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时间:2022-09-30 11:04:05

多角度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摘要: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但由于中学生年龄和经历的特点,教师的这一追求往往难以如愿。本文提出利用多角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90

一篇作文,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和表达,涉及到了太多的内容。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体现在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写作的表达上。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教师细致的工作。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需要教师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 多读――夯实写作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学生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够更好地获取知识。如今的教育现状还是唯分数论,因此,学生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每天的生活轨迹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对学校、家庭以外所发生的事,几乎不去关心,个人的生活经验单纯。以如此简单的生活阅历进行写作,往往会常使他们难以下笔。就阅读而言,好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仅限于课本。所以,很多学生的作文,行文枯燥乏味,套话连篇,思想不活泼。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范围。除了教材,还应该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学习名家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多记诵―些具有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诗词、文章,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此外,作为跨世纪的―代,眼光要紧跟时代,多读―些新鲜活泼的时文,包括科技、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多领域。对于―个生活阅历浅、经验不丰富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够将别人的生活经验转化成自己的间接经验,是了解社会,从各方面获取知识和提高自己文学素养的有益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读书活动、书写指定篇目读书笔记等形式来督促和跟踪阅读课外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多看――积累写作素材

开展写作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习惯和善于观察的能力。在学生平时作文中,往往出现两种情况:有的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生活气息;有的学生作文中会引入社会生活,使作文增添生活气息,增加作文的深度,这与学生平时关心社会现实,了解生活有密切关系。

语文不仅仅是几本教科书,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有写作的素材,关键是学生能否体味到其中奥秘。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从自己身边的平凡生活中捕捉和深挖那些有价值的材料。要向学生反复强调,想要写好文章,就必须热爱生活,学会观察生活和深入思考。这样,即使你观察那些最普通的人、最平凡的事,也可以从中发现非常宝贵的东西。问题是能否做到五个“勤”:眼勤、耳勤、嘴勤、脑勤、手勤。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秘。

社会是个大课堂,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对社会了解越透彻,作文素材积聚就越丰厚,写作时厚积薄发的效果越明显。

随着中考作文越来越贴近生活,要求学生能够做生活的有心人,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多些思考,这样才能对社会了解多些、深些,才能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从而为写出好作文打下素材基础。

3 多思――把握写作角度

面对每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有的学生只是消极地看待,而有的学生能够对身边所发生的人和事进行深深的思考。

有次在学校门口发生了一起汽车和电动车相撞的车祸,很多学生都看到了车祸发生的过程。在第二天的日记中,不少学生都写了这起车祸,但日记写作质量却有着极大的区别。有的学生只是记述了车祸的发生经过,而有的学生却能够记下自己的思考:汽车驾驶员在经过学校门口时应该减速行驶,助动车应该按道行驶,路人应该及时报警,等等,从而彰显了作者深层次的思考,也使文章增添了深意。

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学生的作文也是生活的―面镜子。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不仅要用眼睛去看,更重要的要用“心”去体验思考。有些同学曾提过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平时经常观察周围的事物,可仍觉得平平淡淡,感受不到什么。其实很多学生有同感。他们所缺乏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观察事物时都比较盲目,没有目的性。教师应训练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比如,看到家乡近几年的变化,笔者让学生写一篇《家乡变了》的文章。起初很多学生写得内容庞杂,重点不突出。笔者让学生停笔到家乡各处转转,并布置了需要观察的几个点,看看哪些地方变化巨大。经过同学们的观察走访和思考,写出了各具特色的好文章。通过观察能力方法的训练,学生获得的是直接的情感体验,写出来的文章不再是语言贫乏、空洞无物了。

苏州市中考作文2010年是《总有属于我的季节》,2011年是《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2013年是《遥远的眼神》,从最近几年的中考作文来看,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较为丰富的素材积累,有较为深刻的思考,否则,是难以写出好文章来的。

4 多说――提升写作表达

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不可少的一项措施,教师要重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口头作文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每节语文课开始前,笔者都用三分钟时间,按照学号排序,由一位学生作口头作文的表达。刚开始这项训练时,学生或无话可讲,或语无伦次、无条理可言。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后,学生的口头作文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语言表达也逐渐有了条理。

对口头作文比较好的同学,笔者在学生口头表达结束后,还进一步要求学生谈谈构思过程。这些同学的构思基本上都遵循了写作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的原则,即根据发生的某件事情,提炼了一个口头作文的题目,根据题目,确立了一个提纲,根据提纲,确立了表达的内容。学生的表述,对其他同学写作是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作用的。

5 多写――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最终是要对学生的写作有所帮助,使学生真正具备写作的硬功夫。学生的勤于动笔,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是有极大帮助的。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只有多写,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鲁迅先生曾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学生写作的大问题是他们无话可写,极少有作文的愿望。这固然和学生的生活不够充实丰富有关,更主要的是平时对周围事物不留心,许多值得写的内容从眼皮底下滑了过去。因此,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时刻把所见、所思、所感用日记、周记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

在检查自觉写日记练习中,笔者发觉有部分同学写日记写得较勤较多,其中本班语文科代表在一次日记中写到:由于自己贪看电视,谎说作业多为理由,推搪妈妈吩咐做的家务,当妈妈忙完家务来叫吃饭时,发觉自己不但没有做作业而是在逍遥看电视时,内心很担心妈妈会责骂,但等来的却是妈妈的说服教育,内心很感动,体会到妈妈的关爱。这么朴实有意义的日记,取之于生活,所以当写“记一件印象最深的事”的作文中,课代表就以上文为基础,写出了一篇感情挚深的好文章。在检查学生写日记、周记的作业中,发觉勤写的学生作文能力较强,写出的文章中心明确,语句也比其他同学生动有趣。

当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做作文教学的有心人,脚踏实地,教会学生方法,通过较为系统的写作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简介:赵志红,男,本科,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东渚中学语文教师,江苏苏州 215163

上一篇:皮亚杰认知理论对构建化学知识的启示 下一篇:中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