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培养

时间:2022-09-30 07:08:30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培养

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一些汉字和相关知识的讲授,它还需要去教授学生一定的能力,如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小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且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通过实际情况去进行适当的改变和创新,从而能够创造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吸收养分,促学生品质形成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他们成长的环境中,大都得到了父母的万般宠爱,所以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教师就应该在教书的过程中去让他们吸收传统国学经典的丰富养分,让他们能够从内到外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现在的小学生有很多个性张扬的行为,如自私、不包容等等,而这些行为由于他们是独生子女,更是显得突出。那么,对于这种发展现状,和他们的心理特点,教师就可以去利用一些国学经典,让这些丰富的养分去滋润学生,如《三字经》中孔融让梨、黄香温席,还如《弟子规》中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这些都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性的形成。

我们以小学生的叛逆性格为例,他们就这一性格特点,往往会表现为不听长辈的话,所以,教师针对这一点应该去培养学生孝顺、包容的品性,那么,教师就可以从国学经典教育入手。首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调理学生叛逆行为,让学生能够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如用《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让学生充分去认识到自己性格的缺点以及不合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有改正的意识;紧接着就是可以让学生去认识到父母以及长辈的不易,他们辛苦将学生培养成人,为此付出了很多,那么教师便可以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来培养感恩心态;用“父慈而教,子孝而箴”的例子来说明孝顺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古今对比,肯定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有错误的,那么他们肯定会去进行改正。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国学经典去进行效果的加强,让学生能够将感恩的品德深入内心。如《论语》中有很多能够培养学生品性的语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语言去给学生进行适当的呈现,让学生能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想象,从而真正使学生的品性有本质的改变。

树立典型,促行为习惯养成

在养成教育中,树立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对于教学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对一些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的进行表扬,从而去鼓励其他的学生向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并且能够让被表扬的学生去更好地学习,以此来让自己的优点更加完美。比如,在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优秀少先队员”评选、“文明守纪好少年”评选、“班级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的评选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的评选过程中去体会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能够让他们在榜样的感召下去进行自己品性的改变,达到教师教学的目的,以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当然鼓励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去尽量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关爱和尊重,并且对于犯错的学生去进行适当的鼓励,让他们去进行倾诉错误,从而对自己的错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那么他们便可以去进行适当的改正。

《论语》中的关键性人物就是孔子,在孔子和他学生的言谈举止中,我们体会到了仁者风范,还有言行得体,而这些都是一个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道德素质,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这些为榜样,让学生去进行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去学习到他们精神的精髓。“以天下为己任”就是孔子对我们每一个公民所提出的要求,而且我们必须做到。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很多思想都主张仁爱,这也适合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可以多利用孔子的主张去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会诵读,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过程中,可以加强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思考,从而能够对他们的言行举止有很深刻的影响,如教师可以让他们去诵读一些文学经典,让他们能够在诵读的过程中去体会古人的智慧以及情操,从而让他们能够自己去培养这些品性,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如对于《论语》的学习,其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而且它内容词约义丰、讲究韵律协调,小学生进行诵读是勿庸置疑的,它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着令人寻味和反思的价值,能够让学生在进行诵读的过程中,去深刻体会和理解,从而将其中的养分吸收,并且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所以,相关文学经典的诵读,对提高我国学生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去根据国学经典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并且针对学生成长的特点以及生活的实际去进行相关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创新,让学生能蛘嬲去吸收国学经典中真正的养分,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性,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祖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本文系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立项课题《指向语文素养提升的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YBLX2015265】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寺巷中心小学)

上一篇:一次家长会之后 下一篇:科学学习中发展学生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