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霍国家高速公路乌苏至赛里木湖段一级改高速公路四台长大纵坡路段改建方案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10-01 02:32:03

关于连霍国家高速公路乌苏至赛里木湖段一级改高速公路四台长大纵坡路段改建方案的几点体会

摘 要:连霍高速公路为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一条重要的东西向大通道,对于连通欧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承担的设计段为连霍国家高速公路乌苏至赛里木湖段一级改高速公路工程中的一段,起点始于博乐岔口,终点位于赛里木湖。本设计段的难点为四台前后的长大纵坡路段(简称“四台大坡”),路段中设置有连续33km的下坡路段,平均纵坡为3.3%,大型、恶通事故多发。本文主要针对路段中事故产生原因、公路线形指标等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改建方案。

关键词:连霍国家高速公路;改建;四台;长大纵坡;

我院承担的设计段根据路基宽度及交通流向分为几个不同的段落,其中包括整体式路基段落(K494+700~K502+450,7.75 km),分离式路基段落(K502+450~K510+500,8.05 km),上行线路段(SK510+500- SK552+462.303,41.962km),下行线路段(XK510+500~ XK559+378.764,48.879km)。本设计段的重点为四台前后的长大纵坡路段(简称“四台大坡”),“四台大坡”段是在原有二级道路上改建为一级公路的。受相对高差控制,改建时,将原有二级公路作为上行线使用,另外展线新辟了下行线。下行线纵面设置有连续33km的下坡路段,平均纵坡为3.3%。从道路使用的效果看,上行线虽然纵坡更大(其中有19公里平均纵坡5.03%),但不致于发生安全事故。而下行线由于是长大下坡,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特别是大型货车的恶性事故。

设计阶段的重点就是要首先对现场重点路段的进行调查研究,同时针对“工可报告”中提出的推荐方案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比选方案。本文编写的思路是针对“工可报告”中提出的方案进行详细研究,肯定工可研究成果的同时,尽可能的发掘工可中的不足和疏漏,并在设计阶段将这些疏漏解决或完善,最终更好的完成设计阶段的任务,从而达到预期的改建目标。

1、“工可报告”关于“四台”的研究成果

“四台大坡”段上行线中有连续大于3%上坡路段19km,平均纵坡为5.03%,最大纵坡5.95%。“四台大坡”段下行线有连续下坡33km,平均纵坡3.3%。现有道路投入运营后,下行线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管理部门增设了避险车道15处、警告标志、强制性刹车检测站(2处)等设施,使交通事故率得到一定的控制。而上行线因纵坡大而影响大型车辆的运行速度。

上行线在实际运营中,由于大型货车的爬坡能力有限,在远景交通量增大时会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下行线在实际运营中经常发生恶通事故,增加了必要的安全设施后,使恶通事故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2、对工可报告中改建方案的总体评价

“工可报告”中对“四台大坡”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基于充分利用旧路的改建方案,并配以大量的安全措施进行本路段的安全控制,但由于“四台大坡”的“先天条件”不足,仅仅通过对既有安全设施改造补充以达到对于整个路段安全的改造目的是远远不够的。

“工可报告”存在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缺少车型比例的相关预测资料;对于旧路的交通状况、事故路段等资料调查不足;一级改高速,只定位在原路基上改建,缺乏较大范围的路线方案比较;交通设施相对不完善。

3、对于初设方案的总体评价

工可报告中对于四台大坡路段进行了一定的调研和分析,同时拟定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但是作为设计阶段,尤其是“四台大坡”这一“瓶颈”路段,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比选方案和较好的改建方案,只是单凭通过沿线安全设施来控制安全问题,这对于本项目改造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是相差甚远的,远期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这种只治标不治本的改建模式,势必会暴露出潜在的危险,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对于“四台大坡”路段的改建方案必须予以关注和重视,想方设法的通过一次性的成功改建,避免远期潜在的无法预料的损失。

下面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工可报告中提出的方案和我院提出的设计阶段建议的方案作出对比分析,希望得到最适合的改建方案。

1)工程改建方案

工可报告中对于 “四台大坡”段主要提出如下改建方案:

①维持旧路平面及纵断面线形不变,基本利用旧路构造物,重新加铺路面结构;上行线增加爬坡车道,下行线在既有避险车道的基础上进行避险车道的改造并根据路段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避险车道。

②完善全线的交通安全设施。

我院建议初步设计阶段采用的方案:

①上行线维持旧路线形指标不变,全线增加爬坡车道,即将原二车道断面变成三车道断面,将最右侧车道定位爬坡专用道,同时适当间距增加紧急停车带。下行线采用新建方案,路基宽度采用12.25m,双车到设计。新建段落起点与既有下行线K509+000对应,终点与K544+000对应,新建路段长度约为43.461公里。

②完善全线的交通安全设施,保证全线安保的“无缝”设计。

通过上述对比可知,我院推荐采用的改建方案不但可以有效的保证连霍高速新疆段的整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可以大大的降低事故发生的隐患,通过一次改建,达到远期无忧的效果。

1)沿线安全设施

工可报告中建议采用的安全设施基本合理,但对于“四台大坡”这种“先天不足”路段,单凭安全设施的控制是不够,只有解决“本质”上的问题,改变长大下坡,配合较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真正发挥安全设施的真正功效。

2)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的改善

通过对于旧路上行线增加专用爬坡车道、下行线开辟新线改变平均纵坡的方式,不但可以有效的保证了行车安全,同时充分的保证了整个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而保证了整个连霍高速公路的整体通畅和高效运营,这对于连霍高速实现全线高标准,打造欧亚大通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工程投资

经过对“四台大坡”路段的投资分析,原工可改建方案对应的投资总金额约为3.975亿元,相反,经过将上行线改造为三车道、新建下行线同时完善全线的安全设施,这种方案较对应的总投资为10.225亿元(其中新建下行线投资约5.808亿元),投资增加了6.25亿元。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公路建设项目中的新工艺、新方法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路人正在实现着一个又一个公路建设壮举。但对于像“四台大坡”这种特殊地形、地质及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交通状况,我们仍然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因此,真正保证连霍高速公路的全线高速运营,又能经济合理的解决“四台”的瓶颈问题,是我们今后工作中重点研究的方向。本文是笔者在项目设计中总结和整理的微小经验成果,尚有不足和欠缺之处,今后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研究弥补,并使之逐渐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军. 公路线形连续性设计方法的研究[D]长安大学, 2003 .

[2] 李孟绪. 山区高速公路长陡纵坡设计理念及案例分析[J]. 交通标准化, 2008, (09) .

[3] 邹贤文.山区高速公路长大连续纵坡运行车速连续性研究[D]. 湖南大学,2008,(09)

[4] 史小丽. 基于交通安全的西部公路线形设计标准研究[D]长安大学, 2005 .

[5] 闫莹. 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线形指标对驾驶员心理生理影响的研究[D]长安大学, 2006 .

[6] 杜博英,方守恩,迟爽. 货车制动在公路长大下坡安全研究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 (04) .

上一篇:简述建筑施工企业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管理 下一篇:探析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