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学

时间:2022-09-30 03:18:09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学

近几年颁布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要求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学呢?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们必须关注的问题。数学教学就像工程设计一样,值得挖掘和探索。要想使一堂课获得圆满成功,教师就必须精心构思、巧妙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便教而有序、学而有趣、循而有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的激励性,手势的提示性,教具的直观性,举例的恰当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除此之外,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是学生学习高效的关键。人往往受环境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心理,良好的课堂环境会使学生情绪放松、愉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想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课堂上心理轻松、愉悦,才会敢说敢想,才有可能创新。

2.教师应善于制造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

教师在课堂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及探讨交流时间,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遇到问题教师应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意见,对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其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做题方法、途径,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改革数学教学,基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上,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注意做到:概念的教学重在形成过程,公式法则的教学重在推导判断,应用题的教学重在审题分析。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钥匙思路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思考方法。其次在掌握一般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通过问题和条件的变更,引导学生思考角度或思维方法的变换,优化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摆脱常规思维定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逐步养成多向性思维的习惯。

例如:以测量为例,当学生认识了线段之后,面对各种各样的线段,比较线段长短的问题成为关键。测量成为定量认识线段的中心,包括单位和实测两层含义。一是“单位”,单位的理解需要感受其实际意义,像一张课桌的长度、一棵树的高度等。这些都是感受和理解单位不可或缺的尝试,通过这些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单位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是“量”,即如何实测的问题。教学的重点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从实际问题开始,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归纳各小组使用的工具和单位,指出其中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从而导向规范的工具和单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摸索的测量方法逐步走向科学的测量。

测量课是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探究课,每个结论的得出都是由学生自己探究,然后教师归纳整理。学生不仅要知道用什么工具去测量,还要探究如何去量,知道一切都来源于实际,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让教师明白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应是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同时也是师生互动的舞台。师生要想在课堂上互动交流,展示真实的自我,就必须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小声讨论,有的高声辩论。同学们积极发言,有的学生的发言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学生的发言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学生们充满独特个性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也要用眼神或动作给予鼓励,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敢讲真话、讲实话,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如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学习了分类知识以后,学生就明确了什么是分类。我为了锻炼学生对分类的理解,以及分类的方法,将十几个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水果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多、分得快。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形状分类的,有按大小分类的,也有按自己喜欢吃的和不喜欢吃的分类的等,然后按分类方法的不同,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先小组讨论,再让每组学生谈谈分类的理由,鼓励讲的好的学生,并指导讲不清理由的学生。这样做就让学生在小组实践活动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学习,锻炼了能力,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想学、乐学、会学。

总之,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学,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应该抓住“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教学宗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上一篇:在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 下一篇:初中地理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