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国际货物贸易中的单据买卖问题

时间:2022-09-30 07:01:49

探析国际货物贸易中的单据买卖问题

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卖方除了要按照合同将约定的货物交付买方外,还有义务将与货物有关的货运单据(主要包括商业发票、运输单据和保险单)移交买方。在实际业务中,单据的移交往往比货物的交付更为重要,此时,可以认为买卖双方之间进行的是与货物有关的单据的买卖(a sale of documents)。本文从国际贸易术语和货款支付方式这两个方面探析单据买卖的形成原因、对国际货物贸易带来的便利及风险,并提出防范单据买卖风险的相应对策。

一、 单据买卖与贸易术语

在进行国际货物买卖时需要使用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术语一方面用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另一方面用以划分买卖双方的风险、责任和费用,来确定买卖双方交接货物时的部分义务。根据国际商会《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所定义的13种贸易术语,按FOB、FCA、CFR、CPT、CIF或CIP术语达成的交易当属单据买卖,以其他术语成交则不构成单据买卖。究其原因,按这六种术语订立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属于“象征货”(symbolic delivery),卖方只要将货物装上船(FOB、CFR、CIF)或将货物交付承运人(FCA、CPT、CIP),取得货运单据交付买方即完成交货,货物的风险在装运地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卖方无须保证实际货物到达买方。也就是说《2000通则》规定,在这六种术语中,运输途中的风险都由买方承担,即便运输途中货物遇险遭受损失,甚至灭失,只要卖方提交合格的单据,买方就必须对单据付款。而E组和D组术语,《2000通则》都规定卖方必须将实际货物交付买方。如EXW术语规定卖方在其处所将货物置于买方处置之下时即履行了交货义务,D组术语也都要求卖方将货物置于买方处置之下时方完成交货。因此,在以E组或D组术语达成的交易中,卖方必须将实际货物交付买方,属“实际交货”(actual delivery),而不能仅凭移交单据完成交货义务,从而无法构成单据买卖。

二、 单据买卖与付款方式

国际贸易中基本的付款方式有汇付、托收和信用证三种。在光票托收、光票信用证和一般汇付业务(如预付货款和货到付款)中,货款的收付不需要随付货运单据,只凭金融票据(汇票、支票等)即可完成货款的结算,买卖双方在与银行的结算过程中不涉及货运单据的移交。因而仅从支付方式来看,光票托收、光票信用证和一般汇付业务不构成单据买卖。而在跟单托收和跟单信用证方式下结算货款,买方和银行则都是对单据付款或承兑。如跟单托收方式下,有付款交单(D/P)和承兑交单(D/A)两种做法,这两种做法中,买方付款或是承兑所得到的都是货运单据而非实际货物。信用证结算尤其能够体现单据买卖的特点。最新实施的《UCP600》第五条规定“银行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单据可能涉及的货物、服务或履约行为。”可见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向卖方付款是以卖方提交的单据符合信用证的要求为条件的,只要受益人(卖方)提交的单据表面符合信用证的规定,银行必须付款而不问单据的真实性以及贸易中的货物是否符合合同的规定;其后,买方向银行付款仍然是取得货运单据,而非实际货物。因此,以跟单托收或是跟单信用证作为付款方式的货物贸易属于单据买卖。

三、 单据买卖中的风险及防范

根据以上分析,国际货物贸易中单据买卖的构成与交易中所使用的贸易术语及货款的支付方式有关。而国际贸易中普遍使用的贸易术语和付款方式都能够构成单据买卖,这就是国际货物贸易主要表现为单据买卖的原因。

国际贸易中单据买卖的形成对互不熟悉的贸易双方之间达成交易提供了可能,从而为国际贸易的进行带来了许多便利。因为在单据买卖中,卖方能凭借单据控制货物,避免发货后买方失信拒绝付款而导致钱货两空;买方则可以通过要求卖方提交货运单据促使卖方及时装运,以保证如期收取货物。当然,国际贸易中单据买卖的形成也给贸易双方带来了风险,如使用不当,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1.卖方风险及防范

卖方在单据买卖中提交的运输单据的性质不同,会面临不同的风险。海洋运输和多式联运方式下,卖方提交的海运提单或多式联运单据具有物权凭证的性质,买方需凭借这类单据提取货物。而在其他运输方式下,卖方交货后取得的运输单据不具有物权凭证的性质,买方仅凭承运人的到货通知即可提取单据,也就是说即便买方不付款,也能收到货物。因此,在单据买卖中如卖方提交的单据“值钱”,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这实际上意味着,海洋运输和多式联运方式下更适合进行单据买卖。当然,卖方必须了解承运人的资信,避免承运人无单放货造成损失。

信用证业务中,卖方在单据买卖中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信用证的单据条款,尤其是“软条款”造成卖方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不符,而导致交货后无法收到货款的风险。因此,卖方收到信用证后必须仔细审核信用证条款,对其中不合理的条款提出修改。同时,单据制作必须符合有关的国际惯例,做到正确、及时,确保“单证一致,单单一致”。

托收业务中,买方对单据的付款则主要取决于买方自身的信誉。因此,进行单据买卖时,卖方必须熟悉买方的资信状况,尽量争取按付款交单和CIF(CIP)条件成交。在制作单据时,必须严格符合合同,防止买方以此为由拒付货款。运输单据应做成空白抬头并加背书,以便卖方掌握货物所有权。

2.买方风险及防范

买方在单据买卖中,是期望通过单据取得货物。由于在单据买卖中,买方付款得到的对价是单据而不是货物,这就使得买方面临单货不一致,甚至是有单无货的风险。另外,属于单据买卖的贸易术语都属于装运合同,因而运输过程中的意外风险也都由买方承担。所以,买方在单据买卖中,首先应掌握卖方的资信情况,尤其是在信用证业务中,以避免卖方假造单据而遭受损失。其次,还应了解承运人,防止承运人失职引起货损,特别是在CIF条件下,要防止承运人签发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提单。第三,必须做好货物的运输保险工作,如按CIF或CIP术语成交,应在合同中约定卖方的保险义务;如按FOB、FCA、CFR或CPT术语成交,则需及时投保,以避免货物遇险而受损失。

国际货物贸易单据买卖的形成与国际贸易术语和货款的结算方式有关,常用的贸易术语和结算方式都构成了单据买卖,因此国际货物贸易主要表现为单据买卖。单据买卖中买卖双方所承担的风险不同,在贸易实践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真正从贸易中获益。

参考文献:

[1]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孟祥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 [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义乌外贸出口发展及其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析 下一篇:UCP600实施对我国外贸企业单据处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