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天才自制

时间:2022-09-30 07:26:36

化学天才自制

在老师和家长心目中,贾宇是一个未来的天才化学家,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贾宇却走上了一条与师长的期待相反的道路。他利用化学天赋,破译了“”的制作配方,并以此赚钱。

2007年9月18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贩卖、制作罪对贾宇及其好友李刚提起公诉。

是什么让这个安静好学的化学天才走上了犯罪道路?

天才少年崇拜大毒枭

1984年冬季,贾宇出生在北京市东城区的一个大杂院里。20世纪末,由于单位不景气,父母相继下岗,靠做小生意养家,这让贾宇感到很没面子。看到出手阔绰的同学们买名牌服装、新款手机,贾宇心里很不是滋味。

中学阶段,贾宇的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出色,但他对化学却有着强烈的兴趣,每次考试化学成绩总是遥遥领先。化学老师曾一再称赞他是难得的“化学天才”、未来的化学家。

贾宇从小就安静内向,忙于谋生的父母对贾宇非常放心,平时很少和他交流。为了支持儿子在化学上的兴趣,父母经常额外给他一些钱,供他购买化学书籍和各种器材、试剂。

其实早在高中二年级,贾宇就的心路就已经偏离了父母和老师期望的方向。当年一部描写海归博士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大肆制造冰毒的电视剧正在热播,片中主人公被描写得风流倜傥、睿智博学。看完了这部电视剧后,贾宇开始崇拜毒枭。

2002年,因偏科,贾宇的高考总分较低,未能考入他喜欢的化学专业,只好进入北京某科技大学的生物工程系就读。为此,贾宇对未来非常失望,甚至感觉是生活埋没了自己这个“天才”。就在这时,一个名叫刘招华的毒枭落网的报道,让他找到了生活的“支点”。

刘招华从一个化学爱好者起步,自制31吨冰毒,成为中国的头号毒枭。可是,这个曾用葬送了无数人的幸福生活甚至生命的毒魔,却征服了贾宇的心。他并不在意刘招华狼狈逃亡和即将面对的死刑的悲剧命运,而是死死盯在他利用自己的化学天才获得的巨额财富上。

上大学之后,贾宇更加感到手头拮据。平时大家出去聚会,他根本不敢参加。他对同班一个漂亮女生很有好感,因为没钱,也不敢向女孩表达。

“玩化学,我这样的天才绝不会输给刘招华。那可是好几千万啊!使劲花也够我花几辈子了。”从那以后,贾宇对“小儿科”的化学试验失去了兴趣,开始想研制冰毒。

我国对制造冰毒的主要原料的控制非常严格,贾宇曾经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刘招华可以自己研制配方,合成冰毒。凭我的天赋,同样可以做到!”贾宇竟把研制冰毒当作了对自己化学天赋的一次考验,开始到处搜寻和阅读有机化学和麻醉学的书籍,希望能从中得到启发。但他还是一个没有任何收入的在校大学生,无法放开手进行复杂的试验,只好暂时放弃了自制冰毒的打算。

是不是有更加简便易行,又同样可以大赚一笔的“项目”呢?贾宇开始新的寻找。

破解配方

2002年,贾宇在一个网站上得知,最近国际上流行一种新型,因为服用之后会产生强烈刺激,在国内一些舞厅也开始出现,国家已将列为管制药品。

一次,他在网上看到一条转让制作配方的信息后,欣喜若狂,立即与发帖人取得联系,并给对方寄钱购买配方。但500元钱寄出后,却没有得到配方,他受骗了。

这次受骗的经历,贾宇非但没有从中接受教训,反而发誓要自己研究出配方。他整天钻在图书馆和网吧苦苦寻找。虽然的配方不可能被收录在任何出版物中,但他还是逐渐琢磨出了能够提炼出的十几种原材料。

由于这些原料在其他领域也广泛使用,因此并未受到严格管制,于是贾宇一次次光顾一些化工用品商店。他还谎称自己交了女朋友,想方设法向父母多要钱,甚至不吃早餐,中餐和晚餐顿顿靠馒头就咸菜充饥。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贾宇终于置办齐了一套简单的试验设备和全部原材料。因为不知道具体制造方法,贾宇一次次试验。他一回家就急不可耐地钻进自己的房间里试验,而且不允许父母进自己的房间,即使回学校也会提前锁住房门。在父母心目中,贾宇一直是最听话爱学习的,因此儿子的反常举动,并未引起他们的怀疑。

因为项目多,有时几个试验要同时进行,贾宇常常忙不过来,他想到了好友李刚。2005年12月的一天深夜,贾宇将李刚约到研究所,一边指挥他做试验,一边试探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刚,我正在做一件大事,如果弄成了,找不找工作都没有关系了,收入肯定比上班要高很多,但可能有一点风险。我和你是哥们,和你说一声,你不愿意也别勉强。”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同样受过高等教育的李刚,得知贾宇在制作后,非但没有劝阻或向家长汇报,反而对贾宇非常崇拜。有了李刚的帮助,提纯工作变得顺利起来。2006年,高纯度的研制成功。拿着那小小的一包白色粉末,贾宇和李刚击掌祝贺,兴奋得差点喊出声。

化学奇才沦为阶下囚

破译出的配方,贾宇迫不及待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变成金钱。两人商量后认为,在网上兜售比较稳妥,于是立即行动起来。两人使用化名“张峰”,多次在几家网站上发帖:“出售高纯度、高品质的氯胺酮(),量大优惠。”并专门购买了一部手机,用来联系销售。

不久,一个叫郝波的吸食的人找上门来。贾宇制造每克的成本大约为20元,但郝波竟张口就提出以90元一克的价格购买。通过讨价还价,双方最后确定每克100元成交。

卖10克,赚到了1000元钱。贾宇和李刚在一家小饭店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一次交易如此顺利,贾宇胆子逐渐大了起来。2006年10月中旬,一个叫崔杰的人与他们取得联系,提出先验货再交易。当时贾宇正在上班,就穿着医院发给他的白大褂、帽子和口罩,揣着0.省略

上一篇:师洋:落魄冠军,尴尬“明星” 下一篇:挖煤影帝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