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苹果第一镇

时间:2022-10-01 12:08:17

走近苹果第一镇

早就知道观水镇的苹果最好吃,也知道观水镇早在2007年就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了“中国苹果第一镇”的称号。所以,我一直认为,咀嚼观水的苹果,是一种最美的享受。单位曾有个同事婆家是观水的,哪个村子不记得了,只记得他们那儿的苹果,无论是色泽还是口感都令人回味无穷。每年的金秋时节,我们都会怂恿她多回去看看公公婆婆,嘿嘿,目的自然是她回来时的顺带品――苹果,那口味呀,不夸张地说,真是没有比它再好吃的了。可惜的是,因同事的离职,三四年了,除了在梦中,就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脆脆甜甜的苹果了。

呵呵,真是有福不用忙啊,这次牟平区作家协会组织人员前去观水采风,咱也有机会搭上了顺风车,这下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一睹苹果之乡的风采了,心里那个激动啊就别提了,这车还在路上呢,心早就飞过去了。

此时,正是苹果成熟的好时节,处处弥漫着清新自然的淡淡果香。而道路两旁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果园里,红彤彤的果实挂满了枝头,一个个都是那么光滑圆润,颤悠悠地依附在枝杈上引诱着过往的路人,如果不是在行驶的车里,我还真有可能去跟它们来个亲密的接触。说来也怪,自进入观水境地,一路行来,车来车往中,竟都是清一色的苹果运输车,满载着果实满载着希望,而车主们也都是满面的阳光,看不到一丁点儿的疲惫神情。再看道路两旁,一个接一个的露天收购点,让人叹为观止,且每个收购点前都是一片忙碌拥挤的景象。我们一路被苹果车队簇拥着走走停停,却没有半点的不耐烦,我们欣赏着这片繁荣,感叹着老乡的勤劳,喜悦着他们的喜悦……

车终于真正停下了,停在了一个叫“虎龙头”的地方。虎龙头是个拥有三百多人的小村庄,据说这里的苹果是观水之最,可环顾四周,真的不敢相信,看起来交通和水利条件都不便利的山坡上竟能结出如此的硕果,这,真的是个谜。不猜了,还是听听这儿的主人怎么说吧。

接待我们的是虎龙头村的村委会主任,他热情地招呼我们:这漫山的苹果请你们随意地采摘,放量地吃,中意哪个就摘哪个。哈哈,那就不客气了,转首立马就看到个又红又大的,凑前闻了闻,好香的味道――沁人心脾。伸手刚要摘却又有些不忍,算了,反正这么大的个头摘下也吃不完,回手摘下了旁边一个略小的,竟然忘了擦两把就直接送进了口中。哇,久违了的感觉又回来了,忍不住就赞出了口。那主任听了赞美不无自豪地向我们介绍道:“这里的苹果之所以口感好,是因为这里具备着特殊的地理环境。”他一边说一边指着四周的坡地,“你们看,这山坡海拔高达四五百米,所以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特充足。再是这里的沙质土壤又有利于果树根部的延展呼吸,树根可伸展数十米远,因而不仅可吸收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且还耐干旱。还有灌溉用的水都是这山上的自然泉水……”噢,原来,高海拔的沙质土壤和山上的自然泉水,是这里的优势,而合理的操作和量身制作的果树专用肥更是锦上添花。

正在这片园子里忙活的园主人,是个身板硬朗的老人家,60多岁了,还跟年轻人一样地劳作着。趁着主任说话的间隙,他抢着告诉我们:“我这片园子里的果实,真不是吹的,都是个顶个的好口感,皮薄,甜脆,汁儿多,不信,你们随便尝。”边说边引我们到树下去采摘……多热情的老人,多淳朴的情感!负责人跟我们介绍说:别看老人这么大年纪了,村里引进什么新技术,他总是最先接受并使用,自己管理着五六亩的果园,每年的收入都是十万元左右,是我们村勤劳致富的领头雁。是啊,多么让人敬佩的老人家!真的希望虎龙头的人们在这睿智的领头雁的引领下,飞得更远,更高!

带着满怀的祝愿与不舍,我们离开了虎龙头,去参加观水镇政府举办的第一届果王大赛。大赛在镇政府大院内举行,现场出人意料地冷清,除了两排四十箱参赛的作品,就是十几位评委和工作人员来来往往地忙碌着,就连围观的群众也没有几个人。主持此次大赛的李书记似乎看出了我们的疑惑,向我们解释说,现在正是下果最忙的时候,参评的果农们几乎都在山上忙活,没有时间来现场,等大赛出来结果,分别通知他们就行了。真是别具一格的赛事,看似很简单其实却很隆重……

虽然没有几个观众,可大赛却依然在李书记的主持下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看大赛的相关规则,还真的有些严谨,而奖品也够丰厚。看着那一箱箱诱人的果中“秀才”,真的让人动容,这些可都是极品中的极品啊,在我看来,它们都可称之为果王。诚如主持人说的,这些参赛作品都是极品,难分高下,之所以举办这个大赛,就是为了促进果农们种果的积极性,使观水苹果的质量更上一层楼,果农们的收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普普通通的人们,这朴朴实实的话语,这实实在在的做法,无不体现出党的富民政策给这方土地带来的变化,给这里的人们带来的富裕。面对这淳朴的乡情民风,面对这丰收的繁荣,我们感动着,也祝愿着,祝愿这“中国苹果第一镇”的人们生活更加美好。相信下次再来的时候,一定可以品尝到更加脆甜的果中之王。

上一篇:奢侈品的手工回归 下一篇:我的第一眼“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