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手术患者难置性胃管的置入方法

时间:2022-09-30 09:24:55

颅脑手术患者难置性胃管的置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9-0083-02

颅脑手术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多伴有意识障碍、昏迷,不能自主吞咽,往往需要留置胃管给予鼻饲给药及营养。患者因有吞咽功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喉头水肿,插胃管时胃管容易盘绕在口腔中,而反复插管又会使咽喉粘膜受损伤,增加患者的痛苦,且更不易成功。笔者在临床实际操作中,采用一次性经气管插管辅助胃管插入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颅脑手术后患者需插胃管者80例,年龄25~70岁。以Glasgow昏迷评分法确定昏迷程度。排除标准:心功能Ⅲ级以上,严重心电图异常,鼻咽部疾病,凝血功能异常。80例患者均按常规及昏迷患者鼻饲法给予胃管插入,40例患者一次性顺利插管成功,另外40例患者插管失败。

1.2方法 将40例插管失败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继续按照传统插胃管法给予胃管插入;B组20例采用一次性经气管插管辅助胃管插入法。B组的具体操作:备齐用物(16号胃管、6.5号一次性气管插管、石蜡油棉球、手套、胶布、20ml注射器)至床旁,站于病人右侧,用石蜡油棉球涂于气管插管前2/3,右手持气管插管插入鼻孔,即使之与鼻纵线垂直沿鼻底经总鼻道出鼻后孔,继续使气管插管前进并慢慢向后旋转180°,也就是使气管插管的自然弯曲朝向咽喉壁,左手固定气管插管,右手持涂有石蜡油的胃管插入气管导管,至14~16cm处即到达咽喉壁处,将病人头稍向后抬起,继续插入胃管使之缓缓穿出气管插管口沿咽喉壁至45~60cm处,常规验证胃管在胃中,胶布固定于鼻翼。

1.3结果 按照传统插胃管法的A组20例中,插管成功5例,失败15例。按照一次性经气管插管辅助胃管插入法的B组20例中,插管成功19例,失败1例。

2 讨论

外科颅脑手术后病人的胃管插入一直是困扰医护人员的一大难题,往往因为难置入胃管而无法鼻饲给药和补给每日所需营养。我们经过仔细摸索和临床试验,发现经气管插管辅助胃管插入是一种简便易行且成功率高的方法。在应用中应注意:(1)为防止插管困难和鼻粘膜损伤,应尽量选用细的气管导管,成年病人选用ID 6.5导管,既能避免损伤鼻粘膜,又可使插入过程顺利。胃管以选择14~16号为宜,并要涂石蜡油,使其能较容易穿过气管导管。插管过程中的操作应轻柔,避免用力过大。一旦发生鼻粘膜损伤、出血,应以无菌油纱条填塞。尽量选择右侧鼻孔插管,使导管斜口正对鼻中隔,以减少对鼻甲的损伤。(2)气管导管穿过后鼻孔后,一定要将气管导管旋转180°后再向前推进,因为气管导管本身存在弯曲度,可使其向后方弯曲而紧贴咽后壁,胃管在咽喉壁穿出气管导管口时,进入食管的可能性才大,才不会误入气管。为确保安全,插入胃管后,应确认胃管是否已置入胃内,以回抽到胃液或注气后剑突下有气过水声作为确认标准。切记:(1)不能单凭病人有无咳嗽及呛咳来判定胃管误插入气管。(2)确认前,严禁向胃管内注入水或食物。

经气管插管辅助胃管插入法易于掌握,大大提高了颅脑手术患者难置性胃管插入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上一篇:外来医疗器械清洗灭菌的难点及对策 下一篇:慢性硬膜下血肿72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