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心财务能力、信息风险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09-30 06:20:09

关于核心财务能力、信息风险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会计信息风险对审计意见有一定影响。以我国2007—2009年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了财务能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最终得出综合财务能力,并基于修正的DD模型,对会计信息风险进行了度量,考察了财务能力、会计信息风险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财务能力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信息风险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财务能力 会计信息风险 审计意见

一、引言

独立审计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鉴证。审计意见不仅影响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管理活动,反映管理层受托经济责任的完成情况,还向报表使用者传递信息,为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提供依据。因此,用审计意见类型来衡量审计质量,是已有审计治理效应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美国经济学家Eugene Fama在有效市场理论中提出,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司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强势有效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信息风险,投资者的理性决策和价值判断会受到影响。会计信息风险的存在,客观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并产生了严重的成本问题。可信的财务报表有利于缓解两权分离所产生的成本问题(Jensen和Meckling,1976)。公司所有者需要考察经营者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审计作为一种自愿的需求,是监督管理层的有效机制,是降低成本的手段,审计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二、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

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会影响审计意见类型(朱小平,2003;原红旗、李海建,2003;王怀栋,2009),而且财务状况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是众多影响因素中最显著的(Kjda,1980)。发生财务危机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明显大于没有出现财务危机的公司(李淑华,1997),亏损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较高,且亏损越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拒绝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等性质严重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也集中于亏损上市公司(段培阳,2002)。不同学者探讨了影响审计意见的不同财务因素:朱小平、余谦(2003)选取了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资产规模、存货占资产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流量比率等因素;王小红、晁军宁(2010)选取了总资产周转率、权益净利率、销售成本利润率、现金流动负债比、总资产增长率等因素;Kjda(1980)选取了总资产周转率、权益和总负债的比率、速动比率等因素;Bao和chen(1998)选取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盈利或亏损等因素。

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财务能力是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资金周转越快,现金流量越大,资产负债率越低,偿付能力越强,那么公司收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基于此,提出本文假设1:财务能力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

Francis 等(2005)将信息风险定义为与投资者定价决策相关的公司特定信息低质量的可能性。以Dechow和Dichev(2002)模型残差的标准差作为衡量信息风险的指标,发现公司的信息风险越高,资本成本也越高。Lobo等(2006)采用同样的指标,研究发现信息风险影响分析师预测的误差和分散度,这表明财务中介也关注公司的信息风险。于李胜、王艳艳(2007)以应计质量作为信息风险的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应计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提高应计质量有利于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大量研究文献表明,具有专业分析能力的审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会关注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的各种风险(Lam 和Mensah,2006;Krishnan等,2007;于鹏,2007)。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会计信息风险对市场定价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这种风险是不可分散的系统风险。如果公司的会计信息风险很高,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从而使公司的资本成本提高,相对于投资者,审计师对公司报表的解读能力更强,为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性,审计师更容易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基于此,提出本文假设2:信息风险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即会计信息风险越高越容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1、自变量

(1)核心财务能力

本文将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成长能力作为研究公司财务能力的四方面子能力。盈利能力选取每股收益(X1)和净资产收益率(X2)两个子指标;营运能力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X3)和存货周转率(X4)两个子指标;偿债能力选取流动比率(X5)和产权比率(X6)两个子指标;成长能力选取每股收益增长率(X7)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8)两个子指标。

在研究过程中,为了避免各指标的量纲不同会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使用Z-Score标准化方法,对数据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得出核心财务能力:

F=0.233*X1+0.223*X2+0.082*X3+0.033*X4+0.057*X5-0.066*X6+0.195*X7+0.238*X8

(2)信息风险

Francis(2005)等认为,仅以公司当期的应计利润回归残差来衡量公司应计利润质量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应该考虑公司应计利润的波动性,即公司的信息风险。会计信息风险的存在,影响着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和理性决策。本文参照Francis等(2005)、Doyle等(2007)的方法,利用修正的截面DD模型来估计会计风险。

2、因变量

本文研究核心财务能力、会计信息风险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因而将审计意见作为因变量。将审计意见(OPIN)定义为一个标准的0—1变量,当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类型时,OPIN=0;当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时,OPIN=1。

3、控制变量

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本文引入下列控制变量:(1)公司规模(SIZE),用总资产对数表示;(2)股权集中度(DR1),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示;(3)股权制衡度(DR5),用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表示;(4)行业(IND)作为行业虚拟变量,按CSRC行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定2007—2009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剔除了回归中所使用变量缺失的公司,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样本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处理:(1)剔除年末市值为负的公司,(2)剔除了当年的IPO公司,(3)剔除金融行业的公司。最终本文选定的样本公司为3332家,其中2007年有1097家,2008年有1044家,2009年有1191家。

(三)描述性统计

样本公司中,2007年的1097家上市公司,其中1043家获得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2008年的1044家上市公司,其中998家获得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2009年的1191家上市公司,其中1136家获得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3332个样本上市公司中有3177家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155家获得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利率为4.65%。

(四)变量相关性检验

表1是为了检验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可以发现,各自变量之间、自变量与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都不大,相关系数均较低,不存在明显的自相关现象,从整体上看,各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性较小。在表中,财务能力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信息风险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与本文假设相一致,进一步的论证需要通过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五)模型设计

我们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检验上述假设:

Prob(OPIN)=β0+β1*F+β2*AIR

+β3*SIZE+β4*DR1+β5*DR5+β6*IND+ε

其中,β0为常数项,β1—β6表示logistic回归系数,ε表示残差。

(六)结果与分析

由表2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模型中核心财务能力的回归系数为-1.187,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核心财务能力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本文选取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二级指标代表公司整体财务能力,综合财务能力越高,证明企业整理的运营情况良好,存在财务风险越低,越容易收到标准的审计意见。信息风险的回归系数为0.068,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信息风险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正相关关系,会计信息风险越高,越容易受到非标准审计意见。实证检验表明,公司信息风险越大,资本成本越高,因此,审计师出于谨慎考虑有必要对会计报表进一步深入解读,更可能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作为控制变量的公司规模的回归系数为-0.707,公司规模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通常认为规模大的公司内部控制设置较为完善,公司各方面管理较为完善,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比小公司小。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在编制报表时会更加谨慎,注册会计师更容易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股权集中度的回归系数为2.33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股权越分散,经营者侵犯投资者利益的可能性越大(Fama和Jensen,1983),股权集中在某些大股东手中,他们会有较大动力去监督管理者,大股东的存在成为缓和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冲突的有效形式(Shleifer和Vishny,1997)。LA.PORTA早在1999年就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财务报表受到大股东操纵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越容易收到非标准的审计意见。股权制衡度的回归系数为-7.063,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股权制衡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通过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行业对审计意见的获得基本没有影响。

四、结论

本文主要以2007—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核心财务能力与会计信息风险对公司能否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影响较大,会计信息风险越高,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会计信息风险更能反映出公司盈利质量,并且投资者定价时会考虑公司的信息风险,为了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性,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应更为关注财务能力较差和信息风险高的公司。本文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降低会计信息的风险性,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第二,财务能力较差的公司,更有可能伪造财务报表,其会计信息风险也越高,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需要更加谨慎。

参考文献:

①原红旗,李海建.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规模与审计意见质量[J].审计研究,2003(1):30—35

②陈丽蓉,潘芹.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综述与启示[J]. 会计之友,2010(9):68—70

③向锐,章成蓉.公司财务特征与会计信息风险.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7):108—113

④朱小平,余谦.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与审计意见类型相关性的实证检验[J].中国会计评论,2003(2):12—15

⑤Fama, Eugene, 1965, 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s,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38 (January)

⑥CHARL ES E JORDAN,STANL EY J CLARK.An Examination of Audit Reporting for Accounting Principles Changes [J].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1996,12(3):97-109

〔严寒冰,1975年生,山东泰安人,山东泰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教师。研究方向:会计(经济)方向〕

上一篇:房价波动对居民财富差距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出口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