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对肺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30 03:10:57

美托洛尔对肺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对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2例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37例,给予常规治疗加美托洛尔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美托洛尔能有效的提高对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美托洛尔;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7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03-02

慢性肺心病(简称肺心病)心律失常十分常见,发生率高达87.1%-93.4%[1]。而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律失常多随肺心病的治疗好转而减少乃至消失,但部分病例仍需投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我们采用美托洛尔对肺心病心律失常进行治疗,有关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中37例作为治疗组,另35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52-88岁,平均(67.25±6.35)岁;病程为6-30年,平均(8.97±1.05)年;心功能YAHA分级:Ⅱ级10例,Ⅲ级19例,Ⅳ级8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0-85岁,平均(67.08±6.11)岁;病程为5-30年,平均(8.83±1.12)年;心功能YAHA分级:Ⅱ级9例,Ⅲ级16例,Ⅳ级10例。所有患者均依据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而确诊。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按一般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如卧床休息、持续给氧、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并给予治疗组的患者美托洛尔口服,剂量为:心率在80次/分以下者开始时每次6.25mg,每天2次,一周后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为12.5mg;心率在80次/分以上者直接使用12.5mg,每天2次。30天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1.3 治疗效果的判定[2]显效 心室率在80次/min已下,24小时早搏减少85%以上。有效:窦性心律恢复或心室率在80-90次/min之间,24小时早搏减少50%-85%。无效:心律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χ±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

2 结 果

2.1 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见表1。

3 讨 论

心律失常是肺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的机制可能为[3]:①由于肺心病患者长期反复的肺部感染,血液呈高黏、高凝状态,肺动脉高压,肺通气及肺血液循环严重障碍,长期的慢性缺氧、二氧化碳储留,均可引起心肌代谢障碍,致心肌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还可使窦房结、房室结的自律性降低。②低氧血症还可刺激内源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兴奋,使儿茶酚胺释放,并作用于心肌及B受体,以及缺氧时心肌动作电位异位相除极加强都易引起心律失常。③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严重感染,加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加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继而又引发肺动脉高压、促使右心衰竭。右房压力增加,又刺激儿茶酚胺释放增加、促进细胞内钾丢失、提高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自律性而导致室上性心律失常。美托洛尔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高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主要选择性作用于心脏上的B1受体,通过减低或阻断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抑制4相动作电位除极速度,延长房室结传导时间,达到抗心律失常作用,尤其适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我们将其用于肺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并与仅行常规治疗的一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使用美托洛尔的一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59%,而仅行常规治疗的一组则仅为65.71%。结果提示,高选择性B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用于肺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希.肺心病心律失常84例特点及处理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1):5100-5101.

[2] 任志明,李梦杰,王燕.美托洛尔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联用β2-受体激动剂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5):915-916.

[3] 高延秋,马卫,杨克艳.等.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2):49-50.

上一篇:硝酸甘油联合多巴酚丁胺对顽固性心衰的临床价... 下一篇:16例高龄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结肠造口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