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碳酸氢钠注射液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9-30 02:40:08

5%碳酸氢钠注射液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5%碳酸氢钠注射液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住院的35例患儿进行5%碳酸氢钠注射液涂抹口腔。结果 应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涂抹口腔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缩短病程。结论 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症状及食欲,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5%碳酸氢钠注射液;手足口病;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5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43-01

手足口病[1](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CAV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以2-3岁儿童高发,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曾在世界多地局部流行,于1959年在英国伯明翰流行,首次命名为手足口病。我国于1981年在上海首次报道。本文旨在探讨5%碳酸氢钠注射液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我科收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3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2-7)岁。随机分为两组,应用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涂抹口腔的患儿17例,未应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的患儿18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血清学检查98.5%为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其他为肠道病毒71型感染。诊断标准符合2010年版手足口病的诊断及分型标准[2]。患儿在基础(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中药)抗病毒治疗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同时给予5%碳酸氢钠注射液棉签涂抹口腔,每餐前3-5分钟。发现对治疗患儿入院后24小时明显减轻口腔疼痛症状,48-72小时后口腔疼痛症状消失,患儿饮食、精神症状明显较对照组改善,有效率达100%。

2 结果

应用碳酸氢钠注射液涂抹口腔的患儿口腔疱疹疼痛感明显减轻,患儿食欲及精神症状较入院前明显改善。食欲增加后患儿抵抗力增强,排出病毒能力增强,病程缩短。与同期未应用碳酸氢钠注射液涂抹口腔的患儿相比住院日缩短2-4天,减少了住院费用,有效率达100%。

3 讨论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目前较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3]。目前治疗大多采用传统的中药或西药抗病毒治疗,忽略了口腔的局部治疗,对于患儿的症状改善较慢。平均住院日7-10天左右。经过本文临床治疗观察,在手足口病患儿住院期间给予5%碳酸氢钠注射液涂抹口腔,能明显改善患儿的食欲及精神症状,相对缩短患儿的病程,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5%碳酸氢钠注射液涂抹口腔能减轻患儿的症状,本方法具有一定得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玲霞,周先志,等.现代传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48-353.

[2] 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S].

[3] 朱琦,郝元涛,于石成,等.广东省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及时空聚集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824-1826.

上一篇: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超重的2型... 下一篇: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观察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