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心电图改变

时间:2022-09-30 10:41:08

3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心电图改变

【中图分类号】R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75-01

慢性肾功能衰竭指各种慢性肾脏病晚期,肾实质已严重毁损,致使氮质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紊乱等所表现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常累及心脏。本文对3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对心脏的影响及心电图的改变、发生机理,为临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在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肾脏血液科住院的273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30例心电图,其中男性171例,女性102例,年龄15-87岁,诊断均符合《内科学》中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1]。

所有患者进行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描记,采用日本光电—1350P型或上海福田FX—7402型。

2 结果

3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见下表:

3 讨论

由上表可见,慢性肾功能衰竭心电图的改变很常见。本文ST-T改变最多见,占48.2%,其次为左心室高电压或肥大及Q-T间期延长。其中ST-T改变及Q-T间期延长主要原因是肾单位大量破坏,肾浓缩及滤过功能降低,大量代谢产物堆积,水、电解质的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其实不仅仅是肾脏的Na+、K+、Ca2+、Mg2+、Cl- 等等的紊乱,更是整个机体的生化紊乱,导致心肌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的改变。再者长期的心肌损害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多有贫血,造成冠状动脉相对供血不足等诸多因素均可引起ST-T改变,特别由于低钙血症,往往是导致Q-T间期延长的重要原因。本文左心室高电压或肥大占22.1%,首先是由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引起容量依赖型高血压,其次是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而致的肾素依赖型高血压。亦有由血容量增加及肾素活性增高混合所致的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压长期升高可使心室肥厚、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继而出现心功能不全。

当患者在呕吐等迷走神经兴奋的情况下,常有窦性心动过缓的现象。由于肾素活性的增高,窦房结供血减少,长期心肌劳损等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氮质代谢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同样也成为心律失常、传导阻滞、低电压的诱因。

人体摄入的钾盐经代谢后80%以上由肾脏排泄,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少尿期是造成血钾过高的最重要原因。心房肌对血钾特别敏感,细胞外钾浓度增高时增加了复极期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当血钾〉5.5mmol/升时,动作电位3相时间缩短而出现T波髙尖,当血钾〉7.0mmol/升时,P波振幅降低,房室传导减慢,当血钾〉8.5mmol/升时,心房肌首先受抑制形成窦室传导,当血钾〉10mmol/升时,导致室颤或停搏[2]。本文虽然T波高尖最少见,仅为13例,占3.9%,但患者的其它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心室肥大、冠脉供血不足、洋地黄制剂等均会使高钾血症的心电图改变变得不典型,应引起临床高度警惕,一旦发生则预后较为严重,如处理不及时常危及生命。

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尿毒症期后,随着病程进展,机体出现多系统多器官的继发损害,其中以心血管系统最突出,成为尿毒症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心电图改变可作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9-558.

[2] 黄宛. 临床心电图学[M]. 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5-196

上一篇: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水... 下一篇:输尿管结石的超声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