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发药交代分析

时间:2022-09-30 10:55:18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发药交代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发药交代,为日后的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采用静脉给药,实验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采用口服给药,且药师对喹诺酮类药物进行发药交代,观察两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效果、发药交代前与发药交代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结果 对照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与实验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喹诺酮;不良反应;发药交代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2(a)-0133-03

Analysis of Adverse Reaction of Quinolones and Its Dispensing Order

ZHAO Shuang

Pharmacy Department, Anyu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Sichuan Province, 6423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quinolones and its dispensing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clinic.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 of quinolon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oral administration, the pharmacist gave the dispensing order of quinolones, the clinical effect, incidences of adverse reaction before and after dispensing order and the patient’s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Quinolones; Adverse reaction; Dispensing order

从第一代的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开始使用以来,到目前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现在临床上较为广泛使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普遍是第三、四代的产品。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类药物,具有活性强及抗菌范围广等特点[1]。近年来,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关于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加,对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而喹诺酮类药物给药途径的不合理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加强[2],因此,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采用口服的方式进行给药及药师对喹诺酮类药物进行发药交代,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6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19~56岁之间,平均值为(38.37±5.29)岁;实验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20~56岁之间,平均值为(38.39±5.26)岁。对两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均衡性检验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给药方式 对照组30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用药剂量。所用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批号:100821,疗程:静脉滴注,成人0.5 g/次,1次/d,5~7 d)、环丙沙星注射液(批号:100516,疗程:成人常用量0.2 g/d,每12 h静脉滴注1次,滴注时间不少于30 min,5~7 d)等。

实验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采用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服药前,为患者讲解服用此类药物的禁忌、注意事项及服用后会出现的不良反应,遵循医嘱按时、按量督促患者进行服药。所用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司帕沙星片(批号:091006,疗程:成人口服,0.2~0.3 g/d,1~2次/d,4~7 d)、盐酸芦氟沙星片(批号:091014,疗程:口服,0.2 g/次,1次/d,首剂量加倍为0.4 g,5~10 d)等。

1.2.2 发药交代 实验组30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药师给药时,应详细对患者进行发药交代:①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采用不合理的给药途径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②告知患者喹诺酮类药物应注意控制药量、遵循医嘱进行服药;③禁止与环孢素、华法林及氨茶碱等药物合用,这类药物与之合用会导致患者血液中药浓度增加,扰乱患者的正常新陈代谢;④避免与硫酸铁、富含锌的维生素及硫糖铝等药物合用,此类药物与之合用会降低其药物效果;⑤不宜与红霉素、氯霉素等合用,此类药物与之合用将会加重不良反应的出现;⑥告知患者需在饭后服用喹诺酮类药物,服用药物时尽量多喝水,利于排尿,避免结晶尿的出现;⑦喹诺酮类药物应放置在室内阴凉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药物失效;⑧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物合用,此类药物与之合用会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效果、发药交代前与发药交代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可分为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及完全不依从三个方面[3];临床效果的显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该试验研究中的数据结果全部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应用χ2检验的方法对于该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数据之间检验值P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服药依从性

两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

2.2 治疗效果

两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对比两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效果的总有效率[n(%)]

3 讨论

喹诺酮类药物属于化学合成药物,其主要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为靶,妨碍脱氧核糖核酸回旋酶[5],造成细菌脱氧核糖核酸的不可逆损伤,达到抗菌效果[6]。有报道称,静脉给药是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的主要给药方式[7],采用口服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患者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利于患者的预后。

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可采取相应的发药交代进行缓解,如:为减轻消化系统反应,药师给药时应告知患者适量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且药物应在饭后进行服用[8];为减轻皮肤反应,应告知患者外出时,应穿长衫长裤或采用睡前服药的方式;为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应告知尽量选择饭后、睡前服药,降低头痛及眩晕的发生率[9];为减轻血糖代谢紊乱,服药后血糖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为减轻骨骼系统反应,应告知患者此类药物未成年患者及孕妇禁止服用;为减轻心脏毒性反应,应避免与有心脏毒性的药物合用;为减轻肝肾毒性反应,服药时应多喝水,减少药物对肾小管的损害[10]。该观察显示,采用发药交代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3%,且实验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出13.34%,且实验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完全依从率为50.00%,对照组患者的完全依从率为33.33%,实验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与华秀红[6]、陈燕[7]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说明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比较可靠。

综上所述,采用口服方式及药师给药时向患者详细讲解发药交代,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徐春慧,李英,杨应军,等.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发药交代[J].中国药业,2013,22(12):122-124.

[2] 刘婧娜,李红玉,苏海震,等.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2):100-101.

[3] 严寓均,董乃青,李庆妍,等.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62-1962.

[4] 付铁梅,田丽娟.喹诺酮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J].中国药业,2011,20(23):48-49.

[5] 戴丽.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63-164.

[6] 华秀红.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J].健康必读,2013,12(6中旬刊):286-287.

[7] 陈燕.33例喹诺酮类药物导致临床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07-308.

[8] 葛艾雪.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219-220.

[9] 陶秋贤,曹青.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统计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6(4):354-355.

[10] 冯丽芳.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1):149-150.

(收稿日期:2015-07-05)

上一篇: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治疗的疗效比... 下一篇:Pilon骨折患者应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