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答案”有没有规律

时间:2022-09-30 09:16:07

非洲一些地方不像我们这里有四季,而是分为旱季和雨季。在多瓦悠人的原始部落中,祈雨巫师勉强可以看作是天气预报员。他们谦虚地认为唯有神才能让天下雨,而自己扮演的只不过是辅助角色。祈雨巫师的随身工具包括:牛角、未的公羊的毛、铁环,以及“数千年前的祖先留下来的一块石头”(其实是小孩玩的弹珠)。除此之外,在海拔2000米高的山上,有一条冰冷的瀑布,瀑布下岩洞中的陶瓮里还有一些能够启动雨季的祈雨石。

一位英国人类学家央求祈雨巫师带他去参观祈雨石,巫师以发洪水、遭雷劈、不吉利等各种理由搪塞了几个月,最后终于成行。他们衣服,用当地某种植物的汁液涂满全身,并冒着山石松动和荆棘扎屁股的危险来到岩洞。巫师向瓮中的石头喷吐植物汁液,然后说赶快下山,不久雨就会从山里一直下到镇子上。果然,在下山的途中他们遭遇了倾盆大雨。巫师和随行的多瓦悠人露出得意的神情,但人类学家对此持保留态度。

这不过是一个偶然事件,你一定这样想,其实多瓦悠人也差不多这样想。实际上,人类的祖先并没有“客观规律”的观念,他们和多瓦悠人一样信奉各种各样的神灵,认为不论是天上的风雨雷电还是人间的生老病死都由神的意志决定,神哪天高兴,或者被哄高兴了,就会降好事于人间,反之就会发生不好的事。至于神哪天高兴哪天不高兴,谁也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哪儿有规律可循啊!

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认为,世间万物虽然变幻莫测,但其背后都遵循着一个恒久不变的“道”,也就是客观规律。与老子差不多同时代的古希腊米利都人也提出,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规律,并且都可以被人所理解。这可以说是科学思想的最初源头。

思想虽好,但运用不当也会闹笑话。“守株待兔”就是一例。有个农夫偶然遇见兔子撞在树上死了,就放下锄头天天等待这个“规律”再次应验。4岁以上的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故事,可惜,我们并不能免于犯下同样的错误。

考试时遇到完全不会的选择题该怎么办?考场老油条有诀窍:“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长短不一要选B;参差不齐就选D。”这个诀窍看似很有道理,而且一定有不少拥趸,但也有人会说,不会做时选C才是考试拿分的不二法门。如果让世界各地各个流派的“蒙答案高手”进行一次学术研讨会,你会发现,每一种相互矛盾的蒙法都有不少“成功案例”。一个成功案例你不信,两个成功案例你质疑,三个成功案例你不置可否……但如果有一百个、一万个、一百万个成功案例呢?

你还别不以为然,全球考民有几十亿呢,只要肯下功夫,找到一百万个成功案例并不难。宣称能预知股票走势、预测彩票中奖号码的各路“专家”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偶然性并非人类的专利。2010年,俄罗斯媒体报道,莫斯科马戏团里一只叫鲁莎的黑猩猩“帮助”主人从30家上市公司中选出了8家,主人将百万卢布的资产全部购买了这8家公司的股票,最后翻了近3倍。鲁莎的投资年收益率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投资公司,甚至有人建议投资者请黑猩猩鲁莎来当理财专家。

这让人想起著名的“无限猴子定理”。这个定理说,如果让一只猴子不停地在打字机上随机地按键,总有一天会打出莎士比亚全集的内容。虽然让猴子打出一个有意义的单词的概率非常小,打出一个有意义的句子的概率小之又小,但这些概率都不等于零,在偶然的情况下总会有一些巧合发生。可惜,我们很难克制自己从巧合中寻找规律的冲动,尤其是当这种巧合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时。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冬天不幸被人传染了咳嗽,看似不严重,却很长时间没有好转。上医院开药打点滴?没用。上“老中医”家把脉开方子?没用。学雷锋做好事“攒人品”?还是没用……几个星期过去了,你已经对自己失去了耐心,突然有一天,你无意中听说吃×能止咳。于是,你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吃了一点×。过了几天,咳嗽果然减轻了。你让妈妈在家里屯积了好几斤×,开始天天吃。咳嗽果然一天天少起来,最后竟然痊愈了。于是你得出结论,吃×能止咳,并向亲朋好友大力推广。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一下“止咳”,就会发现所谓的×还包括鸡蛋、银耳、蜂蜜、生姜、大蒜、白糖、橙子、鲤鱼、风油精……似乎所有在药店之外能买到的东西都有这个功效。其实,当一个人患上由病毒感染引发的咳嗽时,不但偏方没有用,就连抗生素也没有效果。人们的病情最终得以好转是因为这种疾病具有“自限性”。吃了×以后咳嗽减轻不过是巧合,只要你免疫力正常,咳嗽几周以后就会自然痊愈,这才是屡试不爽的客观规律。

对于未知的现象,要想鉴别它是巧合还是规律,科学家往往需要设置严格的条件,进行大量而广泛的实验,再进行严谨的数据分析,才能得出结论。不同科学家之间的结论可能互相矛盾,因此又需要更长时间的反复检验才能揭晓最终答案。科学数据和科学结论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人们最容易接受的证明过程其实还是生动的个人经历。若我们常常不假思索地接受个人经历式的论证,毫不怀疑地从偶然事件中“总结”原因和规律,那就应了美国作家斯图尔特·维斯的一句名言:“人类理性的虚妄是迷信唯一的最大的源泉。”

上一篇:你好,我的好朋友的好朋友 下一篇:心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