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学生下农村干什么

时间:2022-09-30 11:48:58

十万大学生下农村干什么

经中央同意,中共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为此,3月20日,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门召开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正如中组部李源潮部长在会上所指出的那样,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那么,10万大学生到农村去究竟干什么,才能实现这样一个“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呢?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

在选聘10万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上,中组部李源潮部长首先强调了党中央这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那么,新农村建设中对像大学生这样的人才有着怎样的需要呢?

按照联合国的一项调查,以一个文盲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为基数,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提高43%;中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提高108%;而大专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则可提高300%。另一项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一个仅具有体能的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只能维持其本人的生存;如果同时具有技能,创造的财富则高出仅具有体能的人10倍,能够养活10个人;再具有智能,创造的财富又提高10倍,可以养活100个人。而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在2002年全国农村人口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有400万左右,占农村总人口的0.5%,其余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毕业生占31.1%,初中毕业生占49.3%,高中毕业生占9.7%,中专毕业生占2%。或许按照上述公式来测算农村发展滞后的程度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但至少对于我们研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应该是有启发意义的。

据专家研究,在国际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总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一般占5.5%―5.7%,因此,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中大学以上人口比例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有人认为,国家应当在2020年前将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至少增加到农村总人口的4%,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农村人口将达到10亿左右,要实现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不小于4%的目标,需要有4000万大学生在农村地区工作。这样,2020年以前,国家需要引导平均每年200多万左右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就业。现在,中央计划在5年内为农村输送10万大学生,虽然本身并不能完全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但是这样的计划在引导较高层次人才到农村工作方面具有“引导性”的作用。就是说,将来会由于这样一些先行者到农村发挥作用,从而可以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自愿到农村参加新农村建设。因此可以说,这一计划确实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以2007年为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全年研究生毕业生31万人,普通高校毕业生44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530万人。10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以上学校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在城市就业,尽管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并且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但并不能够完全消化这些新增劳动力。

事实上,按照国际上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发展水平上总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一般占5.5%―5.7%这个标准来衡量,我国许多城市大学生人口已经超过了需要。比如北京市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已经高达12%。这是按照常住人口来计算的,如果算上流动人口,可能这个比例还要大一些。而且大多数城市的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口还在以每年超过3%的增量不断增加。大学生在城市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工作,不仅仅可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又优化了城市人才结构,这也有利于加快城市区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对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意义重大

中组部李源潮部长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里李源潮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基层锻炼,一是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应当说,在现阶段党政干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这两个方面都十分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城乡二元体制也被进一步深化,这一体制所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乡人才分布不合理,教育程度高的人才资源基本上集中在城市。人才资源中,党政干部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状况,党政干部水平越高、能力越强就越往上走,似乎水平高、能力强的党政干部只能在城市工作。许多年轻干部也对城市工作岗位趋之若鹜,一旦到农村基层工作,那就好像是不受重用、甚至是被“发配”下去了。久而久之,我们的党政干部越来越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对基层的情况越来越缺少切身的感受。领导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习惯于高高在上,、决策失误就很难避免。

更危险的是,党政干部长期远离基层、远离农村更严重的后果是与人民群众在感情上的疏远。过去共产党跟老百姓是鱼水关系,所谓鱼水关系,就是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天天泡在一起,就好像是谈恋爱一样,每天在一起,感情就出来了,而且会越来越深。现在,党政干部住在城市里,长期不和农民在一起,哪里会有感情?夫妻没有感情就得离婚,朋友没有感情就会分手,执政党和人民没有感情,也会被人民所抛弃。所以,国家把大学生作为党政干部的后备人才送到农村基层培养锻炼,不仅仅要锻炼才干,而且要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这是具有深谋远虑的战略部署。从这个意义上说,选聘大批大学生到村任职对于执政党建设,对于国家政权建设,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

落实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四点要求

就怎样实施选聘10万大学生到村任职的问题,中组部李源潮部长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实行公开选聘、竞争择优,让整个选聘工作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把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选。二是要切实抓好上岗教育培训,特别是要组织选聘的大学生到先进村进行“驻村培训”,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学习开展农村工作的本领。三是要根据大学生的服务意愿和专业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要制定和落实激励保障政策,加强跟踪管理和服务,妥善安排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这四点要求非常好,关键是抓好落实。为抓好落实,笔者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适当增加选聘的人数,为择优留下空间。比如说,假如5年选聘10万人就是每年选聘2万人的话,那么不妨头一年选聘3万人,允许一部分人因为不习惯、不喜欢而选择离开。如果退出这一计划的人比较多,那么有关部门可以查找离开的原因,针对存在问题调整政策,下一年补上离开者的余缺。但补上余缺之后仍然应当多选聘一些人。有了竞争,有了流动性,就可以鼓励先进、淘汰不合格者,增强后备干部队伍的活力。

第二,“驻村培训”应当着眼于让大学生做可以做的事情。安排大学生“驻村培训”的办法很好,但到去先进村去驻村并不是最佳选择。许多“先进村”都是在上级政府支持帮助下形成的,它们的形成机制并不适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样的“先进村”的经验还是不学为好。有些先进村的经验可能有利于他们开拓工作思路,但“先进经验”不一定都可以推广。如果这些经验在许多地方不具有推广的可能性,一方面可能让他们在到村任职后先入为主、凭主观意志办事;另一方面如果做不成事情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进一步开展工作。

关键是,驻村培训不应当是泛泛地、没有明确针对性的驻村培训。如果以培训大学生做实事为目的,那么可驻的村就不一定是“先进村”。比如说,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办法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那么,有关部门就可以把大学生们送到那些办得比较成功的农民合作社去培训,一方面免费帮助这些合作社工作,另一方面学习合作社的操作方法,半年或一年之后,这些大学生就可以成为合作社“专家”,再把他们送到那些需要的农村中去帮助农民发展合作社,他们就可能成为燎原之火,为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发挥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努力让大学生们实实在在地做可以做的事情,才能让大学生们的激情和现实迅速对接起来,让他们在做事中找到成就感。前些年,一些地方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之所以不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学生们到村里无事可做,很容易从失落走向退避。

再有,驻村培训更需要的是驻在将要在那里工作的村。这是一个让大学生们适应农村生活、让农民认识大学生的过程,也应当是一个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到大学生们做好工作的切入点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不妨安排大学生村官拿出半年甚至一年时间,全部用于调查研究。比如说,到村里每一个农户家里,和每一个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的村民深入交谈、交朋友,像曾经要求的那样,“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对“村情”作一次彻底、深入、全面的调查,撰写调查日记,作出社会学、经济学的分析研究,并在与村民和村干部深入研讨、在请教有关方面专家的基础上,提出村经济社会发展短期和中长期规划。然后,从第二年开始,选择关系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事项,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加以落实。只要实实在在地为农民服务,大学生村官会有做不完的事情,他们会受到农民最真诚的欢迎,而大学生村官计划也会越来越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第三,以灵活的体制机制来适应大学生到农村发挥作用的需要,而不能以僵死的规定扼杀大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大学生们各有各的服务意愿和专业特长;另一方面,不同的乡村也各有各的特点和需要,让大学生们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紧密结合,就需要不同的结合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结合模式。现阶段一些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地方之所以出现了村官计划难以为继,就是因为它们都把大学生村官计划融入现行官场体制,就是让大学生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这样的做法不仅有违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之嫌,而且实践证明并不成功,几乎所有作此安排的村,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都乏善可陈。

北京市从2007年初开始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全部将大学生安排为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虽然有的大学生干得不错,但更多的情况并不理想。据2007年12月20日发表在“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网站上作者署名“怀柔区委”的《怀柔区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调查》一文反映,在怀柔已经出现了“部分镇乡‘村官’助理整体出现情绪低落、思想迷茫的情况”,原因是有的村官“岗位职责不清,工作任务不明”,“有些村的‘村官’无所事事,甚至脱岗”,有的村干部给他们派的活是沏茶倒水、打扫卫生、打字复印等等,把他们当成了“全能”干部、“打杂”干部,有的“村官”则成了村书记主任的专职秘书。怀柔区356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的在岗大学生村官,最正面的只是参加了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外事办等单位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登山比赛等活动,其中50多人受到了区里的奖励。看得出来,大学生村官所参加的这些工作和活动,基本上是“面子”上的应景性、应急性的工作,而不是有利于“留得住”、“用得好”大学生的事业。虽然短短一年人们不能要求大学生村官做出什么业绩来,但是,有关部门要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难道就是让他们来应付乡村工作中这些虚头巴脑的杂事吗?这样下去,“大学生村官计划”会不会沦为有关部门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

以笔者之见,如果真正着眼于让大学生到农村建功立业,就不应当一开始就封官许愿,而应当是让他们做事,做成什么事,自然会有相应的名头。笔者建议,一开始就把他们叫做“新农村建设志愿者”;如果要和以往的“青年志愿者”相区别,就称之为“新农村建设驻村特派员”。志愿参与这一计划的大学生都是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领导机关不但应当允许他们以适合他们的各种方式来展现和发挥,而且应当积极加以鼓励,而不应当限制和阻碍。

第四,为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提供适当的保障。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落实这一要求的关键在于如何“保障”。一些地方承诺给大学生村官以公务员编制,结果因为农村综合改革不允许增加编制而使承诺无法兑现,让许多大学生十分失望。其实,激励和保障政策应当是在支持帮助他们事业发展和开展工作方面。尤其是,给他们以公务员编制的承诺是完全错误的,也是违法的。能否进入公务员队伍必须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进行考试,而不是一旦选聘到村任职就成为公务员。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给“保障”,而不是给“编制”:凡是参加此项计划的大学生应当是由有关部门给他们建立起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就像在社会上任何工作岗位上就业一样,而不是给他们特殊的优于其他从业者的保障。这样做,不仅仅是一种保障,其实也是一个规范合理的退出机制。国家不能一旦让大学生们参加了到村任职计划,就使他们成为粘在手上的烫山芋。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一个利国利民的计划,是有利于大学生建功立业的计划,也将是对大学教育事业产生积极影响的计划。只要有关方面的计划设计科学合理、工作扎实到位,只要参与计划的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应有的调动和爱护,计划应有的战略意义就一定能够得以实现。

上一篇:股价下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 下一篇:私募基金如何踏上“阳光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