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璜看拜伦其人

时间:2022-09-30 05:10:29

摘 要:通过唐璜的种种浪漫奇遇,《唐璜》描写了欧洲社会的人物百态,山水名城和社会风情。研读后可以发现唐璜很大程度上就是拜伦自己。本文通过研究唐璜的人物性格全面认识拜伦其人。

关键词:拜伦 唐璜 反抗性 善良 浪漫

一、引言

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英国一破落贵族家庭。成年后,适逢欧洲各国民主革命兴起,他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20岁时出国游历,去过许多国家,目睹了西班牙人民抗击拿破仑侵略军的壮烈景象和希腊人民在土耳其奴役下的痛苦生活。旅途中写下长诗《哈罗尔德游记》,震动欧洲诗坛。1811年回国后,又不断在英国,意大利和希腊等地参与各种革命和战斗,直至1824年病逝军中。

拜伦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作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由于其诗歌创作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主民族革命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恩格斯称其为欧洲文学界的一面光辉旗帜。

《唐璜》被认为是拜伦诗歌创作的顶峰。这是一部气势宏伟,意境开阔,见解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英国以至欧洲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唐璜》不仅是拜伦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部以社会讽刺为基调的诗体小说虽未最后完成,但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容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二、唐璜――拜伦式英雄的典范

1.风流的性格。唐璜是西班牙贵族青年,风流好色,多次成为文学作品的题材。16岁时与一贵族发生爱情纠葛,母亲为避免丑事远扬,迫使他出海远航。唐璜的冒险、艳遇和各种经历,广泛地展示了18世纪末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拜伦也有相似的经历:作为一贵族青年才俊,在社交场中广受欢迎,因而风流成性,四处留情;20岁时,出国游历,大开眼界,参加了一系列的革命和战斗。相似的经历造就了相似的性格,正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使得这戏中的主角成为了作者表达自己思想的另一个自我。

2.革命者的反抗性。唐璜热情、勇敢、拒绝虚伪的道德信条。到英国遭到抢劫之后,他便认清了英国真面目:上流社会外表华丽,内部却丑陋不堪。唐璜对英国社会的厌恶表现了作者对英国社会的厌恶,这一切的认识都源于拜伦的生活基础。从经历上来说,拜伦的经历比唐璜的更为曲折复杂,思想也更有深度。革命者的反抗性在拜伦的身上体现得十分充分,无论是在言论上,还是行动中,都是如此。现实中的拜伦是个十分反叛的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参加许许多多的运动和斗争。从不妥协,也不受传统规矩的约束。革命者总是以下层民众的代言人自居,喜欢为民请命,发出反叛的声音。拜伦的文学和政治言论,正具有这样的特征。也正因此,恩格斯说,“读拜伦和雪莱的作品的几乎全是下层等级的人。”

3.善良与诚挚。在性格方面,作者无意将唐璜塑造成“拜伦式的英雄”,其中不乏诗人自传的成分。在面临饿死的危险时,他拒绝吃被打死的人,其中不乏象征的意义。另外,他没有忧郁绝望的天性,在士兵中间,只有他表现出对一个土耳其小姑娘的命运真正的关心。这些本扎根于作者心中的特性都由作者对人物的刻画的不经意中,侧面表现出来。现实中的拜伦坚持正义与真理,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他同情劳动人民,厌恶上流社会的污浊不堪。表面看来,他放荡不羁,不愿意受到拘束,那是因为他对世俗的鄙视与厌倦,在放荡不羁的外表之下,是一颗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善良之心,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来追求理想,以至最终倒在为希腊和自由而战的路上。

4.浪漫主义情怀。在唐璜的生活中,有一段埋藏于心底的美好爱情,那就是与海盗女儿海蒂的爱情。唐璜在海上遇到风暴,船沉后游抵希腊一小岛,得到海蒂的相救,于是他们相爱了,尽管持续时间不长,但他们的爱情纯洁而美好。后来,当苏丹王妃问唐璜“你没有朋友吗?”唐璜便想起了海蒂,并落下了“孤零零的眼泪。” 诗歌歌颂了他们牧歌式的真诚爱情。同样,在拜伦的心底也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情感,他同唐璜一样情窦早开,15岁时就钟情于邻居玛丽•查沃斯小姐,但她两年后嫁给了别人,拜伦却长期不能忘情于她,为她写诗,甚至13年后写到与这段恋情有关的“梦”时,拜伦还“泪如泉涌。”由此,可看出查沃斯小姐在作品中化身为海蒂,这体现了拜伦的爱情观,同时,也寄托了拜伦对爱情的一种理想:浪漫又不失真实,夸张却不乏理性。在中国,鲁迅称拜伦是浪漫主义的“宗主”,盛赞其人其诗“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

三、结语

对《唐璜》的全面分析,可以对拜伦其人有一个立体的分析和认识。他具有革命者的反抗性,又十分善良且极富同情心。他感情细腻,看上处处留情却又感情专一。他的诗歌优美而富有深意,气势宏伟且意境开阔,见解高超又艺术卓越,回味无穷。无论在哪一方面,都给人无数启迪。

参考文献:

[1]恩格斯:《伦敦来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1843.5。

[2]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谭宗燕: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外语学院。

上一篇:鬼手六爷 第12期 下一篇:论英美文学中的《圣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