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练妈妈手记

时间:2022-09-30 02:14:06

都说“爱音乐的孩子聪明!”我和丈夫便商量着让5岁的女儿去学钢琴,陶冶陶冶情操,如果能培养出一个钢琴家,那当然更好!

联系了钢琴老师,我便带着女儿来到了琴行。看着一架架优雅光亮的钢琴,听着一串串动听的音符从钢琴老师手里流淌出来,女儿羡慕得不行。领到钢琴教材和一个精致的书包后,女儿可神气了。我在一旁看着偷乐:第一步“诱导”教育实施成功。

第一节课上,女儿睁大眼睛,聚精会神,而我在一旁也没闲着,认认真真地记笔记,以便回家辅导女儿。“这是什么?”“五线谱!”“ 这个唱什么?”“do!” 临睡前,我们母女捧着书本兴致勃勃地温习了一遍当天的课程。

虽说第一节课开端良好,可女儿是否能保持学琴的兴致?我心里隐隐有些担心,看来,得动动脑筋面对一场“持久战”了。

为了让她保持学琴的兴致,我开始在家里播放钢琴曲,还不时让她欣赏一些钢琴大师演奏曲目的VCD。女儿每天放学回来,都迫不及待爬上椅子,似模似样地翻开琴谱,弹起了老师刚教的几个音符。

“宝贝,弹得真好啊!”我使劲为她鼓掌,然后因势利导,“妈妈很喜欢你弹琴,以后常常弹琴给妈妈听,好吗?”“好啊!”女儿答应得很爽快!我又在一旁偷乐,这可是我的第二步“赏识”教育。

在我的“赏识”下,女儿不知不觉已养成了每天两次的练琴习惯。早晨一起床,小家伙梳洗之后便掀起琴盖弹上几首,晚饭后,她自己也会自觉地练上一会儿。

因为自己也曾学过脚踏风琴,于是我找来一些从前的琴谱,重新练习起来。“宝贝,妈妈也陪你一起练,将来一起合奏出动听的曲子,好不好?”“好啊!我们一起加油噢!”

“我们来比赛吧!看谁进步大!”“没问题!”

女儿昂头自信的回答让我心里再次偷乐,这是我的“激励”教育开始奏效了,女儿学琴已经一个多月了,老师的要求也渐渐严格起来。而随着新鲜感渐渐退去,小家伙在钢琴边坐不安稳了!弹着弹着,又跑下来喝水;弹着弹着,又说要撒尿;一听见有什么动静,就溜下来探头探脑;我一转身离开,她竟敢跑去开电视,把我气得火冒三丈。

想想一个5岁的孩子,她专注某件事的时间是不可能太长的,何况练琴又是一件枯燥的事,也实在难为她了。

这天下午放学,我忽然发现学校操场的水洼里,围着一群小学生在捉蝌蚪,看着他们一脸兴奋的样子,以及小蝌蚪那圆圆的大脑袋,我突发奇想,孩子最喜欢这些小玩意,我何不利用它们呢?

回到家,我翻开女儿的琴谱对她说:“宝贝,今天妈妈发现有一种东西很像这些音符。”“是吗?在哪呢?”女儿半信半疑。我拿起水盆,拉着女儿,来到小池边,捞起几只小蝌蚪,小家伙一见,高兴得拍手大叫:“哇,真的很像音符喔!”

“你知道吗?它们长得像音符,所以也特别喜欢听音乐,如果你每天弹琴给它们听,它们就会长得更快,不久就会变成青蛙了!”

“好啊!”我俩把蝌蚪带回家,放进金鱼缸,女儿凑过来对着蝌蚪说:“小蝌蚪,我去给你们弹琴了,你们要快快长啊!”

“你得每天坚持弹半小时,每首学过的乐曲最少得弹3遍,要认真弹,弹得动听一点,小蝌蚪才会开心得快快成长!”我在一旁说。

“没问题!”

“我还给你请了一个小听众,它也想听你弹琴,还说要跟你学钢琴呢!”

“谁呀?”女儿一脸惊讶。

我搬出平日里女儿最喜欢的布娃娃,把它放在钢琴边上。

女儿望望它又望望我,然后便走过来,一脸严肃地说:“认真听着,老师开始弹了!”……

有了小蝌蚪和布娃娃,女儿练琴更专心了,而在一旁的我,不禁也为自己“游戏”教育的实施成功暗暗得意。

上一篇:读懂幼儿的肢体语言 下一篇:带孩子认识世界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