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提升课堂活力的途径初探

时间:2022-09-30 07:09:59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提升课堂活力的途径初探

摘要:语文在众多学科中属于一门基础学科,但同时又是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语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保证语文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充满活力,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掌握知识内容。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如何将语文课堂教育教育变得更有活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力课堂

虽说语文属于一门基础的学科,但是其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长时间的影响,那种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很难改善,但是在素质教育形势下,应彻底突破以教师为主导,不管任何课程都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模式。显然会使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氛围沉闷呆板,而我们所面对的则是一群天真活泼、生性好动的小学生,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自然无法换来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与高效的学习行为。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活力课堂,营造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激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学生只有积极地参与其中,课堂才能富有活力,才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富有活力,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爱上语文探究呢?

一、将提问艺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对于任何事情,只有持有一颗好奇心便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才能引领着你去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曾经有人说过,思维世界是随着好奇心的不断摆脱产生的,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无穷的好奇心,在这股力量的驱使下学生才会主动积极的去学习语文知识,才能够将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带动起来,不然的话学生会始终处于消极被动之中,无法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这样的教学就会如同一潭死水,自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培养。一个巧妙的问题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点,引起学生对认知对象的关注,以激起学生更为积极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实现学生由“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从苦学到乐学的转变,通过小学语文课堂能够让学生自己释放潜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个性的自由舞台,成为学生自主的学堂。如在学习山水类课文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山水的风光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眼前之美景。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文本的阅读,让学生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这优美秀丽的山水的,进而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阅读,同时更能让学生将自己的语言与文本语言进行对比,在对比与分析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与理解能力。

二、引入影视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采用全新的开放式教学,将语文教学空间不断扩张,从而实现开放式教学目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学习空间。而现代化的影视资源是将生活以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以另外一种形式将各种文学作用表现出来,这在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同时影视资源又具有很强的真实感、画面感与立体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关注力。影视资源还能将抽象枯燥的语文知识寓于生动直观而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入情入境,尤其是对于一些远离学生生活年代的历史题材的文章,更能真实地再现历史,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画卷,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取最切合文本,符合学生语言特点与认知规律的影视剧片断,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如在学习《西门豹》《女娲补天》《神笔马良》《开天地》等课文时,我们就可以截取影视剧片断,这样不仅可以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水平与语言驾驭水平。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添教学亮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呈现出来的现象则是教师在讲台上单方面的讲解,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使得课程气氛枯燥无味。而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将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与枯燥的氛围进行改变,并将单一的文字材料利用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展示出来,把原本无形的知识变得直观生动,这样更能为学生打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带给学生以安全感与愉悦感,这样学生才能学得积极、学得快乐。如在学习有关于鸟的课文时,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往往难以深刻地理解作者文中所写的翠鸟颜色之鲜艳、动作之快,并不能体会到语言的精练与巧妙。为此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图文处理功能来为学生创设生动而直观的教学情境,将静止的文字转换成真实的画面,动态而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能够将学生带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之中,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用眼睛来观察到翠鸟颜色之鲜艳、动作之疾快,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这样的教学充斥着现代化的气息与快乐的气息,教学更加活泼轻松,学生参与动机更强,更能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其中,走进文本,展开直接对话。这样的教学才是快乐而有效的。

四、开展角色扮演,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要在重视学生基础教材知识讲解的同时,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及人文素质的提升。传统的教学只是突出了学科的工具性,并没有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展示出来,而现代语文教学要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面体现,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角色表演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对语言素材进行再加工,在特定的场景中进入特定的角色,从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等方面来深刻领会人特的性格特点,感受情感的真挚。通过这样的语言输出与输入,经过学生的不断思考与内化,学生所得到的就不再是枯燥孤立的语言知识点,而是能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能够灵活地运用于交流与交际之中,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剧本的创作与表演,让学生在自由的创作与真实的表演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可以直接截取文章对话片断,让学生来进行角色表演;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来对文本进行再加工,如扩写情节、填补空白、续写结尾等,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创作与表演,这样更能为学生提供更自由而宽广的学习空间,更能展现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和乐趣的学习环境,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下滑。所以,实际教育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优质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学会学习,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马霞.浅析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方法[J].语数外学习,2013(4).

[2] 程珊.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4).

[3] 张宝锋.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充满活力[J].课外阅读,2012(14).

上一篇:中小企业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素养期望调查分析 下一篇:探索户外科学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