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高架桥基础上的平转思路探索

时间:2022-09-30 07:51:15

雾凇高架桥基础上的平转思路探索

【摘 要】雾凇高架桥属于吉林市重点路网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吉林市东西向第一条交通大动脉,故而雾凇高架桥施工运营投产的现实意义非凡。为了有效保障雾凇高架桥早日投产运营,实现非凡社会效益,加快市区快速路网建设,加强雾凇高架桥基础平转施工技术思路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从而才能保障雾凇高架桥建设项目质量控制水平可靠。基于此,本文结合雾凇高架桥工程概况实例予以了粗浅性探讨,以供业界提供一些考量依据。

【关键词】雾凇高架桥;转体;基础;施工

一般大型桥梁项目建设,多采用悬臂浇铸法作为主要工艺技术完成在建项目建设。通俗而言,大型桥梁建设之初要完成桥墩工序作业建设,然后以桥墩两侧搭建作业平台,从而才能工施工单位逐段、有序、平衡的完成钢筋混凝土梁体施工建设。同样,雾凇高架桥正是采用该技术工艺对工程19号、21号墩体予以建设的。除此之外,20号墩桥体状况相对特殊,即墩桥体所处地段需横跨铁路,所以桥梁能否实现转体完美对接就显得非常关键。如此一来,对雾凇高架桥而言,加强其基础上的转体施工技术研究则现实意义重大。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雾凇高架桥位于吉林市区中心区域,是吉林路网规划建设进程工作中的重点组成部分,施工建设路段为吉林大街至四川路段。而主要施工意图则是要把原南北向的“拼版”原地平转90度,进而使之变成吉林市区东西向的第一条交通主要大动脉。主桥由25个墩台组成,全长838.727m,上部结构主要应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预应力现浇箱梁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工艺方案施工,下部结构包括基础之上的方形双柱式墩,而基础应用的是钻孔灌注桩。

1.2 工程特点

转体T构是整个雾凇高架项目中的全线重点施工控制部分,施工中具有技术含量高、作业难度大、安全风险大等项目施工特点。除却施工特性以外,从工程概貌角度来看,该桥梁整体主要依托的是自重平衡转体,施工跨径大,两侧悬臂各37m,且与铁路交角90度。

2 雾凇高架桥基础上的转体主要施工要点

2.1 转体前需将转体设备安装

第一,准备阶段需要搭设支承托架,即将其安置在下转盘基础牵引支座处,以便于主牵引系统即千斤顶的安装。第二,千斤顶在牵引钢绞线时的轴心高度应能和上转盘预留钢绞线处的受力点高度保持相符。第三,待千斤顶就位准备完毕,将顶埋钢绞线按照预留次序要求贯穿于顶推千斤顶。因此,安装时则需要特别对钢筋的横向、纵向尺寸进行控制,以保障牵引张拉网束时能科学、可靠、准确;同时,下转盘基础牵引支座后方的支承系统托架安装必须要经过测绘全站仪检测、放样以后才能可靠搭建。此外,为有效控制转体时期各牵引锁的作业相互干扰现象发生,则需要将各个牵引锁予以单独轨道设立。比如一号顶则需对应其牵引索在上,二号索的索道在下。

2.2 转体段支架拆除与清理

第一,在拆除前要对整个转体段予以全面、系统的有效检查,包括检查钢筋束预应力张拉、压浆、以及混凝土强度等问题,以确保达到转体时所需要的转换条件及要求。第二,需要拆除有碍转体的栏杆及防护网等。第三,要保持环道平整、干净,以保障转体平转过程中障碍物得以有效清除。

2.3 静置

在对转体段的承重支架拆除时要及时定位观测点,即将拆除支承点处要设立观测点,同时要做好必要的原始记录。此外,支架拆除应能保持静置时间24h,且要每隔2h进行及时测量,即对转体结构相关的标高、位置、温度等指标进行测量。如发现异常情况,则需要第一时间和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取得有效联系,以及时检查转盘、梁体、墩梁固结处等是否有质量通病发生,比如结构缝、伸缩缝等,同时要必要向专家组及指挥项目部汇报情况,以按措施执行的指令完成问题处理。

3 雾凇高架桥基础上的平转思路研究

简单而言,桥梁转体的核心结构是转盘,也就是桥梁转体施工中的转动球绞支座。它的作用原理就如餐桌上的中间转盘,即可以另以桌面为基础结构面的上层旋转起来。同理,雾凇高架桥也是如此,利用转盘实现转体动作,结构分为上、下转盘两部分。

3.1 定位关键桥墩

转盘要发生平转机制作用,则需要发挥其下层面旋转作用,即施工下承台的搭设。因此,结合实际施工要求,准确、合理定位关键墩桥体非常重要。在雾凇高架桥转体作业中,20’墩就是项目施工的主要作业工序。此时,需要利用钢筋混凝土防护桩工艺完成承台基坑,以用于浇筑一个承台,但要预留出球铰支座,包括施工所用的牵引索道。

3.2 固定安装

第一,要利用吊车将球铰支座安固在骨架上,从而完成下层转盘搭建。其形态犹如一个盘子里装入了多个黑色钢珠。只不过这种“钢珠盘”的材料比较特殊,需要控制中心横、纵向误差不能超过1mm,同时包括顶面、顶点的高度误差也要控制1mm内。第二,要完成固定滑道安装,此时在安装支架以后,需要再次铺筑安装滑道面,自此90cm环形滑道则准备完毕,但要确保平面个点相对高程能够控制误差在2mm内。第三,当将孔隙填充完毕以后,需要吊装完成销轴的安装,目的是为了便于上球铰面的安装,使之合二为一形成一个特殊转动体系。第四,待上部转盘建设完毕,即完成其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业后,要预留出两端牵引索,自此才能建设桥梁整体的墩桥、桥体。

3.3 实现转体

转体需要通过型号为TXLD200的千斤顶完成转盘两端牵引,即犹如推磨一样使之旋转起来。当然,转体过程中,球郊上层面需要连接桥墩与桥体,从而确保桥体实现平转。而平转以后,则需要做好焊接、固结、以及回填等工作工序,包括对关键的20号墩予以固定等,以实现桥体两端相连。

4 雾凇高架桥转体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4.1 试转前准备工作

第一,确保转体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调试质量,以控制通讯所用。第二,对关键支承测量点予以全面观测,发现障碍物构件要立即清除,并做好日志记录。第三,认真检查平转系统中的各项技术要素,如锚点、钢绞线、传感检测、液压泵站、钢绞线等。第四,牵引式滑道内作业杂物要及时清理,保持干净。

4.2 转体过程控制

第一,每座转体使用的两对称千斤顶的作用力始终保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以保证上转盘仅承受与摩擦力矩相平衡的动力偶,无倾覆力矩产生。第二,设备在运行阶段时,各级岗位人员需要保持高度精神集中,以时刻监控动力系统及转体结构的运行状况。如若确实出现异常,则需要在排除故障隐患后再重新开机启动设备运行。第三,当转体行进到达设计位置时,即主梁悬臂段中心点距离设计桥轴线1m时,要将系统“暂停”。即为了避免结构超转现象发生,可借助惯性原理予以操作,同时配合“手动”状态完成点动操作行为;而每点动操作一次,相关测量作业人员要对轴线走形数据进行一次测报,直到轴线精准度达到设计要求。此外,要利用全站仪设备对T构两侧高程予以全面监测。

5 结语

当雾凇大桥完工建成以后,吉林路网快速规划中就有了第一条东西向的交通大动脉,这对促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交通事业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而雾凇高架桥基础上转体作业施工思路的研究,却能很好的保障施工作业质量成果。因此,吉林市20号桥墩这次成功对接,也标志着雾凇高架桥距离竣工又加快了脚步。

参考文献:

[1]张强,孙俊梅.特大型钢箱梁平面转体施工技术[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C].2010.

[2]何俊.大跨度连续梁桥转体施工力学特性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2.

[3]蔡裕.连续梁桥转体施工控制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3.

上一篇:设备管理是化工生产管理的基础 下一篇:中学生手机依赖性与孤独感之间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