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科坛人称奇 多值逻辑红楼探佚 数学文学两相宜 关东算苑如椽笔 高等代数人工智能 科研教学集一身

时间:2022-09-30 05:54:50

异彩科坛人称奇 多值逻辑红楼探佚 数学文学两相宜 关东算苑如椽笔 高等代数人工智能 科研教学集一身

1960年代初,我读大学时,数学教材有吉林大学王湘浩教授的《高等代数》和《离散数学》。30年后,1993年,我看到一本新出版的《红楼梦新探》,作者也是吉林大学王湘浩教授。我赶紧查资料,才知道王湘浩教授是1915年生人,大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今年是这位文理兼通的旷世奇才的百年诞辰。

王湘浩(1915.5.5-1993.5.4),河北省安平县人。其父王桂山,靠耕田卖药为生,在村里免费行医;时常鼓励王湘浩读书,希望他将来做个教师。叔父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在父亲和叔父的影响下,1931年王湘浩初中毕业后,考取了北洋工学院附属高中。王湘浩自小喜欢数学,小学和中学数学成绩一直很突出。1933年高中毕业,考取了北京大学算学系(数学系)。

王湘浩在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如鱼得水,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成绩遥遥领先,是著名数学家江泽涵教授的高足。在三四年级时他获得了最高奖学金。

1937年,王湘浩在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时恰值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南迁。王湘浩在西南联合大学当了助教,1939年成为江泽涵教授的研究生,专攻拓扑学,1941年毕业,担任西南联合大学讲师。1946年夏,他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著名代数学家E・阿廷指导下攻读学位,1947年夏取得硕士学位,1949年春又取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关于格伦瓦尔德定理》纠正了格伦瓦尔德定理的错误,将该定理做了推广,重新证明了迪克森猜想。他的这项工作一直享誉代数学界。

1949年6月,王湘浩启程回国,在母校北京大学数学系任副教授,1950年晋升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时,他到东北人民大学(后改名为吉林大学)数学系任系主任。1955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年仅40岁。

1958年,王湘浩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率先认识到开拓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毅然从代数方向转向计算机科学方向,创建了控制论专业,开展了计算机理论研究,使吉林大学成为国内最早开展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

20世纪60年代,王湘浩在“多值逻辑”和“自动机理论”两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在那个被扭曲了的岁月中,王湘浩作为学术权威,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而且还被莫须有地说成是员,被强制去住“牛棚”,遭受了严重的摧残。“”被粉碎后,王湘浩又振作起来,投身于他所热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那时,他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仍然承担起吉林大学副校长的工作,承担起刚刚开始的博士生导师的重任。

1977年,王湘浩在国内最早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的研究,并于1980年受教育部委托,在吉林大学举办了全国性的人工智能讨论班,随之成立了全国高校人工智能研究会。王湘浩在定理机器证明的归结方法上做出了研究成果。1982年王湘浩和他的学生研究了归结方法中的取因子问题并提出了广义归结方法。

王湘浩很早就指出,越是有成就的教授,越要上基础课,为低年级学生上课。这是他从自己的成长道路获得的一个启示。他不仅坚持这一观点,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的一个学生回忆道:“1957年,当我刚进入吉林大学数学系时,就是王湘浩教授为我们主讲数学分析课和高等代数课。名教授的点拨与教诲,对于我掌握这些课程,包括培养科学的治学态度,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不仅亲自为我们讲课,连讲课的讲义也是他亲自编写的。”这就是1960年代全国高校的通用教材《高等代数》和《离散数学》等。

此后,王湘浩教授仍坚持为低年级学生上课,几乎每年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的高等代数,都由王湘浩教授主讲。正是这样的传统,使得吉林大学数学系的学生,不仅受到严格的训练,而且学者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德艺双馨的人格魅力,成为学子们在大学期间乃至以后人生受用不尽的精神食粮。

王湘浩教授讲课,清晰、简练、明快、逻辑性极强。他善于抓住事物本质,并且引导你一下子就去研究问题的要害。这也就特别有益于学习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这样做时,自己也特别投入,往往是把精力全部集中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深入思考之中。因此,有几次,当他一手拿粉笔,一手拿香烟时,他竞在不知不觉中,把粉笔当成香烟,塞进嘴里。每每在这时,他自己也会和同学们一起会心地笑起来。

王湘浩还业余从事红学研究,红学大师周汝昌(1918--2012)晚年以90多岁的高龄评价王湘浩的《红楼梦新探》道:“谁解其中味?君书动我心。同时不相识,字字惜千金。”

周汝昌说:“我艰难地坚持读完了王湘浩教授的《红楼梦新探》,不禁万感中来,悲喜交集,心中实难平静。这册书部头不大,编收论文只有6篇,正文不过108页,然而在近年红学专著中,这是我所见的一部令我心折的、学术品格很高、思力识力很深的著作。它的问世,意义之重大,必将逐步为学术文化界认识与评价。为什么重大?他是一位卓越的自然科学家。这样的学者,与一般‘红学家’显然不尽相同,由他来研

1993年5月4日,王湘浩逝世于大连,时年78岁。

他的《病榻感怀》是: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未见教苑荣。

他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的

这经文,若能背,微积分,便学会;

n次幂,算微商,乘以n,降一方;

赛因x,作微分,结果是,柯赛因;

柯赛因,求导数,得赛因,加个负;

微洛格,甚容易,自变数,取其逆;

指数函,更方便,微一微,它不变。

――戏作吉林大学数学系

上一篇:腕底千斤笔始精――馆藏何绍基书法掇粹 下一篇:古建筑中的魅宝