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迟退休年龄评价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2-09-30 09:37:50

关于推迟退休年龄评价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医疗技术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给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带来沉重的压力,因而是否应该调整退休年龄也成为目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我国应该提高退休年龄,但是,推延退休也面临一些矛盾。该文对正反两方面观点分别进行归纳梳理。

关键词:退休年龄;文献综述

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合理与否之所以受到了广大的关注,不仅仅因为退休年龄的调整关系到老年人个体的工作年限、年轻一代人的养老负担,也关系到整个养老保险的收支平衡,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分配、储蓄行为,以及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等。现行的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源于1951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经过近60年的发展,依据当时国情制定的退休年龄是否在当下依旧适用;尤其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是否应该固守传统的退休年龄,这一直是理论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争论的热点。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反思与探索。

一、赞同延迟退休年龄的观点

(一)从人口预期寿命角度

作为影响退休年龄的因素之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那么,退休年龄也应当做出相应的改变。李珍指出50年代规定的退休年龄在当时是合适的,但是在人口预期寿命提高20岁的时候,这一规定就不适合了。在五十年代初,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女性为42.3岁,男性为40岁。但是,根据200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的平均人口预期寿命女性和男性的分别增长到了73.33岁和69.63岁。而退休年龄并没有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而变化,这是不合理的。朱棱则在区分年代年龄和生理年龄的同时,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健康条件下,老年人的生理年龄小于年代年龄,老年人会“身强体壮、宏图大展”,不同于过去的“老态龙钟”。所以在制定退休年龄时,不应以年代年龄为依据,而应以生理年龄为标准。林义也指出在人均预期寿命提高的背景下,余寿的延长为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了客观基础。

(二)从基金收支平衡角度

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会导致我国原本不富裕的养老基金在未来面临着巨大的支付压力。何平认为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十分脆弱,面临着严重的基金财务危机。未来20年间,养老金缺口累计高达2.8万亿元。而通过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到65岁或67岁,可以对基金起到明显的增收减支功效。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以减支160亿元,增收40亿元,缓解基金缺口达200亿元。

(三)从企业负担角度

柳瑞清、苗红军指出中国当前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缴费率已经很高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为20%左右。这个缴费率大大的超过了美国(7.65%)、德国(9.25%)和日本(6.2%)等国家的企业缴费率。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靠低价占据国际竞争优势的贸易大国,这样的缴费率必定会使企业的缴费负担过重,影响了国际竞争力。

(四)从人力资源角度

近些年来,我国逐渐开始摆脱资金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而是开始转向高层次人力资源带动经济进步的模式。老年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所掌握到的经验与技术是一笔无形的巨大财富,我们应该将这笔财富有效地利用起来。张雄认为已经工作多年的老年劳动者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在身。劳动参与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国的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状况。而我国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被低估,说明了他们的劳动意愿没有被表现出来,也就意味着老年人的人力资本存在浪费的可能。

二、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观点

(一)从就业角度

即使在存在着沉重的城市退休金压力和老年人力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问题,反对延迟退休这一派依旧认为增加青壮年就业和提高经济效率更应该被政府优先考虑。原新、万能认为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依旧会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在2011年劳动力数量达到9.3亿的峰值之后,虽然新增劳动力数量会逐渐递减,但是在2020年劳动力数量依旧保持在9.2亿的巨大规模。的不良影响。所以,也就不存在着为了减轻职工负担而延迟退休年龄一说了。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都不会出现类似OECD国家劳动力供给不足和严重老龄化并存的状况,相反,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的态势将会一直延续下去。所以对于普遍延迟退休年龄要更加谨慎的考虑,现在贸然执行必定会从总体上对就业造成巨大的压力。

(二)从劳动力资源角度

高庆波通过对OECD经合组织组织国家的退休年龄变动进行了整理,指出延迟退休年龄的国家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退休年龄保持不变,甚至还有部分国家的退休年龄出现了缩短,如瑞典、挪威和爱尔兰。并且中国与美、日等高收入国家在受教育程度、人均寿命及工作条件等方面有相当的差距,不应盲目的提高退休年龄。姜向群、陈艳就指出我国的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并不高,同时工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企业继续雇佣老年人会使得生产成本的上升。这样不仅不利于老年劳动力资源的利用,还会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当然对于有特殊贡献能力的老年人才应该给予继续发挥才能的空间。

上一篇:大通县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治理成效与做法 下一篇:浅议强化应收账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