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入文来

时间:2022-09-30 03:33:56

自然环境入文来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记叙文中常常会有自然环境描写,经过精心设计、缜密安排的环境描写会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

一、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通过自然环境描写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时代背景。比如《芦花荡》一文中,“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一段景物描写揭示了当时芦花荡正处于日寇不断扫荡以及严密的监事和封锁中。

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着力渲染环境氛围,为下文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如,《孤独之旅》一文中,“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作者以遒劲的笔力,绘声绘色的描写了狂风肆虐、大雨滂沱、天地一片黑暗的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主人公置身于恶劣的环境之中,成为促使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契机。杜小康就是在这种孤独恶劣的环境中逐渐长大成熟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如,《智取生辰纲》一文中,“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对天气酷热的极力描写与渲染,为下文杨志丢失生辰纲埋下了伏笔。

三、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写到:“诗人感悟,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写景往往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记叙文中的环境描是“情景交融”的环境,它融入了人物的情感。清代著名诗论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如是说“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物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如,《故乡》一文中,“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一段文字作者从严冬的时令、阴晦的天气、萧索的荒野等着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了故乡的荒凉凋敝的气氛,烘托出“我”寂寞、沉重、无限痛苦悲凉的心情。

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也有两段经典的自然环境描写。“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前一段环境描写,运用了柔和和富有希望的形容词,“平静”“绿色”,写出了大海景色的平静和美好,借此衬托出我们终于完成了梦想已久的凡尔赛之行的愉快和喜悦;后者则通过“紫色”“阴影”“钻”等词语写出了大海的昏暗,衬托出我们遇到贫穷的于勒叔叔,明白了我们从前建立在他的经济援助基础上的种种计划都成为泡影之后的沮丧与失望的心情。

四、预示人物命运

在叙事类的文体中如果能恰当的运用环境描写,可以丰赡人物内涵,预示人物命运。如《孔乙己》一文中,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形时,“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的主人公即将在这阴冷的自然环境中最后出场,也预示着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五、体现人物性格特征

环境描写也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草房子》一文中,“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是这个校园里原本就有的,原本就是这个样子。”这景物描写不仅写出了优美的自然环境,也衬托出了这里的人们质朴纯美的心灵。又如《故乡》一文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通过对月下瓜地美景的描写,衬托出了少年润土的勇敢、活泼、可爱。

在作文中有意识的融入自然环境的描写,会让你的作文增添一份妩媚,一份诗情画意。

上一篇:作文对比手法例说 下一篇:做一个追梦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