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式护岸基础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时间:2022-09-30 09:07:15

直立式护岸基础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摘要:直立式护岸是依靠与岸壁构筑物底面直接接触的基槽的可靠承载力来维护整体护岸的安全使用。因此,基槽是直立式护岸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施工质量控制的不好,容易引起沉箱安装后移位以及沉降过大等质量问题。本人根据翔安南部欧厝造地工程中直立式护岸的施工经验, 总结护岸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要点。

关键词: 直立式护岸; 基础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U61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与特点

厦门市翔安南部欧厝地块盐田废改项目(游艇产业基地)造地工程,位于新店镇欧厝村东侧,海域地质较好,基槽区域表层覆盖有较薄的淤泥层,下卧层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残积粘性土层。

工程主要目标是利用现有前沿线海堤内侧废弃盐田基地及其堤外滩涂条件填筑造地,在现状海堤外侧重建护岸,形成护岸长度1556m,其中弧线段1062m,直线段494m。新护岸线内侧场地采用吹填造地方式,完成造地面积96.8公顷。

本工程护岸施工除了有其他护岸工程的施工特点外,还有其特有的施工重点及难点。首先,弧线段护岸如何保证测量精度,是测量工作的难点。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形量难预测,也给测量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其次,护岸基槽挖泥区粉质粘土和残积砂质粘性土土质硬、滩涂表面高程高,基槽开挖存在一定的施工难度,如何保证护岸基槽开挖及吹填作业的进度,也是本工程的难点;再次,由于护岸内侧采用吹填造地,泥浆回流加上潮水影响,导致护岸基础回淤速度快,给基础施工造成严重困扰,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基础施工作业困难,没处理好将影响整个基础的稳定性。

图1 护岸平面布置图(B1-B13为吹填区域)

2、基础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

直立式护岸基础施工时先开挖基槽,再基床抛石与基床夯实,然后进行基床整平。为了确保护岸质量,保证工期,每道工序必须严把质量关,并根据工程施工重点与难点,采取相应措施。

图2 护岸断面图

2.1、基槽开挖

设计要求:基槽底标高-6.50m,顶标高为-4.50m。淤泥层开挖边坡1:4,下卧层粉质粘土开挖边坡1:2。基槽是重力式护岸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要按设计要求开挖,开挖的边坡不应陡于设计边坡。

2.1.1 测量控制

护岸挖泥采用实时动态GPS定位法控制挖泥船位,同时在滩涂上设立横纵控制桩和整数桩协助并校核挖泥的定位。挖泥过程的基槽底标高以水砣测深法控制,施工前在基槽周边或现场航标塔旁边设立水尺,以便确定施工水位。

2.1.2 施工方法

鉴于护岸基槽挖泥区土质硬、滩涂表面高程高的实际困难情况,护岸基槽开挖施工采用3道工艺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首先,趁低潮位的时间组织挖机对基槽位置的土层进行挖松,然后绞吸船趁涨潮的时间把挖松的土层吹填到陆上吹填区,待以上作业施工有一段长度后,再用抓斗式挖泥船把-4.5m到-6.5m基槽土层挖出,形成护岸基槽。

图3 基槽开挖施工方法

2.1.3 质量控制要点

应勤对标,加强对水深的测探与水尺观察,防止漏挖、少挖、多挖。

开挖的边坡不应陡于设计边坡,每边超宽应不大于1.5m,翔安欧厝造地工程基槽开挖按每边超宽1.0m控制。

当基槽挖至设计标高时,断面符合设计要求后及时组织检查验收,并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2、基床抛石

基床抛石前应对已验收基床进行复测,如有回淤超过30cm时,应采用潜吸式清淤泵配合泥驳进行清淤直到验收通过。每段基槽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基床抛石。抛石采用分层抛填,采用定位船对标定位方法。

2.2.1 测量控制

基床抛石采用定位船定位法,抛石船垂直于基床轴线驻位,在水上和临时护岸设置抛石基床纵向边导标,在后方陆地上设置抛石基床分段导标,通过纵横两方向的导标来定位每施工段基床抛石的坡底、坡顶边线和分段位置。标高控制采用水砣测深法。

2.2.2 施工顺序

基床抛石的顺序应与基槽开挖和基床夯实紧密衔接,抛石时粗抛与细抛相结合,顶层顶面以下0.5~0.8m范围内为细抛,其余为粗抛。

2.2.3 质量控制要点

抛石前认真检查基床尺寸有无变化以及回淤情况,如有变化,应采用潜吸式清淤泵配合泥驳进行清淤直到验收通过。

勤对标勤测水深,防止漏抛或超抛。

基床的顶宽不得小于设计宽度,顶面高程宁低勿高,不得超过施工规定的标高。

2.3基床夯实

为防止基床局部隆起或漏夯,我们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纵横向相邻接压半夯,每点一锤,分初、复夯各一遍,一遍四夯次(见下图),夯击遍数由试夯确定。 基床夯实范围按沉箱底宽两边各加宽1m。分段夯实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m。夯实方法是采用起重设备吊重锤,按一定的规则和指标要求进行夯实。

图4 基床夯实示意图

2.3.1 测量控制

基床打夯采用打夯船纵、横标对标法。纵、横标的布置可利用抛石纵、横标。

2.3.2 施工顺序

夯实顺序与基床抛石的顺序相同。基床夯实分层进行,基床抛石与夯实成流水作业。

2.3.3 质量控制要点

分段打夯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m,夯实前应对局部高差大于30cm的基床顶面适当整平,基床的夯实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夯实后补抛块石的面积大于1/3沉箱底面积,且厚度普遍大于0.5米时,应补抛、补夯处理。

基床夯实完成后,会同现场工程师尽快验收进行基床整平,防止淤泥沉积。

2.4、基床整平

整平采用“导轨刮道法”。基床整平前测量基床夯实后顶面标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补抛块石,若补抛石的面积较大,厚度超过30cm,则采用二片石补抛。基床整平分为细平和极细平,沉箱前后趾各加50cm为细平及极细平范围。

2.4.1 测量控制

基床整平放轨采用全站仪控制测杆法,标高采用水准仪测标杆控制法,测量控制点则提前放样校核,以确保精度。

2.4.2 施工方法

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放垫块及导轨 粗平 复测导轨

细平、极细平 验收

2.4.3 质量控制要点

基床夯实后,及时检查回淤情况,如有变化,应采用潜吸式清淤泵配合泥驳进行清淤直到验收通过。

基床整平所用的片石及碎石规格及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分段整平的基床应留有足够的搭接长度,防止遗漏。

每段基床整平完成经现场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安装沉箱、卸荷板。

3、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总结与成果展示

通过本工程的施工经验,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主要在于保证测量精度及控制基槽回淤。

3.1 工程测量的组织与实施

测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测量工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测量服务于工程施工的每一个阶段,贯穿于工程的始终,其精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项目经理有句口头禅:测量是工程的眼睛。一句话道出了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本工程测量的总体思路是,采用科学的测控技术,先进的测量仪器,以及严谨的复核校正手段来保证施工测量精度。本工程测量定位准确,弧线搭接平顺,为整个护岸工程的质量和美观打下坚实的基础。(见图5 护岸成果图)

3.2 基槽回淤的控制

基槽回淤的控制也非常重要,沉箱护岸基础施工中很多质量通病都是基槽回淤引起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基槽回淤引起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槽开挖完成时,回淤速度加快造成沉积物超过相关标准,对后续工序以及沉箱稳定造成不利影响;2)基床夯实和抛石完成后,沉积物过重不利于潜水员的正常作业和基床平整工作;3)基床底部出现的淤泥降低基床与墙体的摩擦系数,危害到护岸的稳定。

翔安南部欧厝造地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潮水作用,加上本工程属于吹填造地工程,吹填上来的部分泥浆最后会回流,导致回淤速度极快,给施工造成严重困扰。项目部考虑现场实际情况,一方面在吹填区域采用由内到外逐步吹填,并采取措施,尽量延长吹填泥浆流程,降低尾水溢流含泥量;一方面采用潜水员配合潜吸式清淤泵进行清淤,取得良好的效果。

图5 翔安欧厝造地工程护岸成果图

参考文献

[1] 重力式护岸设计与施工规范 JTS 167-2-2009

[2]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 257-2008

[3] 翔安南部欧厝地块造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 马常增 重力式沉箱码头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003

上一篇:建筑机械施工与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红外传感器的LED智能隧道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