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原则浅析

时间:2022-09-30 01:43:02

居民生活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原则浅析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居住在城市里的百姓们在购买住房时,除了关注户型结构、房屋质量外,越来越注重小区绿化面积和园林设计风格。在买方市场的需求驱动下,开发商对园林设计方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目前居民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需求,分析总结一些基本原则,供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居民生活小区 园林绿化 设计

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将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在购买住房时希望生活在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中,成了每个城市人的绿色家园梦,作为园林设计十如何通过自己的设计实现购房者的梦想已成为考量住宅小区开发企业中园林设计者工作的重要目标。

住宅小区的园林需要将园林艺术与小区庭园的使用功能、绿化效果、经济与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相结合,以安全性为基础,以生态型为基础,已经济性为保障,体现造园的艺术性和小区功能性。

1 设计体现园林生态功能

过去空地铺草,空间栽树的简单绿化过程已经不符合现代设计要求,在构思过程中设计师头脑中应该具有站在生态系统的宏观高度考虑设计。造园时选用的植物物种之间,植物与建筑之间,植物与城市动物(城市野生动物和宠物)乃至与住户之间,未来都会有能量与物质流动,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调节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滞尘、降噪、抗污染等改造环境方面的作用,要确保各种景观用植物与所处地域共生、共享,互利共生,和谐相处。

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墙根、屋顶、墙面等竖向和平面空间,利用棚架植物、攀援植物、悬垂植物等配置一些生命力强的攀援植物,有效增加绿色植物覆盖面积,实现立体绿化。不要忽略对狭小的场地的利用,这些地方可能会有确土、采光不理想、风强或少肥等不利条件,但可以通过人工改造弥补其中的缺陷,选择一些耐旱、喜阴、抗逆性强的植物,兼顾植物本身的形态、色彩和质感进行栽种。例如,利用墙壁的攀援植物可以弱化建筑物生硬的几何线条,增加这部分空间的美感,色彩效果,从总体上提升住宅小区的生活情趣。

2 设计要体现人文关怀

生活小区的园林设计要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各种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和谐。

2.1植物的配置

植物配置上强调“夏成荫冬显阳”,能充分体现出季节变化,即季相差异,春红夏绿秋黄(实)。南方的小区应注意改变常绿乔木一统天下的局面,北方小区要注意常绿针叶树种与阔叶落叶林的搭配。植物群落应具防风、防暑降温的作用,有色叶植物或香源植物配合种植,使季节更替时呈现不同季相,散发不同的气息,满足人们视觉美感同时嗅觉也被植物的气息所包围,发挥植物的保健功能。不同的植物散发的气息有些能起到提神醒脑、清热明目、疗肝润肺、舒筋活血等的保健作用,这样又同时满足了人们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

2.2 道路铺设

生活区外延的道路强调出行的快速,机动车通行道路的铺设是必不可少的,道路宽度设置以多两车道并行,会车方便为宜,主道的树种应以不阻碍行车视线的乔木为主,在路口不宜使用丛生灌木,有碍视线。生活区内部道路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联系楼宇与主干道之间的交通用路,这段道路既可以行车又可以步行,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可以诱导人们选择步行或自行车的低碳出行方式,如在此段配置郁闭度高的冠形树种,在道路两帮栽种赏心悦目的花卉,增加人们步行或骑行时的舒适感,减少用车。第二大类道路是满足小区住户散步需要的道路,可以将道路曲折化设计,与植物配置相互渗透,使用汀步等增加运动休闲时的情趣。设计要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人的要求出发,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以此作为设计原则,一定要分析居住区居民的年龄结构,合理设置健身场所和运动器具,尤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和小孩子的活动需要。

3 合理组织空间,开拓新型绿化空间

由于与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居住区的绿化要更多的考虑功能性与实用性。利用绿色植被分割与渗透小区不同功能区是园林设计者需要熟练掌握的重要方法。

3.1 分割空间

空间分割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绿化空间的分割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话动时的感受和需求。用墙体、绿篱和攀缘植物分割,当分割体的高度在30 cm-60 cm时,空间还是连续的,人坐着也能向外观赏,没有封闭感,但空间是隔开了。当分割体高度在0.9 m-1.7 m以上时,视线受阻,出现封闭感。花架、山石、灌丛或者水面都可以被用来进行空间分割。在使用时要注意比例和尺度,过于粗壮则有堵塞感,过于纤细起不到分割作用。硬质铺地砖同草皮形成质感的强烈对比,草地底界面高差的变化增加了空间纵深感;下沉式或上升式广场给人一种独特的领域感,小区绿地与沿街边界可用灌木、绿篱分割内外空间。

3.2 空间渗透

单纯强调分割性而没有渗透和联系的空间会使人感到局促和压抑,这是每个园林设计师最不愿意看到的失败,通过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景观之间的相互流动渗透,产生层次变化,愉悦住户的身心。在一些成功设计案例中,设计者在居住区绿地中巧用花架,不但使花架两侧的景物互为呼应,彼此衬托,花架在这里作为中景,使空间具有远、中、近3个层次,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

结语:

经过长期工作经验积累可以看出,住宅小区内的园林设计既要考虑住户的舒适便利性,又要注重体现绿色生活的享受感。设计常常又要受住户对采光要求,工程造价和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小等多方面局限。但无此同时,苛刻的条件下更能考验设计师得创新精神和专业功底。

上一篇:对于苗圃苗木修剪技术的探讨 下一篇:体积感的塑造与复合功能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