在的极端天气现象增多了,不是冰冻自然灾害,就是大风暴雨,再不就是干旱少雨的情况多了起来,这对农业生产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丰收。在农业发展上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应对恶劣的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已经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了。现就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大家思考。

一、农田水利建设势在必行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加大了在农业上的投入力度,出台了许多的惠民政策。从免征农业税,免收公粮到每年给种地农户发放政府补贴,还有购置农用机械设备(如小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旋耕机等)的大户,政府给予相应的优惠等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在农业上的投入加大了。但是我们知道其实水利建设才是农业发展上重中之重。农田水利建设已经到了急需改建的地步了,就拿现在农村的农田灌溉来说吧,整个的华北平原都用的是地下水灌溉,但是地下水的水位一直在下降,我知道许多的浇地用的机井已从原来的100米到300米,有的地方甚至在打600米的深井,地下水位的下降,地下水的短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建设已到了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农业生产了。

在我国我们已经喊了好多年了,农业要实现机械化,现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势头比较快,小麦从原来的人工收割到半机械化收割,现已完全实现了机械化收割;但是作为夏粮的的一大基础的玉米的收割仍处在半人工半机械化的地步,可喜的是今年玉米收割机也出现了,玉米收割机的出现替代了人工的收割。农业机械化可以说是基本实现了。但是还有一个重头农田水利建设,它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多少年了我们的农业还处在最原始的人工灌溉的状态,有的半山区是靠天吃饭的,天不下雨基本上就绝收了。而且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明显落后,一旦发生特大旱情势必导致农业收成减产甚至绝收。所以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上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势在必行。

二、农田水利建设跟不上时展

农村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土地及其辅助器具都包干到户了,农村的基层组织基本上成了摆设,农村党支部,甚至乡镇政府也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土地都到了农民手里,生产成了农民自己的事情,像农田灌溉这样的事都成了农户自己的事情了,理所应当的机井及泵、电机这样的用具都是农户自筹自买,而且农村原有的水利设施普遍存在老化失修、设备破损、效率降低严重等现实问题。在使用时这些用具一旦发生故障、维修等问题也是农户自筹资金去进行修复。像现在地球环境污染严重,甚至有的地方闹起了水荒,水资源这样缺乏,在农业灌溉上应提倡节约用水,要利用新型的灌溉方式,但这些改造的费用较高,也没有人组织进行,致使现在在农业机械化上农田灌溉要比其他方面落后很多,仍处在最原始的人工浇地状态,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型灌区主要建筑工程中损坏率近40%,在边缘农村中及山区中小型灌区干支渠完好率只有50%,配套率不足70%。

发展农业现代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都还只是一句口号,农田水利建设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农业现代化呢?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投入严重不足,远远落后于现实需求。一些地方既使农民有改革创新的意识,有发展新型灌溉的想法,但由于资金的原因、投入后短期内效益不明显、有一定的风险等原因使一些的农民只是有这个想法,但从没有付诸实施。致使农田水利灌溉明显落后于农业生产的其他方面。既使有些地方新建了一些小型的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工程技术落后、设计标准不符合要求,就是建成了也是豆腐渣工程,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可见,农田水利建设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

像农田水利建设这样的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该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而不是农业现代化的附属物。政府是该类工程建设的主体,在农田水利建设的项目中政府应起主导的作用,应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其受益者不仅仅是农民和农业,而是整个社会。

第一要做好长期的规划,针对不同的地区区别对待,在平原地区、山区和半山区及坝区建成相应的农田节水示范灌溉区,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让大部分农民感受到农田水利建设带来的好处,带动广大的农民积极参与进来,带动农民的热情,这是一个前提。

第二是资金的投入。农田水利建设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它的资金投入很大,涉及到管网的铺设,管路的设计等许多方面的工作,这个工程可以先由政府出资建成示范园区,而后,可由政府出面引导,社会上出一部分资金,农民出一部分资金或是经营性的农民出资共同修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局面。

第三是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后基础设施应由经营者负责建设和管理和维护,具体到每一户应由农户自行管理和维护。

总之,农田水利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是农田水利建设又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粮食供给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没有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要积极发展社会多方面的力量,营造全社会参与建设的氛围,使农田水利建设早日成为现实。

上一篇:论市场先导下传统媒体“立体传播”的四大关键... 下一篇:贸易便利化背景下中韩通关便利化合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