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为本,向生而生”

时间:2022-09-30 07:24:15

【摘 要】生态语文是在“教育即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学科教育实践。随着实践的不断扩大与深入,总结并形成了适应生态语文教育实践的科学而系统的体系,改变了语文学科教学面貌,提升了学生生命质量,培养了一批生态团队名师。更重要的是,生态语文教育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落地生根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值得借鉴。

【关键词】蔡明;生态;语文;团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18-02

【作者简介】顾之川,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00081)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我曾到过张家港,参加“蔡明和他的生态团队教育思想研讨会”,观看过蔡明及其团队电视专题短片《向着生态美丽那方》,聆听蔡明“生命为本,向生而生”专题报告,分享生态团队成员的成长故事及教学主张。今天,再次阅读关于“生态语文教育的行动研究”专题文章,让我对蔡明和他的生态语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最突出的印象,可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一是生态,二是语文,三是团队。

一、生态

所谓生态,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也指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据说在古希腊文字里,生态是指“住所”或“栖息地”,后引申为环境。现在人们常用来指称那些健康、美好、和谐的事物。比如,说起原生态,一定是简单,原始,自然,甚至粗糙的;说起生态农业,必然是纯天然,无公害,绿色环保的。生态园,则会让人想到田园风光、绿树如茵,想到勃勃生机、瓜果飘香。生态文明则意味着美丽、健康、和谐,意味着绿色、循环、低碳,意味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教育,一定是遵循教育规律,尊重W生成长规律,关心学生生长的教育。批阅这一组文章,还让人想到中国古老的“生”之哲学,想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想到“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想到蔡明的这个生态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由得不相信他的“教育就是生态”的理念。

20多年前,我和蔡明在河北师范大学《语文周报》举办的一次活动上相识,当时我曾拿小品演员跟他开玩笑,也曾把他误认作河南教育学院的一位语文教育学教授。后来由于工作关系,我不断在语文报刊上读到他的文章,在中语会举办的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也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走近蔡明和他的生态语文,能感受到他是生态的,真诚的,纯粹的,一口盐城普通话,透着浓郁的苏北乡土气息。他的文章简约,深刻,启人深思。他的生态语文教育主张,语文就是成长。这一切不禁让人想起江苏语文、苏派语文。加上我们都有在农村中学从教的经历,而且都上过中师,更觉亲切、自然。这就是生态的蔡明,生态语文的蔡明。

二、语文

有一位作家说:“语文老师应成为汉语世界里的旅行家和鉴赏家,你是什么,语文就是什么;你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你有多美,语文就有多美。”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先生有一句名言“我即语文”(福州一中将面向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设立“‘我即语文’教学奖”)。从蔡明老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语文的盎然诗意,可以看到语文教师的真诚、善良和美丽,也可以看到语文人的家国情怀、不懈追求和无穷魅力。他有感于应试教育对教育生态的破坏,坚信教育永远是明天的事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生态教育就是尊重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就是“向生而生,以生为本”的教育,希望能像他的苏州先贤叶圣陶那样教书,提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语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进而形成自己系统完整的生态语文观,即语文是生命的,语文是生活的,语文是生长的。

在我看来,生态语文之于语文教育的意义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提出并阐述他们的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态。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在自由、灵活和丰富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追寻真善美的过程。二是明确提出生态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语文是每个人的语文”和“语文即成长”。三是在长期语文课改实践中,围绕学生发展与成长目标,凭借“五大工程”,开展生态语文教育,并初步形成以“五生”为基本标准的生态课堂教学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四是通过生态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开发了诸多语文学习资源,出版了《生态写作十六讲》《蔡明讲语文》等图书。这些无不反映了他以生态语文为抓手,潜心研究生态阅读、生态写作,构建生态课堂的努力,反映出作为语文人对语文教育事业的那份坚守、执着与从容。

三、团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蔡明的生态语文“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在“生态语文”这面旗帜下,自发聚集了一批语文同道,一批青年才俊,一批实干、能干、会干的优秀语文教师。以名师工作室、学科中心组的培养模式,打造从“语文骨干教师发展中心”到“名师工作室”到“名师共同体”三级培养机制,形成覆盖整个区域的教师专业发展网络。他说自己是幸运的,又是幸福的,因为他与一群优秀的人相逢,结成生态语文团队,大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是我在推动他们走向更加优秀,而是我被‘优秀’着”,实际上他们是在彼此“优秀”着对方。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有的成为特级教师,有的成为江苏省教学名师、苏州市名教师,英才荟萃,名师辈出,不仅“刷新”了名师团队建设新生态,也为我们提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样本。通过团队建设提升生态语文人的理念、素养,形成了生态教育催生生态团队建设,而生态团队的成长与发展又促进了生态语文教育品质提升,品质提升最终推动、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形成和生命健康成长的良性互动。这是生态语文教育实践的明智之举,更是对于语文教育事业的一大贡献。

蔡明说,生态语文不是一个人的研究,是一个自发性的群体性研究;生态语文实践不是为着研究成果而去,也不为语文贴标签、下定义,更不是标新立异,生态语文是一种教育行动,是一群生态人在语文教与学的田野里的寻路探源,而不是坐而论道,评头论足。蔡明和他的生态团队的出现,无疑是语文课改百花园中的一抹新绿。

上一篇: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 下一篇:略谈如何提升生物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