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策略

时间:2022-09-30 09:15:14

浅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策略

摘 要: 物理这一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并且构成现代科学的基础。物理有着极高的地位,被当做一门重要的基础性科学学科对待。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理解物理学科的内容,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教职人员探究多种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其中实验教学法既符合物理学科的学科特性,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文章分析了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针对本论题做论述。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存在问题 改革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事业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有了新要求,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学生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实验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被广泛应用。然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下面进行分析研究。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多媒体教学设备代替实际操作的实验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教室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而这些设备在丰富实际教学活动的同时,影响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教师越来越不重视学生实际实验的操作,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视频演示和模拟软件的投入。在很多教师眼中,多媒体凭借其丰富的影音资源和逼真的动画模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与此同时,由于多媒体的普及,教师利用黑板教学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事实上,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更不符合实验教学的目的。

1.2重视理论的学习,不重视动手操作。

目前,初中生学习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大,他们承受较重的学习作业负担,学生时间相对来说很宝贵,导致有些教师认为做实验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应该把时间更多地留给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初中阶段多应试教育,更显得学生动手做实验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物理实验例题,教师将这些例题的讲解作为实验课的重要内容。这种只重视理论学习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1.3物理实验程序模式化严重。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重视甚至不进行物理实验问题外,有的学校即使有实验操作内容,也程序僵化、模式化严重。主要表现为学生还没有进入实验室之前,教师就告诉学生怎么做,要注意什么,而完全忽略学生探索探究的诉求。有时教师让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没有研究课题,没有探究目标,实验教学效果不佳。

2.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

2.1革新实验模式,激发实验兴趣。

实验课的设立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研究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有关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为了实现实验教学的设立初衷,教师要不断革新实验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丰富实验教学模式,在生活化教学中拉近学生与知识距离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欲望,值得探讨。例如,在学习惯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实验课上可以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说点比较悲伤的东西,你骑自行车与一辆车撞了,如果是你撞了它会是什么现象,如果是它撞了你你又会怎样?”同学们产生分歧,之后教师将同学们带到实验室里,让学生们利用实验室里的东西模拟类似实验验证问题。同学们纷纷开始找实验设备,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实验效果可想而知。

2.2利用分组实验,得出更全面的实验数据。

物理定理是在很多不确定的结论中逐渐被论证的,在提出一个问题时,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见解与认识,要想得出更全面、更科学的结论,多人的思想贡献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提倡分小组式实验论证模式。

例如,在进行水的三种状态的实验中,就可以进行分组实验。课前教师按照就近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首先是组内讨论,说水有哪三种状态,如何让水变化状态,以及变化的临界条件是什么。不同的学生的生活阅历是不同的,意见不统一,要用实验验证这一论题。

3.结语

初中物理学习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与考虑,不断完善实验内容与形式,达到实验课程设立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发辉,李献业,钟永江,陈红珍.初中物理虚拟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09).

[2]应焕青.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4).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实效与素质教育理念的结合 下一篇:初中化学中的分析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