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县创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条件分析和战略研究

时间:2022-09-30 06:45:25

鄯善县创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条件分析和战略研究

摘要:本文以鄯善县规划发展国际休闲旅游城市为出发点,剖析国际旅游城市与旅游国际化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根据鄯善县旅游国际化发展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鄯善县旅游国际化程度,明确鄯善县目前所具备的发展条件,结合swot分析法探讨鄯善县未来的发展战略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鄯善县;国际旅游城市;旅游国际化;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592. 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research was absent from the planning about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 leisure tourism city in Shanshan County, basedon the intension analyzing between international tourism city and tourism internationall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ourisminternationally, using aHp to obtain the extent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tourism bined the conclusion with SWotmethod in order to offer a proposal to Shanshan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future.key words :Shanshan County; international leisure tourism city; tourism internationally; aHp method; SWot method

国际旅游城市作为旅游产业和城市国际化共同发展的产物,符合旅游业和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规律,对于城市国际化发展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具有促进作用和重要意义[1]。

鄯善县处于乌鲁木齐都市圈内,毗邻新疆旅游中心城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规划重点旅游区中的核心旅游目的地、集散地,也是重点打造的吐鲁番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体验世界级景区的一部分[2]。凭借民俗风情、丝路文化、大漠风情、绿洲田园与城镇生活休闲等多种综合旅游资源,以“滨沙之城、楼兰故乡”为宣传口号,积极创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

1.国际旅游城市与旅游国际化

1.1相关概念

国际旅游城市是指经济社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品位高,具有超国界吸引力,城市综合环境优美,旅游设施完善配套,旅游产业发达并成为城市主要支柱产业,国际国内游客数量众多,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性城市[3]。

国际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为:(1)国际知名度高,(2)经济开放度大,(3)城市功能强,(4)旅游业发达,(5)城市管理水平高[4 ]。

旅游国际化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功能日益与世界接轨、国际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逐渐融入全球旅游网络的过程[5]。1.2国际旅游城市与旅游国际化的关系

旅游国际化与国际旅游城市是一个由动态发展为静态的过程,旅游国际化是发展国际旅游城市的必要过程与途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其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一般旅游城市 国际化 国际旅游城市

2.鄯善县旅游发展国际化程度评估

根据国际旅游城市与国际化的定义可得出五个衡量国际化程度的一级指标,即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游服务、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吸引物。旅游人数即研究入境游客数及其占游客总数的比重、入境游客数量占当地人口比重等三项二级指标。旅游收入方面主要研究国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旅游收入占鄯善县GDP总值的比重。旅游服务研究包括金融服务、旅游接待服务、信息服务、通讯服务。旅游基础设施研究主要包括餐饮设施、住宿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卫生环境设施、医疗设施和旅游标志设施。旅游吸引物研究针对鄯善县旅游资源、社会环境及政府支持三方面进行分析。

综合上述指标体系的设定,评估鄯善县旅游发展的国际化程度指标如下图所示[6]:

表1鄯善县旅游发展国际化程度评估指标体系

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旅游国际化程度

入境游客数旅游人数入境游客占游客总数比重

入境游客占全县人口比重旅游收入旅游收入占鄯善县GDP总值的比重国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

金融服务旅游服务旅游接待服务信息服务通讯服务餐饮设施

住宿设施旅游基础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卫生环境设施

医疗设施旅游标识设施

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社会环境

政府支持

2.1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所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

首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由表一可知评估指标体系可分为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编号,二级指标编号为。

其次,根据专家给出的指标权数和相关修改意见反复调整,构建判断矩阵,最终得出因素和各因子权重值。

第三,将所得权重值进行排序,如表二所示。

表2因子权重及其排序

目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排序

旅游国际化程度

入境游客数B1225旅游人数A 16入境游客占游客总数比重B2602

入境游客占全县人口比重B3186旅游收入A 26旅游收入占鄯善县GDP总值的比重B4333国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B5671

金融服务B6584旅游服务A 310旅游接待服务B7208信息服务B81110通讯服务B91110餐饮设施B10357

住宿设施B11209旅游基础37道路交通设施B121212设施A 4卫生环境设施B131013

医疗设施B141013旅游标识设施B151311

旅游资源B16602旅游吸引物A 541社会环境B17225

政府支持B181862.2鄯善县旅游国际化程度分析过程及结论

2.2.1指标的量化

由于选取相关指标体系多为定性指标,所以采用硬指标直接赋值和软指标专家模糊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旅游服务、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3个因素下的指标采取专家打分法定性分析定量化其分值;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因素下指标量化公式如下:

其中,Fi为某i指标的分值;Bi为某i指标的实际值;Bmax为标准值,这里选取指标值中的最大值(选取量化指标为正相关指标类型)。

2.2.2国际化程度的确定

将专家打分法所得分值与量化公式所得分值带入如下计算公式:

其中,Y为旅游国际化发展度;Fi为某i指标的分值;Wi为某i个指标的权重;n为指标数量(1,2,……18)。国际旅游发展度为介于(0,1)之间,值越大表示国际化发展程度越高。分值为Y=[0,0.6)说明该城市非国际旅游城市;[0.6,0.8 ),该旅游城市为一般国际旅游城市;[0.8,1]该旅游城市为发展程度较高的国际旅游城市。

最终计算结果为Y=0.3,说明鄯善县各项指标尚未达到国际标准,属于非国际旅游城市。

3.鄯善县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swot分析

上述研究结果可知,鄯善县发展国际旅游城市的综合条件较低,基础较薄弱,创建国际旅游城市需要分阶段、有重点的进行建设。结合新疆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布局与战略部署中对鄯善县旅游事业重点发展建设的支持、鄯善县旅游发展的不断完善和开拓,通过swot分析法研究鄯善县实现规划目标的现实与潜在实力,对其旅游业发展思路起到指导作用[7]。

3.1优势

3.1.1旅游资源优势

鄯善县旅游资源不仅极为丰富,在历史文物、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乃至气候气象方面都独具特色。鄯善县拥有多样性的旅游资源和城市工农产业的发展特色,依此进行特种旅游的开发,整合旅游各项资源,将“城市”作为旅游终端产品来开发,具备极强的开发潜力和未来城市竞争力。

3.1.2区位优势

鄯善县东接哈密,西接吐鲁番,南越库木塔格沙漠,与若羌相邻,是新疆东部的交通枢纽,是欧亚大陆桥入疆的第二站;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横贯全境;鄯善县域内公路、铁路网线发达,客运站、火车站均具备一定的集散能力,鄯善县距乌鲁木齐270公里,距离吐鲁番90公里,交通便捷,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就近吸引客源是鄯善县发展旅游的先决条件。

3.1.3政策优势

鄯善县城市实力正在逐步提高,城建规划(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的逐年加强。近年来,鄯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将旅游产业定位于全县“一体两翼”经济格局的重要一翼,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发展,为鄯善县发展旅游产业的提供了坚强后盾。

3.2劣势

3.2.1增长极反波效应

鄯善县处于新疆最大的增长极―乌鲁木齐市的阴影辐射区,同时也处于久负盛名的吐鲁番市的阴影中,反波效应明显。鄯善县距离乌鲁木齐市270公里,驱车约3个小时就可到达,游客大部分从乌鲁木齐市方向过来,沿吐乌大高等级公路到达吐鲁番后,一般在吐鲁番市和鄯善县景点游览后,晚上返回乌市或吐鲁番市,对鄯善县的经济带动作用极为有限。

3.2.2旅游产品经营粗放

鄯善县旅游资源丰富,景区(点)虽然多,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仍然不足,景区接待服务设施不够完善、项目开发不够到位、多种现代旅游产品的开发仅处于初级阶段,还未进行深刻的挖掘等多方面原因使得景区经营模式粗放,难以形成目的地品牌效应。

3.3机遇

3.3.1环境机遇

鄯善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中“五区三线”、“乌鲁木齐都市圈旅游区”重点旅游区中的核心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和重点打造的吐鲁番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体验世界级景区的重要部分[8]。在自治区旅游发展战略中提出,要继续投入资金不断优化鄯善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与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景区。

3.3.2政策机遇

自治区和鄯善县发展规划中均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培育;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国务院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的召开,新疆旅游业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人才智力与资金支持,为地区实现跨跃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势必大力带动鄯善县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4挑战

3.4.1旅游安全因素

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各种因素导致新疆社会、经济环境不稳定,加之境外敌对势力的蓄意谋划,在新疆时有恐怖事件发生,这对新疆旅游业的发展造成及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旅游安全因素对整个新疆旅游业的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视。

3.4.2周边旅游城市的挑战

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及周边地区服务业快速发展,对鄯善县形成区域竞争和威胁。近年来,鄯善县旅游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政策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原因,鄯善县对现代服务业投入明显不足,发展滞后。周边城市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无疑会进一步带来分流客源、抢占市场等威胁。

4.鄯善县旅游发展战略选择

品牌营销是实施鄯善县旅游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根据SWOT分析法,对鄯善县旅游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条件分析与外部机遇、挑战环境分析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

机遇(O)

Ⅰ品牌扩展Ⅱ品牌更新优势(S)劣势(W)Ⅲ品牌培育

挑战(T)表3不同SWOT状态下的战略选择

Ⅳ品牌推广SWOT评价结果战略选择战略方向原则决策

优势+机会品牌扩展产品认知开拓占领市场、领导同行、增强企业实力优势+威胁品牌推广品牌塑造进攻集中优势、果断还击、提高市场份额劣势+机会品牌更新个性凸显争取随行就市、速战速决、抓住市场机会劣势+威胁品牌培育有效回收保守降低费用、急流勇退、占领角落市场

鉴于鄯善县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旅游业处于品牌扩展的发展战略阶段,鄯善县要消除由于旅游发展受制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大旅游的光环之下、自我发展能力欠缺的印象,并促使上级部门给予足够重视,争取诸多政策支持,提高鄯善县旅游产品知名度,积极开拓、占领市场。

5.鄯善县创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相关建议

5.1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在保护好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深入研究,积极丰富和拓展国际市场,逐步提高旅游客源市场的国际化程度。鄯善县目前的国际客源主要是东亚的日本、韩国,台湾、港澳同胞也是重要客源地,相较而言,其他国际客源市场还有待充分的拓展。

5.2明确发展目标

以打造新疆丝绸之路上最具魅力的国际沙漠休闲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力度,以“众星捧月”和“一城、两带、三核心”为总体布局,以库木塔格、吐峪沟景区、沙漠甜园、我的田园、沙漠风情小镇的开发升级为落脚点,整体推进鄯善县旅游业持续发展,将鄯善县打造成新疆乃至国际最具特色和魅力的休闲之都。

5.3构建国际性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具有国际水平的金融服务,旅游接待服务等,从“软件”上具备一个国际城市应有的服务体系;优化城市环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硬件”上保障国际旅游城市的健康发展。提高鄯善县酒店接待能力与服务质量,创新餐饮、娱乐等服务,丰富并完善景点项目建设,力争将“一日游”变为“过夜游”,完善道路旅游标识牌建设,将“过客”转变为“游客”。

5.4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

城市文化是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有了文化的差异才使得城市产生个性化,进而产生吸引力[9]。深度挖掘鄯善县“丝路”文化与“楼兰”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新思路,做好“重文”和“促旅”这两大文章,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旅游景区(点)文化内涵。

5.5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保护环境,实际上是创造更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作为国际旅游城市,不能谋求“昙花一现”的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根据其资源、环境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能力,高标准规划,分阶段实施,实现旅游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瑛.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方向研究――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专题研究《生产力研究》No.9.2010:20

[2]新疆大学旅游学院.鄯善县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M]:7

[3]张婷,程道品,黄艳玲等.桂林市创建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研究[J].桂林工学院学报.Vol.25 No.3.Ju1.2005:1

[4]罗明义.论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与发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Apr.2004,Vol.15 No.2:5

[5]万绪才,丁敏,徐菲菲.南京市旅游国际化水平评价及其发展构想[J].经济管理,Nov.2007,Vol.29 No.22:84

[6]阎友兵,王忠.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23,No.105,2007:89

[7]文云.天水创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条件分析及策略研究[J].甘肃科技.Vo1.27,NO.2,Jan.2011:8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M]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13

[9]金丽,赵黎明.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J].社会科学家.Nov.2007( No.6,General No.128):114-115

上一篇:浅析哈萨克民族的数字文化观 下一篇:商务英语任务型教学CSLB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