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旧路改造中质量控制措施

时间:2022-10-01 03:02:12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中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城市建设与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水平与城市建设与改造息息相关。因此,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市政道路改造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认真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探索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旧路改造;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中的车辆日益增多,交通压力愈发变大,同时人们对城市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市政道路的旧路改造。为了切实保障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质量、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降低道路维护给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当重视控制好施工质量,分析市政道路旧路改造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并且探索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本文主要探究市政道路旧路改造中质量控制措施。下图为某地区的市政道路。

一、我国现阶段市政道路旧路改造中常见的问题

我国在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市政道路旧路的改造,因为城市的交通状况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良好的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在具体的市政道路旧路改造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新旧路基结合的地方有滑坡、失稳、不均匀沉降的情况,新增加的涵洞通道的台背处理不恰当,施工单位管理过于粗放等等。这些问题都会旧路改造的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一)新旧路基结合的位置出现不均匀沉降

通常,市政道路的旧路使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旧路受到荷载,或多或少的都会发生变形。对于旧路改造的部分来说,这种变形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而是会经历一段时间后才会发生,于是,新旧路基结合的地方就会出现不均匀沉降。

(二)新旧路基结合部位发生滑坡、失稳

地质地形的变化以及人为因素都有可能使新旧路基结合的地方发生滑坡、失稳的情况。引起滑坡、失稳现象发生的地质地形方面的原因为:旧地基本来就存在软弱夹层,对旧地基进行改造加宽之后,新路基受自重作用的影响致使软弱夹层发生滑动,造成新旧路基错。引起滑坡、失稳现象发生的人为方面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例如,在新旧路基结合的位置,施工人员没有遵循设计方案开挖台阶。

(三)新增加的涵洞通道的台背处理不恰当

在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中,施工单位常常会开挖旧路基,之后增设涵洞通道。可是,台背处的一侧是之前已固定好的旧路基,另外一侧是强度很大的涵洞结构物,这种情况下,新填台背位置可能会出现不均匀沉降,致使发生桥头跳车的状况。

(四)施工单位管理粗放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施工单位关注施工设计、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具体施工、工程竣工验收等各个方面,控制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施工单位存在管理粗放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制度和体系不完善,施工之前材料机械设备的准备工作不到位、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期忽视施工质量、施工现场监控不到位、工程竣工后不重视养护管理等。下图为某地区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现场。

二、市政道路旧路改造中质量控制的对策

(一)清除已经被破坏的旧路路面结构,加强旧路补强

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具体要求,分情况清除已经损坏的旧路路面结构,同时还要重视旧路补强工作。

1.原路面损坏较轻的旧路路面

如果原路面损坏不严重,可以用铣刨机铣刨旧路面,但是要注意确保厚度,在厚度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务必清除干净铣刨之后的残留物。对于使用铣刨机不能清理干净的残留物,要通过人工铲除的方式进行清理,尽最大努力清理旧路路面结构,新结构层与旧结构层之间不要留下旧路面夹层,从而降低新路面由于推移而发生破坏的可能性。

2.原路面损坏较重的旧路路面

对于损坏严重的路段,首先要彻底铲除旧的结构层,之后对旧路面结构层进行翻新。此外,施工单位还要压实下部的路基,还要做好路面结构层和附近各个部位的衔接。

3.重新规划新的路面结构

旧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温度以及重型荷载对旧路面板造成了特别大的影响,并且旧路面板有接缝和不同程度的裂缝,还存在断板、脱空、错台、啃边等各种破坏现象,对于这些现象,施工单位要进行彻底的处理,处理好之后重新规划新的路面结构,制定完善的改造方案。

4.加强旧路补强工作

上面几项工作完成后铺设新路面结构层前,施工单位要认真检查路面的具体情况,要对旧路面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裂缝做补强处理。为了减小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增加道路的使用年限,可以在原有的沥青路面和补强层中间设置能够浸透沥青的土工布,施工单位在铺设土工布时要注意遵循施工规范,确保平整没有皱褶,不然新路面会形成新裂缝。

(二)控制好各个路面结构层的质量

严格控制不同路面结构层的质量是提高整个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质量的关键。市政道路旧路改造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道路的平整性、压实性、宽度;新道路与就道路之间、新道路与旧道路上下结构层之间、新路面不同结构层之间的结合是否密切,控制好施工时的横缝和纵缝。除此之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

1.选用质量上乘的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质量决定新路面结构层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能否做好原材料的把关工作至关重要。所以,施工单位在选择集料时,必须遵循有关的技术规范要求,通常应选择嵌挤作用和耐磨性能好、表面不细腻而是较为粗糙、石质较为坚硬、与沥青有很好的粘附性的集料。在路面结构层中,集料发挥整体骨架的作用,能够有效抵抗路面变形。此外,集料自身具备的强度、棱角性和它的级配对路面的强度、高温以及水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方便混凝土和矿粉的混合,施工单位还要注意选择干净、干燥、没有杂质的矿粉。综上所述,施工单位选择原材料时不能违背相关的规定。

2.做好混合料的级配工作

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抗裂性、耐久性和路面的表面特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施工单位要在分析气候条件和交通状况的前提下,尽可能确保沥青混合料不同性能的平衡,优化配比,合理设计混合料的配比。另外,防止水破坏要格外关注路面结构的耐久性以及水稳定性,要控制好路面的抗渗性,可以通过使用改性沥青、添加抗剥落剂、在矿粉中加入适量的水泥等方式来抵抗剥离,进而增强材料的水稳定性。施工人员选择掺和水泥的时候,要掌控施工时的掺和剂量。除此之外,在选择级配范围的时候,要按照最大密度的规定,这样做能够增强材料的抗渗性。

3.提高施工质量

全面衡量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各种因素,为了避免因为车载太重导致的路基破坏现象,施工单位开展水稳碎石的时候,要在确保铺筑好水稳碎石基层形成一定强度的条件下再进行路面施工。

施工单位要遵循综合管理的质量要求开展各个工序的施工,施工时,施工单位要成立专门的监察小组来管理所有工序的质量。为了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施工单位还要形成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明确管理目标,划分各个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责任,从而确保施工过程的所有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下表为某市政道路工程验收规范表格。

具体来说,要重点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证高标准的完成沥青拌合料的拌合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增大马歇尔试验频率,掌握好混合料的稳定性、油石配合比、流值指标等各个要素。

第二,透层油以及黏层油的洒布要科学合理。各层在摊铺之前,务必保证顶面的干净整洁。施工单位使用洒布车进行沥青喷洒的时候,车速不宜过快,喷洒量要适中,避免流淌,保证均匀喷洒。

第三,施工单位在摊铺混合料的过程中,尽量确保连续摊铺,连续摊铺可以使路面平整;施工单位还要认真对待接缝施工。市政道路旧路改造中出现的各种施工缝,常常会因为压实不够而产生裂缝、松散等情况,使得新路面的平整性和耐久性下降,施工时要格外注意。为了保证新路面良好的密实性以及平整程度,施工单位还要控制好碾压的质量,保证碾压的效果,可以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多次反复碾压。

结语: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指施工单位修复被损坏的道路或改建老化的道路。市政道路的旧路改造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市政道路旧路改造不仅仅能够改善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工作,施工单位要保证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做好路面设计工作、完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从整体上控制好施工质量,提高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刘磊.论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2(08)

[2]李玉生,何明成.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公路,2009(08)

[3]刘福海.浅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

上一篇: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生物多样性在园林应用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