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富阳的三国君臣后裔

时间:2022-09-30 02:46:52

生活在富阳的三国君臣后裔

曹操后人也生活在富阳市周边地区

在富阳市电视台,我们意外地见到了曹操70代孙曹觉民先生。曹觉民这一支曹操后人,是从皖南歙县雄村迁徙过来的。不过,他们一般只讲是曹植的后人,原因是《三国演义》以及戏剧里面把曹操描写成一个白脸奸臣,故以避免尴尬。此次河南发现曹操高陵,有关方面要曹氏后人派人做DNA以确证。富阳市场口镇上村村曹氏后人派了10人到复旦大学去做DNA,结果鉴定证明上村的曹氏后人与上海松江、江西南昌的曹氏后人血脉是一致的。最后因当时关于高陵真假争论得很激烈,这件事不了了之。

曹操先祖后裔来龙去脉

上村村现有曹氏后人(包括在外面工作的)2000多人。有心人曹觉民先生已花了十几年时间重修《曹氏宗谱》。因为同治年间修的宗谱已残破不全,后世子孙世系也无法查找,因此修谱成了一件曹氏家族中的大事。他专门从上海图书馆复印回收藏于馆中保存完好的《曹氏宗谱》,以作参考比对。曹氏家庭中,出过宋朝大将曹彬――《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先祖。曹彬是一位儒将,据说赵匡胤当年灭南唐时怕派其他大将去会滥杀无辜,所以特别派了曹彬前往。到了乾隆年间,有一位叫做曹振镛的做过吏部尚书,此人还是嘉庆皇帝的老师。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时,曹振镛安排老家奶奶家的徽班,由曹文埴率领进京,上演了后来称为“国剧”的京剧。这是在中国戏曲史上留有痕迹的大事。

与曹觉民先生交谈中,我们翻阅了中国家谱权威、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束景南教授为曹觉民先生续修《富春曹氏宗谱》所做的序。序中不但肯定了上村村曹氏后人为曹操、曹植后裔,而且还上溯到曹操的先祖周武王弟叔振铎。因为叔郑铎被周武王封于曹国,故以国名“曹”为姓。到了西汉,有平阳侯曹参;东汉有魏武帝曹操;至唐有曹翔。曹翔的后人始迁居安徽歙县的篁墩,成为新安曹氏的始祖。至明代曹永卿,从篁墩迁居雄村。到了第8世,三房汝字辈一支沿富春江南下,迁居到现在的富阳上村。

我十几年前就耳闻离浙江孙权故里不远有一个上村村,生活着一支曹操后人,此次巧遇,与传闻不谋而合,也算了却了我探访曹氏后人的一个心愿。这是此次寻访孙权故里、诸葛八卦村之外的一大收获。

曹氏宗祠楹联里的秘密

参观上村村曹氏宗祠时,宗祠正在大修,到处搭满了脚手架。从外面看,但见栋宇宏壮,飞檐翘角,犹可见当年壮观景象。

宗祠大门两侧有一对雕刻精美、结构对称的抱鼓石。祠堂面积很大,足有近千平方米的样子。祠堂分前后两部分,后面的较小部分修建于明代的万历年间。那时曹氏祖上刚迁居这里,经济实力有限,所以宗祠修得不是太大。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立稳了脚跟,经济当然也大有好转,就在原祠堂基础上,扩建了前面的部分。扩建部分有粗大的柱子72根,都是石柱,想见当年修建时单是从外面运输这些石柱是花费了不少精力的。

上村村曹氏族人十分注重读书,据曹根堂老人回忆,从前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八日,男丁都要来叩拜祖宗的牌位。叩拜完毕,每人可分得馒头一份,而有知识的读书人都比别的男丁要多不少馒头。于是,馒头的多少成了一种荣誉的象征,以此激发年轻人读书的热情。可惜“”期间,祭祀叩拜先人的牌位遭到破坏,令人感到可惜。

抬眼四顾,虽然在大修,但见祠堂内屋宇梁柱斗拱之间用材十分硕大硬实,木雕更是生动别致,精美绝伦,真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精华之所在。细看之下,无论人物,还是花草,均雕刻得十分逼真,而且大多是透雕,其立体不言自明。有意思的是这祠堂有些特别,一是祠堂共有两层,二是祠堂的旁边堆满漆过的棺木。一问才知道,原来上村村曹氏家族有个风俗,一些上了岁数的老村民,家人在老人有生之年为他打好棺木,早早地放在祠堂,是为了祈求老人长寿。我们从窄小的木质楼梯上到两层的祠堂顶部,发现放有不少长寿棺木,难怪棺木的另一名称叫做寿材。

在曹氏宗祠,有几则悬挂在梁柱间的楹联可以看出曹氏后人迁徙的路线。如“上溯陈思,才超邺郡;再传节度,望重晋阳”。这里的“陈思”是指曹植,“晋阳”为曹翔平晋阳之乱。因为唐朝时,曹全政和曹翊、曹翔父子都曾任过节度使,并且平定了晋阳之乱,稳定了政局,故有此称。另一联:“系本篁墩,克绍衣冠勿替;源流歙浦,幸承俎豆常新”。联中“篁墩”为安徽歙县篁墩,乃曹翔后裔迁徙后所居之处,是为本文曹氏始祖。“歙浦”是歙县雄村,明代曹永卿从篁墩迁到歙县雄村,到第8世时又有一支沿着富春江南下迁居富阳上村。还有一联:“奉父命以勤王,靖寇江东崇节度;贻孙谋而相宅,卜居浙右绍新安”。上联是说曹翊、曹翔奉父曹全政之命勤王,功升节度使;下联讲的是曹氏卜居新宅,由歙县雄村迁至富阳。“浙右”即指富阳,“新安”则为歙县。从上述几副联语中,不难看到曹氏一脉从中原迁徽徙浙的途径。正如束景南教授所言:“富阳东图(即今场口)上村曹氏远承曹操、曹植一系,近承歙县篁墩、雄村一脉,今终昭昭大白于天下矣。”

巧遇姜维后人

谈到我们去寻访刘备后人以及到兰溪诸葛八卦村后,还要到附近寻访一支姜维后人之事,曹觉民先生热情地为我们找到一位叫做姜生林的先生陪同。

不一会儿,姜生林先生就赶到了我们的住处。一见面,姜生林告诉我们,他就是姜维的后人。这又是一个巧遇!我们感到,这几天似乎已经回到了三国时代,在吴、蜀、魏三国之间不停地游走。

姜生林是姜维第68代孙。现在浙江富阳姜维的这一支后人有5000多人,姜氏祠堂在富阳市灵桥镇。姜维后人在浙江有好几支,除灵桥镇一支外,浙江萧山一支,余姚一支,诸葛八卦村附近也有一支。

《富阳姜氏宗谱》一套有11卷,是2009年重修的。以前也是多少代没有修了,还是姜生林出面,动员姜氏各家出资修谱。他自己则花了10年时间,骑着摩托车一个村一个村地跑,以确切地将各村姜氏后人的世系精确地修到谱中,完成家族盛世修谱的使命。

姜生林告诉我们,姜氏这一支远祖可溯至姜太公姜子牙。先祖在天水时的堂名为天水郡敬胜堂,迁到浙江最晚到唐朝,是从冀县南进浙江余姚的,现在余姚姜维后人比灵桥镇还要多。

车到浙江富阳灵桥镇,姜氏祠堂也在维修,规模也不小。因正在维修中,看不出祠堂原来的陈设,加之时间仓促,不能与姜生林详谈,只能留待下次再访。

这里的刘备后人应为刘秀后裔

刘备后人刘川从西晋司马氏灭蜀开始,为了避免遭受迫害,逃离了四川成都,并从“卯金刀”中取“金”为姓,一为避难,二来也可以不忘刘氏先祖,但死后一律恢复刘姓。迁居此地的祖先叫刘葱,从明朝迁来。明朝正德年间,有一个宦官叫做刘瑾,在刘家当管家。刘瑾本不姓刘,因为是刘家的管家必须改姓。刘瑾这个人能混,从刘氏家族管家一下混到了朱明王朝的管家。因为刘瑾,后被皇室诛杀。刘葱怕被株连,于正德年间隐居到了渔山乡墅溪村(也叫曙星村)。所保存的《富阳刘氏宗谱》是民国十四年续修的,虽然多有破损,但保存下来殊为不易。“”期间,“宗谱”明显是在“破四旧”行列的。

我在查阅过程中,忽然发现这支刘备后人与传闻中的不一样,他们的先祖应为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后,而非刘备之后。当然,若从刘邦这个大刘氏家族来讲,为刘氏后裔也不错,但讹传为刘备后裔似为不妥。不过村中刘氏后人还是相信自己是刘备的后人,他们将他们的一世祖刘川、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牌位一起供奉在村中“刘氏家庙”之中。看来,墅溪刘氏来历的秘密,还要更多的专家学者来考证。

上一篇:开普敦断桥断想 下一篇:生命的歌者 自然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