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的思考

时间:2022-09-30 05:46:57

关于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的思考

【摘要】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永恒的主题,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养成教育就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 培养 道德品质 思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明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在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及时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小学生是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基本素质如何,既直接体现了我国社会文明的程度,又将对我过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乃至国家的前途命运具有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正是他们处在个性逐步形成`趋向定型的成长时期,而道德品质和思想品德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小培养。

一 课程人性化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受教育历程本身就是生活。我们以往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而忽视教育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要想让儿童从小就有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道德,我们首先就要让儿童过好他们的教育生活`课程生活,即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现编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这两本教材就很贴近儿童的生活,需要教师重视并好好钻研`运用,结合身边的事例对儿童进行设身处地的教育,受到良好的品德启蒙。

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知识的局限性,他们对道德品质概念的认识十分抽象,我们教师要一方面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领悟道理。例如:一个学生打碎了一块玻璃,事后还不以为然,老师知道后,先不忙直接批评他,而是先从工人、农民伯伯们工作的艰辛说起,谈到学校每一份财产的来之不易,然后再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其道理。这样,不仅使学生心悦诚服地赔了款。而且,从中明白了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道理。

小学生一般都很活泼,富有朝气,但都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我们做教师的则应根据他们的特点,处处关心他们,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化他们。例如:我们班有一个顽皮的学生,一次骑车行至叉道,因此人较多,该生一时慌忙犯规而撞伤了一位老妇人。我闻讯赶到现场,立即把老人送往医院,并主动掏钱给老人买来营养品,老人见此情景,忍痛回家了,而那个顽皮的学生,却一头栽在我的怀中哭了很久很久。事后,这个孩子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学期结束他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表明教师只要情感投入,学生一定会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的。

三、在各种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

德育决不是品德课的专利,学校要将德育课深入到各种教学,各种活动及各类人员的共同行动中去。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内容。对学生道德意识与行为作出有益的指导,对学生的行为实践大有裨益。

比如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几乎每篇课文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还要求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熏陶。如小学一年级的诗歌《平平搭积木》,讲的是平平用积木搭了四间房子。他想把房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他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在教学中,老师要适时启发和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关心他人。另一篇《小熊住山洞》讲述了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子,可走进森林,他们始终舍不得砍树,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仍住在山洞里。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让学生明白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以德育人,为人师表

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本身就是学习的楷模。教师在学生的面前应树立良好的形象,老师的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要求学生做到,老师就必须做到。我在班级中制定好明确的管理制度,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学生有违反的行为,我引导学生用班级的《行为规范》,判断该行为是否正确,令学生心悦诚服。对待学生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学生要有"爱心、关心、耐心和信心",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对行为较差的个别学生要持之以恒,坚持正面教育,以"春风化雨"滋润他们的心田,感化他们幼稚的心灵。

五、加强家校的合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的成长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道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为人处世对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个别家长对孩子过度放任自流,任其娇横无礼。孩子把这些不良的道德品质带到学校,给学校的教育加大了难度。因此,我们学校把家校的互动工作摆在前位。与家长取得联系,要求班主任经常去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开通教育信息网的"家校通"短信箱等渠道,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能反馈到学生在家庭中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些措施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得到更好的效果。家长对我们的教育工作非常支持,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儿童的道德思想观念是关系国家的前途民族命运的千秋大业,而教师又是他们的直接影响者和教育者,因此,教师的担子任重而道远,必须立足于现实,稳抓稳打,从点滴入手,从小事着眼,循序渐进,才会有效果,我们的学生才会一代胜一代。担起他们应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 《数字化生存》

上一篇:玉璞雕琢需慢工 下一篇: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和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