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时间:2022-09-30 06:28:32

摘 要 老子的道德观表面上存在“矛盾”,实际上他只是反对外饰虚伪的道德,赞成本真的自然道德。它包含守雌尚柔、谦下不争、虚静寡欲、诚信不欺、慈爱俭啬等内容。老子的道德观不仅给我们揭示了深刻的生活智慧,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 老子 道德 自然无为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3.061

Inaction to Allow Natural Change and Peace to Get the Truth of Affairs

――Interpretation of Lao Tzu's Moral Principle

WANG Jing

(Shandong Business Institute, Yantai, Shandong 264670)

Abstract On the moral outlook of Lao Tzu, there is "contradiction", In fact he is against exterior hypocritical morals, in favor of the true nature of morality. It contains a keep female is still soft and humility indisputable, emptiness, honesty and love desires niggardly etc. Lao Tzu's moral outlook not only reveals the profound wisdom of life, but also provides us with a wealth of ecological wisdom, which has important modern value.

Key words Lao Tzu; morality; calm and content himself of nature

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时期,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思考这个世界,超越和突破了原始文化,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面对今人今世的诸多道德困境,本文拟回到“轴心时代”的老子时期,看看老子如何用道德的方式来思考世界、人生。据有人统计,世界上被翻译最多的是《圣经》,其次就是《老子》。老子是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在他即将隐去的最后时日,应函谷关令尹喜的请求,“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为后世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1老子“矛盾”的道德观

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一般指儒家的伦理道德,即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等所谓的仁义道德。而老子在第十九章提出“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的观点,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老子有反道德的思想倾向。仔细分析,其实不然。

第一,在通行本第八章,老子讲“与善仁”,与第十九章“绝仁弃义”矛盾,这引起许多人的疑惑。但是在郭店竹简《老子》中,“绝仁弃义”实际上记作“绝伪弃诈”。 郭店竹简《老子》是迄今最为古老的版本,应该跟接近历史的真实。如果是这样,那么老子对于仁义并不是绝对否定的。

第二,老子的道德是自然道德,因为自然就是最高道德。他以自然主义的道德观首先将“德”分为“上德”、“下德”两个等级。“上德”之人,不表现形式上的德,也不自认为有德,完全因任自然,这是最高的德,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之人,拘守着形式的德,自以为不离失德,这样的德已经有了居心,不是出于自然,算不上真正的“德”。所以,“上德”是无心的流露,“下德”则有了居心。仁义是从“下德”产生的,属于有心的作为,已经背离了自然主义的基本精神,但它们毕竟还是一些道德原则和观念,礼则不同。它是一些已经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当自觉的道德观念不足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时,人们便制定出一系列客观具体的行为标准――“礼”。在老子的时代,礼已经演变为繁文缛节,拘锁人心。争权者盗用礼作为剽窃名位的工具。所以,老子抨击“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可见,表面上老子的道德观存在矛盾,其实是老子对“礼坏乐崩”、“周室衰微”的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以仁义为名来欺骗人民的社会现状的不满。老子对没有经过道化的道德行为的批评,正体现了老子对本真自然道德的追求。王弼在阐释老子道德观的思想过程中,明确将道德行为区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自然本真状态的道德行为;其二是有意而为的道德行为;其三是外饰甚至是虚伪的道德行为。①老子并不反对本真自然的道德行为,只是反对外饰虚伪的所谓道德。

2老子道德观的内容

本文以马王堆帛书《老子》为蓝本,参考通行本以及郭店楚简《老子》。

2.1 守雌尚柔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守雌有持静、处后、守柔的意思,同时含有内敛、含藏的意义。知雄守雌,甘作天下的溪流,就会回到婴儿那般的纯真状态,这是一种最高道德境界的体现。婴儿无知、无欲、无为,于内“て至柔”, 呼吸吐纳,达到心平气和,于外不遭受异物伤害,“峰虿虺蛇弗蛰,攫鸟猛兽弗搏”,永远处于自然和谐的状态。因此老子要求人们返本归真,“复归于婴儿”。

老子从经验世界中观察到,凡是柔弱的东西都是充满生机和前途的,刚强的东西都是快走下坡路的。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更伸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人生时柔弱,死时僵硬;万物草木活时柔软,死时枯槁。于是他得出 “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柔弱胜强”的结论。

老子喜欢用水来说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水具有柔和的特点,甘愿处在卑下的地方,能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始终如一的永远付出,“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具有水的特性。水最柔弱,却能润土穿山,滴水可以穿石,洪水可以冲决一切坚固的东西,故“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在老子看来,刚强是败亡的象征,柔弱是生命力的体现,所以“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2.2 谦下不争

在中国人固有的思想中,谦虚是一种美德,老子把这种思想发挥到极致。老子说:“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他认为无限伸展自己的欲望反而达不到预期目的,而那些谦下不争的人却往往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结果。天地谦下不争,故能“天长、地久”;得道之人谦下不争,故能“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百姓谦下不争,“故无尤”。

谦下不争是避免祸患,保全自己利益的最有效的手段,这是一种高人一筹的智慧,也是一种灵验的策略,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争”。故其思想出则修身养性,“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庄子・逍遥游),入则“天下乐推而弗压”,可谓幽微精妙,柔韧难折,无怪乎能“至柔驰骋于至坚”。

2.3 虚静寡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今多少人沉溺在名利的漩涡中无法自拔。可老子告诉我们“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人生的灾祸多来自膨胀的欲望。在老子看来,功名利禄、声色厚味等都是身外之物,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生命。“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世俗之人由于分不清内外,抵抗不了身外物的诱惑,而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质享受,无限放纵自己的欲望,结果是残害了身体,损害了生命。所以老子讲“五色使人之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

私欲是障蔽心灵、损害自然真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无止境地追逐声色名利,不但对社会造成危害,同时也残害了自己真朴的自然之性和自然之德。就人的心灵而言,如果嗜欲过度,则不会持守虚静的自然心态。故老子主张“少私寡欲”。这并不是要人灭绝私欲,而是主张把欲望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是心灵保持相对“虚静”状态。凡事适可而止,此为“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之足,恒足矣”

2.4 诚信不欺

老子论诚信,侧重于“真”、“信”等方面,目的是为描述“道”的真实存在性。老子认为做人不应伪饰,而应以本来面目示人,这就意味着教育人们不逐利、不弄巧,使大家“见素抱朴”,返璞归真,保持淳厚的天性,淡泊宁静。

老子告诫“轻诺必寡信”。不要轻易允诺,一旦承诺,就必须遵守诺言。

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做人要诚实,成心的话不在于美丽动听,过分修饰的言论反而很可能不可信。“信”是行的重要内容,“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以诚信对待一切人道主义精神,说明了对纯真质朴的道德的呼唤。

2.5 慈爱俭啬

老子说“我恒有三葆,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

慈,是指爱心和同情感,这是人类友好相处的基本动力,也是社会和谐安宁的基本前提。“夫慈,故能勇”,要勇于超越自我和抛弃自我,而不是为个人利益而患得患失,要奉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但却不和他人争功、争名、争利,要以自身为天下,这是上德的人。因为他们不为荣辱所移,不为患难所摄,敢于损一身而全天下,无私无畏,是最可靠的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同时,老子的慈爱思想不仅关注人类社会,而且还包含着对天地万物的慈爱,即“善利万物”。只有与人为善,慈爱万物,最终自然,才能“和谐安宁”。

俭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老子的“三葆”之一。俭指节俭不奢靡,建有含蓄和不肆意妄为的意思。“俭,故能广”,因为俭约,所以才能开拓。“啬”指吝惜,有爱惜和蓄藏精力的意思。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蚤服,蚤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可见,“啬”是要收敛充实于内,是要积“德”。蓄藏精力就会获得旺盛的生机和坚实的根本。“俭啬”在老子看来,不仅仅指爱惜财物,更有爱惜精力的意思。所以据以治国,则国运长久;据以养身,则长生不衰。

3 老子道德观的现代价值

雅斯贝尔斯说,直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那么,老子的道德观给我们今人今世哪些启示呢?

第一,老子自然主义道德观给我们揭示了深刻的生活智慧――“自然无为。”老子的“自然”并不指“大自然”、“自然界”,而是指物之自性,是自己如此、本来如此的的意思。事物按照自己的本性可以自然地运动与发展,万象在不受外界强力干扰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其最佳状态和与周围事物的良好关系,而宇宙就是在这种最佳状态和良好关系中达到和谐与平衡。

不受强力干扰在老子指“无为”。“无为”不是排斥人为,要人不作为,而是其一顺其自然,其二不妄为、不乱为的意思。“无为”才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28页)为”不是表面什么都不干,背地里什么都干的意思,而是通过顺其自然地作为,按照事物本性去作为,那么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因任自然,不妄为,允许事物自由发展,这是一种合理的处事态度和方法。所以,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是这种能动性的发挥要顺着事物的本性而来,尽量不要破坏事物正常的运行秩序。

第二,老子自然主义道德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智慧――天人和谐。党的十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以来,在国内外重要会议、考察调研、访问交流等各种场合,一直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据统计,有关重要讲话、批示等超过60次。同志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这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深刻表明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而老子的“天人和谐”思想正好提供了解决难题之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作为世界本原的“道”的立场看,物无贵贱,“道通为一”,人与自然本来就是平等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克服“自视”、“自见”、“自伐”、“自矜”的人类中心主义弊端,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妄为,不乱为,做到“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以达到“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注释

① 刘季冬.王弼对老子以“自然”为核心的道德观的阐释.山东社会科学,2006(8).

参考文献

[1] 梁海明译注.老子.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2]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

[3]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于永昌.老子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 郑涵.中国的和文化意识.学林出版社,2005.

[6] 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

[8] 系统学习十前后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新华网,2015.

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下一篇:高校英语教学中记忆标识的运用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